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一个有趣的灵魂里都应该藏着一个图书馆

 新用户3134eDv6 2022-02-26

      博尔赫斯说:“如果世界上有天堂,那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每一个有趣的灵魂里,都应该藏着一个图书馆。你在这里倾听,又在这里倾诉。

      昨天跟几个朋友聊天。我说:你仔细看一下,每一个人,当我们站在他人生临终的那一刻回望他的一生的时候,就会发现他一定是为一个什么东西而活着。也许是物质上的,也许是精神上的。要么是一个人,要么是一个物,比如一种追求,比如一个信仰,一个爱好。

      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许子东先生说,对他人生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登》。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十足的穷小子马丁·伊登——一个轮船水手,偏偏喜欢上了写作。他写了那么多,但无一成就,因而被许多人耻笑羞辱。但是,他的这种处境和不放弃的精神,打动了一个富家小姐,她深深地爱上了他。不要说马丁·伊登,所有人都不看好这段爱情。所以,他拒绝了富家小姐的表白。直到马丁·伊登已经山穷水尽,连基本的生活都快要保证不了的时候,他依然没有放弃写作。

      忽然,有一天传来消息,马丁·伊登的一篇长篇小说获了大奖,奖金让他一下子跻身富豪之列。周围人对他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原来的嘲笑变成了谄媚,原来的冷脸变成了笑脸。人人都视他为亲戚尊长,这叫他感到无法适应。那个一直在等候他的富家小姐也来到他身边,跟他说:“现在你的身份跟我的匹配了,咱们可以结婚了吧?”

      马丁·伊登还是拒绝了她。原因是他接受不了这样一个现实:他还是那个他,只是因为自己的财富变了,地位也就变了,人家对待他的方式就完全不一样了。终于一天,马丁·伊登自杀了。

      许子东教授说,这本书给他最大的影响是,一个人一生一定是在为了什么而活着。比如政治,比如爱情,比如财富。但是当我们实现之后,却发现我们收获的不过是那个过程,而不是结果。

      我也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对我影响最大的书是哪些呢?《平凡的世界》(路遥)和《活着》(余华)!前者告诉我们:活着不容易;后者告诉我们:再不容易也得活着!人的一生,仔细算一下,不过是从一个房子走向另一个房子——从产房走向太平间。同样是走了个过程,那么干嘛不走得有趣味一点儿呢?

      一个人要让自己人生之路一直那么有意思,成本最低的做法莫过于读书了。读书不是让人改变了世界,而是让人学会了改变自己。

      过年期间,跟几个朋友聊天,谈到了“看不惯”的话题。他们说看不惯自己的领导,没什么本事架子还大的很脾气还大的很。“芝麻粒大个本事,坐上了苹果大的位子,还老觉得自己怀才不遇。不知道究竟都要咋样呢?”

      我觉得他们真的是很有意思,再没本事的领导,人家能当上领导,能到那个位子上,说明总还是有点儿本事的。可能不是业务能力上的,但一定是其他方面的,或者是智商高情商高关系到位了。要不然,根本不可能上位。你看不惯看得惯是你的事情,不影响人家当他的领导啊。——你能把人家换了么?

      我也有许多看不惯:我看不惯太阳——冬天冷的时候,人需要它它不热;夏天热的时候,人不需要它,它却毒辣辣的准时出来。我还看不惯月亮——人需要它晚上照明的时候,不见它的影子;人需要看到它圆满的时候,它偏偏是个月牙儿。

      我看不惯有什么办法呢?没有办法。所以,我冬天加衣服,夏天减衣服嘛。没有月亮的时候打手电筒,月牙儿的时候就想象一弯新月的玲珑美。

      可以这样说:世上的事情,有70%都是我们看不惯的。看不惯有什么用,读了书,我们学会了:看不惯了就换个方式看,或者干脆不看。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活得有乐趣。

      最后,我让他们好好去查一下“魏晋风度”,一切就都能看得惯想得开了,心境就开阔了,也才能让自己真正的享受生活。

      读点书,能让你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我们不应该用同样一个标准来要求和衡量所有人。因为,无论怎么说,人还是分了层次的:有文化和没文化的,经过世面和没经过世面的,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可以这样说,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其实蛮大的。你怎么能拿一把尺子来衡量他们对还是不对呢?就像人有高低胖瘦一样,每个人的休养也不同。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能温良恭谦,每一个人都诚实善良遵规守距。

      比如交通规则吧,就拿红绿灯来说,你让一个七十多岁的农村老大爷,骑着一辆吱呀呀响的三轮车,按照红绿灯的指示来过马路。这其实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老人可能很少进城,甚至都没有看红绿灯的意识。——交警可以劝阻,但是上去像对待年轻人一样处罚,可能会惹怒他,弄得事情很不好收场。

      同样,这样的差异由于职业和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也比较明显。比如你要让医生和教师这些术业有专攻的人来像那些社会活动家一样侃侃而谈,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你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医术越高的医生,和教学成果显著的老师,他们在公众场合往往有一种羞怯感,慧于心而讷于言。这不是因为他们懂的不多,而是因为他们钻研精深,反而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还有很多领域不懂,不敢贸然说话。

      我这样说,无非是想说明:尽管社会公德方面应该人人平等,但是你还是要注意区别对待。跟井底之蛙讲海阔天空,那你纯粹是自讨没趣。遇见垃圾人,避而远之就是了,你完全没有必要跟他们较劲儿。

      古代有个成语叫“对牛弹琴”,我现在越琢磨越觉得它有意思。对牛弹琴,真的不能只怪罪牛,更要批评弹琴的人。——你连个对象都不分,弹得哪门子琴呢?

      当你读了书,你会发现自己学会了理解,学会了包容。黑格尔说,“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你终于明白了:自己确实没有黑格尔伟大。那,还不了解包容自己看不惯的事情,还发哪门子愣呢?

      跟心里装着图书馆的人交往,你会觉得自己被一种积极阳光的能量影响着。每一天的感觉,都是一种像春天的河流一样蠢蠢欲动的快乐激流涌动着,整个人也充满了活力和朝气。

      腹有诗书气自华。其实,读书不只是丰富了你的精神,重要的是改变了人的气质。

      每一个灵魂有趣的人,首先努力让自己过得挺好,然后就是尽量让周围的人也能过得挺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