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你爱孩子,一定要教孩子学会感恩!

 犁城文学小编 2022-02-26

懂得感恩的孩子能从自我的世界里脱离出来,他们能够感受到他人的不容易,更容易生出同情、怜悯之心,人际关系更好,也更能感受到快乐和幸福。

             ——题记

01.孩子的性格养成最重要的是在童年时期,在这个时候,家长如果对孩子的行为毫无约束、节制,那么造成的后果可能会影响一生。

这几天微信群里传播着这样一个视频:

视频中一个约摸10岁的男孩儿仰躺在地上,用腿勾住奶奶的脖子,右手不停地打奶奶的头。老太太半趴着、低着头不做任何反抗,任凭孙子锤打和谩骂。有路人看不下去了,走上前劝阻,这个男孩目露凶光,丝毫没有停止挥动的拳头,并且口喷脏话,口口声声称不管路人的事。见路人围观不走就起来,暂时放过自己的奶奶,用脚踢“多管闲事”的路人。奶奶全程做到了“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甚至阻止气愤的路人向孙子动手。

从这个年幼孩子凶狠的眼神里,从他蛮横的言行中,从他无法无天、不知长幼的行为里,你看到了什么?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现在的教养,很大程度上就已经决定了成年之后的样子和状态,如果家长继续这样纵容下去,吞苦果的不仅仅是家长,还会危害于社会。

这是谁之过?这样的德行都是家长宠出来、惯出来、溺爱出来的!最终毁得不只是孩子本人,还有家长幸福、安稳的晚年生活。过分宠溺孩子,就如同悬在他们头上的一把刀,是会要命的!你如果真爱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教孩子学会感恩,让孩子感受到成年世界的不容易。

02.无独有偶,一名13岁的女孩儿,以自杀的方式逼迫怀孕13周零5天的母亲打胎上了热搜。

据了解,44岁的肖女士和丈夫努力一年之后,终于如愿怀上二胎,但13岁的女儿百般反对,并用刀片割手腕,迫于无奈,夫妻二人决定只好终止妊娠。

肖女士说:“她是我们家的小公主,被宠坏了,从小就非常任性,说一不二。自从得知我怀孕,就常说如果生弟弟妹妹她就跳楼。原本以为小孩子说着玩儿,万万没想到女儿真以死相威胁,只好依了她……。”

不少家长打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再添一个孩子,使独生子女,不至于太孤单,凡事有个膀臂,有个商量。双亲离世了,孩子还有手足情在。谁知现在的孩子太独,容不得任何人与自己分享父爱、母爱,担心父母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老二身上,使自己受到冷落,所以坚决反对爸妈要二胎。

几乎所有溺爱孩子的父母都有一个共性,只要孩子一哭闹,做父母的就会妥协,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久而久之,孩子就管不了了,就会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性,不懂得分享,不懂得感恩,父母为ta付出的再多,在ta眼里也是应该的。一旦ta眼里的常态被打破,就会心生怨恨,就会发脾气,就会在家里摔东西,就会离家出走,甚至自杀。

许多中国式父母都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出了“白眼狼”。虽然父母不能给予孩子全世界最好的,但他们都是拼尽了全力,在能力范围内,给了孩子最好的,却养出了一个个“受之无愧,心安理得”的冤家。他们总觉得父母给予自己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如果有一天稍不满足,这就是家长的错!所以,在给予孩子好的物质条件的同时,更需要教会孩子“知足”和“感恩”。

03.父母爱孩子是本能,中国很多父母都是以儿女为中心活着,付出得太多太多,哪怕自己吃苦受累,也不愿意苦了孩子。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说过:“爱孩子,那是母鸡也会做的事”但我们却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爱孩子。

多数家长从小就对孩子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真正达到了“要个天,地接着”的地步。这就有可能使孩子潜意识里认为“我想要什么,你就得给我什么”。但凡有一点儿没能达到ta的要求,便会无理取闹,要挟父母。因为被过分呵护,过分疼爱,这样的孩子往往不会为他人考虑,也没有生活的独立性,做什么事习惯站在自己的立场,不考虑他人感受。久而久之,过分的宠爱就变成了溺爱,家长的一再退让,无形之中会慢慢地毁掉孩子。

在孩子的孩童时代,我们一定要分清自由的爱和溺爱的区别,自由的爱是充分给予孩子自由,尊重孩子的选择,但是仍然要对孩子错误的行为进行及时制止和纠正。

不要等到我们白发苍苍、老无所依的时候,才悔恨自己的所作所为,才不得不吞咽自己种下的恶果,到那时候一切都晚了。

成功的教育就是培养孩子有爱心、向善、做个心灵丰富的人,做个能够体谅父母,懂得感恩的人。

如果你爱孩子,一定要教孩子学会感恩,切记!!!

作者简介:曹梦昕,工作时间与孩子为伴,业余时间以文字为伴,一个相信努力的人;作品在“人民日报”、“人民网”等转载,散文集《有风吹过》正在上市。微信公众号:草木茂盛 (可直接添加)ID:gh_8ac4097cf331,欢迎开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