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午流注,真太阳,平太阳(草民老师)

 奇文化收藏 2022-02-26

​[cp]关于子午流注、真太阳时、平太阳时答之前评论区网友的留言。(第一)

之前发过一篇博文,跟大家普及了一下有关子午流注和“真太阳时”的相互关系,以及转换、计算方法。

后来看到评论区的粉丝留言,有些朋友认为根据同道考证:北京时间为东经120度的“平太阳时”,日常运用时,以此为基准进行换算就可以用了。

也有些粉丝觉得,必须用三原县永乐镇“大地原点”所在地东经108度93秒做基准。

这里其实怨草民在之前的博文中没有交代清楚,所以也应该再深入帮大家普及一下这个时间概念。

按理说,陕西泾阳“大地原点”的经度约为东经108度55秒,和120度好像也差不了多少,以此为基准,对疗效影响也不会太大。

但是,这涉及到中医理论的根源性问题:华夏文明自古以来的宇宙观。

四方上下谓之宇;

往古来今谓之宙。

宇,是空间概念,宙,是时间概念。

首先,我们来了解“平太阳时”这个概念;因为地球绕日轨道,本身是椭圆形轨道,所以自转速度也不会一直是匀速运动。

也就是说,一年中的每一天,时间长短大多数时间,都不会完全等于24小时。

所以,平太阳是美国天文学家纽康提出来的一个“假想时间概念”。

也就是人为的把一年分为365.2425天,再把每天平均分为24个小时。

(当然,这个说法只是“科学界公认”。而事实上,我们的祖先在六七千年使用“二分二至法”制定历法时,就已经把每年定为365.25天了。)

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制作钟表等计时工具。

而我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

北京时间是东经120度经线的平太阳时,不是北京的当地平太阳时。

北京的地理位置为东经116度21秒,因而它的地方平太阳时会比北京时间早约14分半钟。

也就是说,东经120度这里正午日影最短的时候正好12点整,而14分钟过后,再过几十秒北京的太阳才会真正到达南天正中,日影最短之处。

北京时间的测定,必须有一个中国大地的基准点。

这个基准点经过多学科专家通力合作、精准测量,最后被定在了陕西三原县永乐镇。

这里有一座“大地原点测量中心”。

这里要强调的是:这个测量点设在哪里都不影响具体的测量,无非就是需要和处于格林威治天文台旧址旧址上的“零度经线”标志进行测量校准。

之所以选择陕西三原永乐镇,是因为这里非常接近于我国版图的正中心。

比如我们用一块木板来制作中国地图,无论提起哪一个边角,它的虚拟垂线都会相交于这个“大地原点”附近。

不可思议的是它和后来发掘出土的汉代设立的大地原点:“天脐”,同处于一条南北经线上,相距只有4公里多一点…

那么,我们以大地原点为基准,也就是经度108.92961095682531    纬度34.53998764373362向东推算到东经120度整,这个时间就是我们需要对全国、全世界发送的北京时间。

(画重点,要考)

但是,这个时间播报是由设在大地原点的授时中心向全国发送的,这样做的理由是:电磁波抵达中国版图每个角落的时间误差最小。

为什么非要定在120度呢?

因为这里是北京市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也就是说东经120度经线正好穿过这个时区的正中央。

所以取整数有利于我国其他几个时区的时间校对。

好了,关于平太阳时,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了,希望大家能理解。

那么,我们接着讲“真太阳时”。

我国自上古开始,就是覆土树木,测日影定时间和方位的。

然后根据一年中日影变化的规矩,再分出春分、秋分、冬至、夏至。

这个最早的历法,叫作:二分二至法。

除了白天对于日影的观测记载,还有夜晚对月相星辰的观测和详细记载,然后才有了根据完整天相观测计算制定出的天文历法。

早在《史记·索隐》《世本》有载:“黄帝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伶伦造律吕,大桡作甲子,隶首作算数,容成综此六术而著调历也”。

四千多年以前的陶寺遗址,我们的远古先民制作的日晷,复原之后仍然可以准确的测定节气。

远古先民从狩猎采集这样的生产方式过渡到农耕,一部精确无误的历法,对他们的生存有多重要,毋庸置疑。

狩猎采集,可以跟着成熟的果实、种子,和动物迁徙,但是农耕活动是固定在土地上面的,而且种植周期又很漫长。

一旦错过了农时,后果必然是颗粒无收。在那个岁月里,一个部落的衰落,有可能就是灭顶之灾:男人被杀光、女人和儿童变成俘虏。

(我们有大量出土文物可以证明这些,甚至有美少女的头颅被煮在瓦罐中埋掉的实物。)

历法如此之重要,也就导致它后来被王权所控制。

《尚书》中记载:黄帝命重、黎,绝地天通。

《伪孔安国传》中又说:尧命羲和绝地天通。

还有一些其他典籍,说是颛顼绝地天通…

不管怎么说吧,从中古时期开始,对日月星辰的观测、记载、测算,然后修正、制定历法就成为王权的象征了,授时权,就代表了王权。

王权之所以代替了氏族部落的人人平等、按需分配,这个历史原因草民在网课中也讲过很多次了,再此不做赘言。

总之,正因为有了从天文观测而来的精准历法,才有了华夏文明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才有了类似浙江义乌,上山文化中那样的万年水稻的种植遗址。

后世的天文观测土圭、木表,也因为被赋予了王权的原因,变成了建筑规模庞大、设施完备的“灵台”。

《白虎通义》曰: 天子所以有灵台者何?所以考天人之心,察阴阳之会,揆星辰之证验,为万物获福无方之元。 

又曰: 天子立明堂者,所以通神灵,感天地,正四时…

在陕西西安沣河岸边,有周文王灵台遗址,当地传说有“文王一夜起灵台”的故事。

不管是不是一夜之间建起来的,《大雅-灵台》就记载着关于西周文王修建灵台时,平民百姓各种欢天喜地的场景。

其诗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不日成之”——说明修建的相当快,干嘛要这么快?因为他要造反!

否则,以他西伯侯的身份,凭什么造灵台?

前面讲了:灵台是王权的象征。

而“文王囚羑里而演八卦”,古人几千年来,中国古人一直认为先天八卦就是一部完整方位图加日历,换句话说:这就是历法。(占卜都是使用后天八卦)

私自僭越建筑灵台,制定历法,他这是要干嘛?

所以后来说伐纣是因为殷纣王如何如何的残暴无道,草民倒是觉得,大家最好要存疑:因为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

中国从远古,甲骨文、金文时代,天文现象记载、历法修订就一直没停过,历史上记载的历法修订,就有不下100次。

历朝历代,从秦汉的太史令、到后世的钦天监,直到后来的国家天文台,一脉相承、源远流长。

所以目前在国际学术界,超过400年的天文记载,必须以中国文献为准,这是一条铁律。

按理说,西方天文记载那么多,据说也那么先进,为什么不采信西方天文记载呢?

大家心知肚明就好了。

(未完待续)[/cp]

[cp]关于子午流注、真太阳时、平太阳时等问题答之前微博评论区网友留言(第二)


上篇有点跑题,这篇继续拉回来讲古天文、历法与观测。


我们现在知道了:古人对宇宙时空、天地万物的认识,是来自于实际观测。

而现代人对宇宙时空、天地万物的认识,大多来自于人为设定。


举个栗子:我们所说的东经120度,这个就是从位于威林格治天文台旧址的“零度经线”标志点,推算出来的。

而这个“零度经线”,本身就是人为设定的。


那么: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宇宙大道,肯不肯被人为设定呢?


换句话说:人体与宇宙浑然一体,每时每刻受天体运行、四季轮回、日廛月宿、阴晴圆缺…各种影响,体内气血运行会不会受科学家设定的规则去运行呢?

这个问题已经非常明确了吧?


那么,我们该怎样去判断人体气血运行的规矩呢?

古中医留下两首歌诀,都是根据实证得来,千百年经过无数次验证的气血运行规律。


第一个是:子午流注歌诀,也叫十二正经纳地支歌诀: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

膀申肾酉心包戌,亥三子胆丑肝通。


第二个是:十二正经纳天干歌诀: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

庚是大肠辛属肺,壬系膀胱癸肾藏。

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络同归入癸方。


这两首歌诀指明了人体气血运行、脏腑相旺的时辰,相互映证之下,可以用来指导中医对疾病的诊断、辨证、以及治疗。


我们知道:单独的十二地支,本身就是一套完美的时间、方位坐标系;同理,十天干也是。

但是这两个坐标系统,表现的细节并不完全一样。


十二地支表达的内容偏于宏观,十天干表达的内容偏于微观。

这样,当我们把这两套系统联合起来使用时,它基本上就可以无所不包、涵盖我们日常中所见的绝大部分问题。


所以,不仅仅是中医在使用这套干支系统,我们其他绝大部分跟古文化有关系的学术门类,都离不开干支系统。

只不过,大部分人只把这套系统用于计时,用来推算年月日和时辰。

这就有点大材小用了。


不过即便是如此大材小用,干支纪年、计时法,它最小的单位是字:“昼夜下百刻”,“时刻不息”的那个“刻”。

一刻等于三字,一字等于4.8分钟。


当然这只是官方通用的记录单位,天文观测计时还有它更为精确的另一套计时单位,比如度、时、分、秒、毫、丝、忽…


而干支纪年、计时法的最大计时单位,目前已知是“元”。

一元复始的那个“元”。


一元有十二会,一会有三十运,一运有十二世,一世有三十 年。 一元之年数为「一元」即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年。


所以,一日有12时辰=100刻=300字;

1月 = 30日;

 1年 = 12月;

 1世 = 30年;

 1运 = 12世;

 1会 = 30运 = 10800年;

 1元 = 12会 = 129600年。


这个时间单位体系是北宋天文、历法、儒学、数学、音律、易学…(此处省略若干字)大师邵雍制定的:没办法,他用来推算的那个东西太过于庞大,没有合适的计时单位了。


所以,仅仅是用于计时,干支系统也已经近乎完美,不可思议。


古人在观测日月出没、五星轨迹,并且测算它的时候,逐渐弄明白了宇宙的真相。

从此,中国人的三种宇宙观确立起来。


第一种,叫作盖天说:“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我们日常生活中,出门向东还是向西;城市规划、家里盖房子、种地起个田垄、修个水沟…

所用到的,统统都是盖天说,它距离我们最近。

也只有盖天说中,才有东南西北和上下的概念。

(画重点,要考)


第二种,叫作混天说:《浑天仪注》:“天如鸡子,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

天表里有水,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行。

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又中分之,则半覆地上,半绕地下,故二十八宿半见半隐,天转如车毂之运也。”


翻译一下就是:“天”就像个鸡蛋一样,大地像个蛋黄,悬空在空中。

浑天仪的制造原理,就是这一段,它能把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周天四千多颗星辰的运行轨迹投射下来,用以记录和绘制星图。


第三种,叫作宣夜说。

关于宣夜说,中国古代典籍中的记载是最多的,比如:

“积阳为天,积阴为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天地本太空一气,静极则动,变而为二。轻清向上,为阳为天;重浊向下,为阴为地。”——《大丹直指》


“一者,形变之始也。轻清者为天,重浊者为地,冲和气者为人。”——《列子·天瑞篇》


“夫鸿蒙分判,阴阳始列。轻清上浮者为天,其质阳也;重浊下凝者为地,其质阴也。”——《清静经图注·序》

………


而事实上,宣夜说也最符合目前天文学探索发现之后的结果,它与现代天文学的观测结果不谋而合。


但是在古代,一个没有中心的天文学说,对于王权来讲,是没有价值的。(王权所在,必须是天地之中心,比如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四个星座的核心,是中央土,所以皇家一切用品都是赭黄。)


而且只用盖天说加上混天说,我们就完全可以制定出精确的历法,指导农时,乃至预测日食月食、彗星回归、气候异常…


那么,宣夜说就只能成为一种在学术界流传的“隐学”,官方观测机构的理论依据中,是无法找到它的身影的。


絮絮叨叨扯了好多文字,总算是大概交代清楚一些基本概念和名词解释。

那么,我们现在就得到了一下信息:


平太阳时是人为设定的结果;

真太阳时是真实观测的结果;


我们的“农历”,根据“观象授时”这样一种方式,结合平太阳时和真太阳时制定的一部历法。

这样一部经过四千多年观测、120多次修订、传承至今的天文计时历法。

这部历法,实际上包含的信息量非常之大,只是以前没人告诉我们罢了。


举个栗子:告诉一些老人今天的农历日期,哪怕是阴天下雨,老人也能告诉我们今天是上弦月还是下弦月,月亮升起应该在天空的哪个方向。

“月离于毕,俾滂沱矣。”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龙尾伏辰”

“三星在户”

……


这些,曾经都是老百姓口中的天文学,大字不识的农夫村妇,也能脱口而出的天文学知识。


除了中国农历,我们目前在世界上找不到任何一部历法,可以同时显示日月星象、气候变迁、物候变化的。


这一部结合了天文实际观测历法、又被无数往圣先贤不断修订改善,达到尽善尽美的历法,它代表的,实际上是宇宙时空在每个时间节点的真实变化。


而人类,作为整个宇宙中的一份子(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份子),时刻在受宇宙运行的影响。(最常见的就是女生月经的周期,受月相影响。古人为什么给它取名叫月经?)


人体内一切能量的运行,是有迹可寻的,天象变化,对它影响非常大。

(大家可以试着记录一下自己的精神状态和睡眠,感受一下满月和朔月时的不同。)


“子午流注”、“灵龟八法”、“飞腾八法”……

各种基于经络学的时间治疗方法,背后的核心理论,就是天文历法。


从“714”工程开始,七十年代,国家就开始筛选、培养航天员,在航天员的生理健康指标中,就有一项是根据“子午流注”去测定他的状态是否可以满足任务需要。

这套系统一直沿用到后来的“863”工程、以及后来1992年重新提上日程的载人航天,直至今日。


所以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才有了中医膳食保健、中医四诊上天等一系列中医项目与航天的融合,大家有兴趣可以去了解一下这些事。[/cp]

[cp]中医人,无论是科班出身,还是跟师或者自学,对于“子午流注”都不会陌生。

因为“子午流注”在临床中,运用的机会非常多;无论是临床诊断,抑或是经络外治、处方思路。


但是“子午流注”并不是把钟表上的“北京时间”换算成“十二地支”就可以了。

因为“子午流注”表达的是宇宙时空,每时每刻对人体气血产生的影响。

所以,它对应的是:医生和患者所处环境的“真太阳时。”


我国最东端大致在135°E。最西端大致为73°E。两地经度差为62°。

每15°为一个时区,时差为1小时。两地跨4个时区,时差为4小时。此外还多余出2°。

也就是说:我国东西两端的“真太阳时”,相差了4小时零8分。


举个例子:漠河日出的时候,新疆大部分地区还是深夜。

这种情况下,可以不分地域地套用“子午流注歌诀”去帮助患者康复吗?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运用“子午流注”呢?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现代天文授时“北京时间”,是以陕西泾阳县永乐镇的“大地原点”为观测基准点,再通过蒲城附近的“国家授时中心”向全国发布的。

(永乐镇附近的地质地貌不利于无线电传播,所以授时中心选择了地势更为开阔平坦的蒲城县附近。)


而“子午流注”的授时,是以河南登封告成古天文台为准的:这里是“无影碑”的所在地,为周代所立之时空基准点。(图五)

后世,郭守敬在设立天文台时,仍选择了此处作为时空基准。


也就是说,我们以前所用“农历”的授时,是以告成镇无影碑为准的。

无影碑所在地,经纬度约为34°N  113°E

现在的授时原点,是以东经120度为准的(和天安门东西经度相差4度,所以是略等于北京地理时间,)叫作“北京时间”。


经度每隔15°为一个时区,时差为1小时。

在同一个时区内,东西两端的地方时差就是1小时,所以经度相差1°,时差为4分钟。


这个,就是“子午流注”使用时的时间换算方法。[/cp]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