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平民国档案】乱世亦有读书声

 公众号辽河记忆 2022-02-26
乱世亦有读书声

□ 郑 直

引  言

民国时期,教育宗旨、教学体制、教育机构和教学内容,与清朝相较,有了根本性变化。政府倡导以发展普通教育、实业教育、社会教育、女子教育和培养健全人才来满足社会的需要。康平县新式学校的兴起,倡导男女平等受教育的权力,推行平民教育等,使民国时期的康平教育具有相当的先进性。即使以今日的眼光看,政坛更迭频繁,兵荒马乱,教育事业依旧获得很大发展。

包括北洋政府乃至地方军阀在内,民国时期对教育经费的保障格外充足。1912年(民国元年),民国刚刚建立,孙中山先生即强调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随后,教育部明文规定:“初小、师范、高等师范免收学费。”

在民国的宪法草案以及正式通过的宪法文本中,常有教育经费占每年预算总额比例的规定。可以看出,那个时代对教育寄托了很大的希望。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5月5日,由吴经熊等法学家参与起草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正式公布,这就是有名的“五五宪草”。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5月18日作了一次修正。这个宪法草案的第137条明确规定:

“教育经费之最低限度,在中央为其预算总额百分之十五,在省区及县市为其预算总额百分之三十……”

之前,1931年(民国二十年)6月1日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规定 :“中央及地方应宽筹教育上之必需之经费,其依法独立之经费并予以保障。”1930年(民国十九年)10月27日汪精卫、阎锡山等在太原议决的《中华民国约法草案》,关于教育这一章则规定:“国家以法律指定全国固有之大宗税收为基本教育经费;其不足时,并得征收教育税补充之。”虽然没有明确教育经费占预算总额的比例,却明显放在优先地位。

按照1927年(民国十六年)国民政府公布的《大学教员资格条例》规定,大学教员月薪,教授六百元到四百元,副教授四百元到二百六十元,讲师二百六十元到一百六十元,助教一百六十元到一百元。大学教授六百元的工资待遇相当于国民政府的部长。

中小学教师的月薪在二十元到一百元之间,同期上海一般工人的月薪约十五元,北京的厨师是八到十二元。即使与同时期的公务员相比,中小学教师的工资也不算低。抗战胜利后爆发通货膨胀,才使得教师薪水赶不上物价上涨速度。

民国时期的教育宗旨和教育方针一直是随着时局的变化而变化的。

1912年(民国元年)9月,教育部根据临时教育会议决定,颁布了国民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1922年(民国十一年),教育部颁布实施《壬戌学制》,规定了七项标准: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挥平民教育之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重国民经济力;注重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

1928年(民国十七年)以前的民国时期,实施的是“党化教育”。所谓“党化教育”,就是在国民党指导下,求得教育的“革命化”“民众化”“科学化”“社会化”。

1928年(民国十七年)以后,推行“三民主义”,替代了“党化教育”。1929年(民国十八年)4月26日,南京国民政府正式颁行《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通令,宗旨表述为:

“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

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8月,国民政府提出“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一切仍以维持正常教育”为基本要求,强调维持正常的教育和管理秩序;为“适应抗战需要”和“符合战时环境”训练培养抗战所需的各种专门人才;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教育。这一方针政策是一项并不短视的重要决策,它既顾及了教育为抗战服务的近期任务,也考虑了教育为战后国家建设和发展的远期目标,使得教育事业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仍能苦苦支撑。

在教育机构的设置上,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都成立了教育部,各省设教育厅,各县设劝学所,后改称教育公所、教育局。在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方面也做了重大调整。1912年(民国元年)3月,《临时政府公报》公布:凡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1912年(民国元年)9月,教育部又统一了小学、中学、大学、师范和职业教育等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并规定:小学实行义务教育、男女同校、设立女子中学及女子职业学校等。又颁布半日制学校规程,大量开办师范及各种职业学校,补充正规教育的不足。因此,学校数和学生数较清末有大幅度增加。

1882年(光绪八年),康平县设置了主管教育事宜的“训导”一职,建了“儒学衙署”(也称训导衙署,俗称老师衙门,在今康平一中处),“谕令有子弟者,延师教读”。由训导主持“县学”,这是区别于私塾的“官学”。“训导衙门”就是“政教合一”的康平县最高学府。

1885年(光绪十一年),经知县祥瑞请准,在文庙内设“秀水书院”,招收学员数十人。之后的几年,知县高暄阳、涂景涛、忠声都曾捐款修葺“秀水书院”。高暄阳每三五天就亲自到书院,给学生们上课。涂景涛亲手为书院悬挂“启藩学堂”匾额,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12月,他呈请省“大学院”批准,将“秀水书院”改为小学堂,“山长”改称“堂长”,这是康平县新式学堂创办之始。知县忠声,在秀水书院内创立两等小学堂。

秀水书院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康平在城隍庙(在今素质教育学校处)内设半日学堂一所,招生一班,附设师范传习所一所,又设劝学所、宣讲所,还有劝农所和医学研究所,县内各乡共设高、初等小学堂二十一所,学堂为之一兴。

张作霖统治东北时期,要求地方岁出的百分之四十用于教育。康平没有达到这个比例,但对教育的投入也是除内务行政费之外的最大支出。

康平的教育行政机构,一直是随着上级的变化而变化的。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3月,康平县设劝学所,总董李绍纲,下设13个学区,各设分董1人。1923年(民国十二年),康平县劝学所改称康平县教育公所。1929年(民国十八年)5月,康平县教育公所改为康平县教育局。当时康平还有两个教育学术团体,一个是康平县教育会,郑世兰、毛鸿纶、李野庵等都当过会长。另一个是瞽盲通俗教育研究会,看名字就知道是针对特殊教育的学术研究团体,孙万江当过会长。

私塾在这一时期仍然有顽强的生命力,学校教育作为新兴形式呈现出勃勃生机,发展很快。1913年(民国二年),康平办本科初级师范,学生五十三人,校长为高庆庸。1915年(民国四年),办县立乙种农业学校一级,学生三十八人,与师范学校设在一起,校长由郑世兰兼任。1923年(民国十二年)2月,成立县立初级中学一级,学生七十四人,教师四人。1924年(民国十三年),在县街城隍庙院内建砖平房二十四间,第二年春天,县立第一小学搬了过来。1928年(民国十七年),成立康平县女子师范讲习科,学生二十四人。

康平教育界人士悉心筹划、力谋进展,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以小学教育为例:民国元年(1912年)时,康平仅有高级小学一所,初级小学二十八所,学生一千一百五十人,教员三十四人。到民国十年(1921年)时,就发展到有高级小学三所,初级小学六十七所,学生二千二百八十五人,教员七十八人。

康平除了学校教育外,还创办了民众学校和通俗讲演所,并成立民众教育委员会,面对学校教育以外的民众,以提高全民的受教育水平。

任何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背后的付出。教育界人士郑世兰、杨森林、王悦海、费振翮(hé)、张鹏万、刘惠、李宜春……为康平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是康平新式教育的先驱。他们不辞辛苦,殚精竭虑,甚至积劳成疾。1931年(民国二十年)8月,因办学成绩突出获“汉卿奖章”的康平县女子师范学校校长王悦海呕血而死,年仅三十三岁。

我们从辽宁省档案馆馆藏康平公署档案中,可以清楚地了解,民国时期康平教育事业发展的背后,是时局动荡,匪患严重,水灾不断,地方财政支绌(chù),百姓生计艰难的情况下,康平热心教育人士的勉力支撑,步履艰难。

选自康平文史资料总第二十三辑《追寻历史的足迹——民国档案中的康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