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犁城文学】城市的阳光

 犁城文学小编 2022-02-26


青黛色的微光中,城市苏醒过来,阳光或浓或淡,都比乡村的日出更加动人心弦。


虽然,城市阳光阴暗,狭窄,逼仄。有雾或没雾,它在林立的高楼中艰难徘徊、游走,城市的尘嚣使它蓬头垢面,如灰黯而倦怠的妇人。

数日,甚或一连数月,它都躲在厚厚的尘埃或云层后面,不露头。可是,我们都知道,就在我们无法抵达的高空中,它仍明亮地挂在那里,女王般庄严而耀眼。


仰望东边高楼,在一带较低的楼房顶部,与浅白蓝天相接的地方,那儿呈现出一片无法言喻的颜色。它不是单纯的橙色或黄色,也说不上是红色或紫色,它倒像是这几种颜色的混合体。但是,它们不是随随便便混合起来的,而是由丹青妙手,精心调制而成。


一看见这种颜色,我便像小孩子一样欢欣雀跃。这一带颜色越来越浓,越来越明亮。当绮丽诡谲的云霞,辉煌灿烂成流紫淌金的斑斓之海,太阳就会出来了。

这是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正在胡思乱想间,它在低矮的楼顶露出了头,它喷薄而出,稳稳挂在云海中间,清新、端庄、温暖而又光芒万丈。

乡村的阳光,辽阔壮丽却不免慵懒,它静静平铺在田野与草地上。那儿,先是暗光;接着,到处都是潮润而亮闪闪的金色。

草,灌木丛,高大的树木,山坡以及农人高高低低的房屋都沐浴在一片黄金的颜色中。

原野上,太阳一出来就把它的美与威力发挥到极致。在那儿,你看不到日出时的挣扎。你体会不到等待日出时的焦灼不安,当然也享受不到日出时的兴奋与莫名的激动。

这是一种一览无余的美,可是缺乏挑战性,不能让人满足。

乡村日出,无疑快乐而宁静,但它的静谧也常常令人昏昏欲睡。在阳光缓慢轻移的脚步中,时光似乎也忘了流逝。

在舒适的阳光里,我安然等着给土地下种。既而,等着种子发芽,开花,结果。日暮之时,我才恍然发觉,我已然成了河中那只被称为“老等”的傻鸟。

这种鸟,独腿站立河中,一动不动,等着鱼儿自己游到嘴边。乡村的阳光孤独,闭塞而又狭隘。


城市,这好坏掺杂的阳光,令我欢喜,也带给我深深的忧愁。每日,在铺满阳光的城市大道上,我步履匆匆,满心苦涩。我为生计奔波,为自己与家人的未来打拼。柏油路上,渺小而卑琐的身形,是巨大压力在城市的投影。


可是,城市里的阳光每天都是新的,饱含着更多的期待与希望。尽管,这希望可能永远都是驴子前面那束可望而不可及的萝卜。然而,城市的阳光激励我,我努力向美好的生活伸出双手。

作者简介:  孙春红,女,临邑县翟家中学一级教师,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德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山东文学》《山东教育》、《鲁北文学》、《马鞍山日报》、《德州晚报》等杂志报刊发表散文近百篇。

《犁城经典》征稿

 1.自即日起本平台刊发作品(散文、诗歌、小小说),不受地域限制,向所有作家作者、文学爱好者、书画家、民间艺人等敞开大门,(配发简介和照片,拒绝错别字!)

2.为了挖掘犁城地方文化史料,展现犁城历史人文内涵,弘扬传统文化,“犁城经典”微信公众平台特开设专栏,现向社会各界征稿。

包括犁城(临邑籍)的外地人,在犁城生活和工作过的人士等,都在征稿之列。内容健康、叙述完整,彰显社会正能量,注重历史的真实性,可附照片,包括人物、故事、轶闻、趣事等,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投稿作品一经录用,会在7天内发布在本公共平台,请耐心等候,不再询问。7天后未见选用的,稿件可自行处理。原创投稿者,如有读者打赏,赞赏稿费全部给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