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犁城文学】记忆的天空

 犁城文学小编 2022-02-26



 当晨曦初现,东方云霞绚烂如锦的时候,一只只鸟儿呼朋引伴地飞出树林,三五成群地翱翔在蔚蓝色的天幕下,开始了一天快乐的生活。

每当见到这种景象,总是会遥忆起如歌的少年时光。

我小时的学校,在村东头一个开阔的大院子里,其中有十几棵高树和五座平房。高大的绿树是校园优美的点缀,房屋是五个年级的教室。树上常宿着几十只鸟儿,伴着我们学习和游戏。每到夏日总有知了的欢唱,可是同学们不会欣赏,反而对捉知了特感兴趣。老师不允许,一旦发现就会罚写检讨。

有一次,不知我的那根神经过于亢奋,竟促使我早读时爬上一棵垂柳,钻进繁枝密叶中,以为老师不会发现,自鸣得意地去掏鸟窝。可是有几个好哥儿们,在树下喊我的名字,由于声音过大,班主任刘老师闻声走来。她一步步逼近大树,我的惶恐一点点加剧。不料她没有抬头,只是训斥了我的那几个好哥儿们,大家都蹲下来背书,她才迈着轻盈的步子离开。

等不见了她的踪影,我才匆匆地溜下树来。可是到上课时,我的霉运来了。刘老师提问我“玩忽职守” 的意思,这是刚才的任务,我答不上来,她便判我以“玩忽职守”罪,批评我爬树,并指出由于怕我当时摔下树来,所以才没有惊扰我。听了这些,我又感激又愧疚。没等到下课,我便把二百字的检讨写完了。老师哭笑不得,长叹一声:“唉,你这孩子!”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既然在检讨中保证不再爬树,我也就不敢再重蹈覆辙了。虽然如此,但我对学习仍旧不太感兴趣,时常拿着课本却想着别的事。


又一次,一个早读课上,还是那棵柳树下,我背了一会儿书,便停了下来,倚在树干上,两眼望着天空。那会儿天空正美,东方阳光熹微,像一个母亲慈祥而平静的容颜,给人温暖而亲切的感受。云霞似刚刚燃起的火焰,如锦似缎,一片烂漫。

头上,浅蓝色的天空中,盘旋着几只美丽的鸟儿,它们忽高忽低、忽远忽近地飞着。那种自由、那种快乐,令人心驰神往。我看得正如痴如醉,刘老师自树后飘了过来。

我下意识地喊了一声“老师好”。她蹲下来,和善地望着我,笑一笑,温和地对我说:“你在想什么呢?”看她不愠不怒的样子,我壮着胆直言不讳地说:“我要是能变成一只鸟该多好呀?”她莞尔一笑,说:“就这个问题呀,不难解决,我能帮你。”“真的,老师!”我兴奋地说。

两眼热切地凝视着她,就像望着神通广大的观音菩萨一样。她点点头说:“按我说的去做,一定能成功!”我急切地想知道答案,她却慢条斯理地说:“有个名人说,人有了知识,就像鸟儿长了翅膀一样,等你读多了书,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后,就能变成鸟儿自由飞翔了!”这番话,我似懂非懂,半信半疑,但既然是名人的话,那一定是有道理的,于是自此后便开始用功读书,很少再贪玩了。

时至今日,我仍未变成鸟儿。不过,我已经明白,我是无论如何也变不成鸟儿的。但是,遥想当年,刘老师这一番美丽的谎言,确实点燃了一个纯真孩子的梦想,激发他为之拼搏奋斗了多年,并且小有成就,所以,我很感激刘老师。在我记忆的天空中,刘老师就是那只漂亮的飞鸟,她时时刻刻牵引着我的视线,让我分分秒秒力争飞翔!


作者简介:曹连玉,中学高级教师,德州市作协会员。有少量诗歌作品,擅长散文、小说与论文写作。自1998年写作以来,迄今,已发表二百多篇文章,作品主要见于《鲁北文学》 《教学案例》 《德州晚报》 《德州日报》 《教师报》 《语文报》 《德育报》 《现代教育报》 《山东教育报》 《读写指南》等等报刊杂志,以及中国校园文学网、百度文库、掌桥科研等网络媒体。有多篇论文获得市级、省级、国家级一等奖。毛笔书法曾获得德州市一等奖。

犁城经典公众号平台

主   编  林子达
副主编  曹梦昕  于亦珣  刘若华
审   稿  草木茂盛
顾   问  孙建功、周晓榕、高连君
主   播  蔺爱军(欢迎朗诵爱好者入驻)
编   辑  于亦珣
友情联系xt1830akb4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