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能最通俗的理解通货膨胀

 黑天鹅20010520 2022-02-26
通俗理解,就是供应(投放)市场的通货(流通中的货币)数额,大幅增加(膨胀),超出了现有总的财富物资的数量、价格对货币的需求量。

也就是说,现有的财富,不需要这么多的货币,但货币实际投放过多了,导致物价大幅上涨,比如,原来100元可以买到的一件东西,现在可能需要150元才能买到,而且不是一两种商品大涨价,而是大多数商品都大涨价。

由于货币超额投放市场,物价大涨,于是同等数额的货币,购买力大幅下降,远远及不上原先的购买力,即货币贬值了,不值钱了。

直观的感受是,工资(收入)增加的幅度,赶不上物价上涨的幅度。比如,本月底领取的工资,还是与上个月同样的数额,但是,过了几天,猪肉的价格,却已从原来比较稳定的15元一斤,涨到了25元一斤。

1989年中期,有过一次相当严重的通货膨胀。此前,每月工资80元,月存款可以达到50元,生活并不紧张。到了1990年初,工资没涨,生活开支要求也没有提高,月存款数额却不到30元了。

那半年多时间,个人都在抢购和囤积生活必需品,如大米、食用油、肥皂、食盐、牙膏、毛巾、洗脸盆、被面等物品。

不少工厂,因成本上升过大,没有盈利,还不了银行贷款,付不出欠别家厂的债务,以至相互欠钱(俗称“三角债”,谁家厂都无力解决)。本地一家电子琴生产厂,东西质量不错,那时也算是奢侈品了,我们一般舍不得去买。为了快速回笼资金,该厂无奈承诺:还本销售一一我付了350元,买下该厂生产的一台电子琴,保存好收据,24个月后,真领取到了厂家“还本”给我的350元钱!呵呵。

后来,国家治理水平提高了,除了房价,至今还没有出现过几个月内物价全面大幅上涨的通货膨胀现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