分享

【辟谣】所有肠息肉都会癌变?

 夏季三伏天 2022-02-26

大肠癌经常被称作是“富贵癌”。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方式的西化,我国大肠癌患者群体日益增大。在上海,大肠癌已经位居常见恶性肿瘤第二位。

随着健康意识和医疗检查技术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在体检报告中发现“肠息肉”,并由此与肠癌联系起来,忧心忡忡。

那么,肠息肉与肠癌有什么关系呢?发现肠癌的有效手段有哪些?

图片

1

结肠息肉容易恶化成癌?

(科普短视频,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一般来说,做肠镜的时候,看到有任何的在肠道上面的凸起,不管有多大,只要是突出于肠道表面的肠黏膜表面,就可以被称为息肉。

息肉会不会变成癌?实际上,息肉有很多种,不单单有会癌变的息肉,还有炎症造成的息肉,或者是良性增生造成的息肉。关键是要看息肉是什么性质。如果是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是不会变癌的,我们大不必担心。

图片

如果息肉最终的病理结果是腺瘤性息肉,有可能会变成癌。当然了,不同息肉在不同人群中,癌变的概率也是有所不同的。比如说息肉相对比较大,大于1公分且是宽蒂息肉,我们在做肠镜时,要注意这个人癌变的机率会不会相对比较高,特别是病理显示绒毛状腺瘤时,那么它的癌变概率可能会超过20%。

把息肉摘除后,后续治疗需要看病理报告和息肉大小,如果息肉相对比较小,肠镜切除以后,病理报告是良性的,治疗也就结束了。当然有家族史的人群,情况比较特别,因为他们的息肉癌变的概率相对比较高,同时他们发生肠道腺瘤性息肉时,生长速度也比较快。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如果肠镜发现有肠道腺瘤性息肉,要定期做肠镜检查,一般来说半年或一年做一次。

同时,也要时刻注意肠镜后的病理报告,如果病理结果是比较危险、恶性程度比较高的腺瘤性息肉,要做进一步的治疗,或决定是不是要后期进行手术治疗。

1

怎样有效发现肠癌?

(科普短视频,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我们一般不用、也不推荐辅助CT和磁共振等作为肠道肿瘤筛查方式,它们能够发现肿瘤时,肿瘤都不会太小,所以对于有症状的患者还是首选做肠镜。

很多人担心肠镜会很痛,怕吃不消,但现在可以去做无痛肠镜。如果不是有非常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或严重的合并症,或者病人年纪非常大的话,一般可以做无痛肠镜,静脉麻醉之后痛苦会非常小。

其实现在肠镜最大的问题不在于痛还是不痛,关键还是在于术前的肠道准备。目前所有的肠道准备药物,常规是一些等渗性的、容量非常大的药物,患者一般要吃2500~3000毫升的药物做肠道准备。肠道准备才是肠镜推广的最大障碍,可能要等有新的发展成果以后,该技术才会被推广。

图片

磁共振和 CT,对肠癌的术前分期非常重要,但对于一些早期的,或者良性的肿瘤指望它来发现,有时候会耽误病情。

所以还是这句话,肠镜做起来比较痛苦,虽然有无痛肠镜存在,整个过程还是比较痛苦的,但是为了减少得肿瘤的风险,人们到了四五十岁以后,尤其是家里有遗传背景的,自己身上有一些症状的,还是要想办法努力去做一次肠镜,这样可以减少患癌的风险。

专家推荐

图片

徐烨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大肠外一科主任

2002年毕业于美国哈佛医学院附属BrighamandWomen医院外科,博士后。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遗传性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肿瘤微切除手术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肝转移学组副组长

擅长:结直肠癌微创手术和开放手术,转移性肠癌的外科手术和综合治疗,疑难和少见结直肠肿瘤的外科处理。对肝肺转移治疗、超低位保肛手术、家族性大肠癌诊治有特别丰富的经验。

门诊时间

◾ 专家门诊:

徐汇院区(周一下午)

浦东院区(周一上午)

◾ 特需门诊:

徐汇院区(周六上午)

图片

王铭河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2000年七年制外科学硕士毕业于复旦大学,2006年肿瘤外科学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2012年于美国MSKCC肿瘤中心进修半年。

擅长:大肠肿瘤的微创治疗(腹腔镜及肠镜手术),大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及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治及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评估。

门诊时间

◾ 专家门诊:

徐汇院区(周一下午)

浦东院区(周一上午)

◾ 特需门诊:

徐汇院区(周六上午)

近期热文

图片

门诊高峰期未预约门诊或检查患者,

将无法进入门诊大楼闸机核验

图片

刚退休,这个癌却“上岗”!

一管血测出“退休癌”→

图片


来源:腾讯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