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聚焦现状,展望未来,开启糖尿病管理新时代

 姜太公人生如梦 2022-02-26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二十一载春秋,从一而终支持糖尿病管理。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最新数据显示[1],中国成年糖尿病患者数超过1.4亿,居全球首位,因此糖尿病管理亟需优化。

为了改变当前糖尿病管理的困境,糖尿病的新理念、新药物、新策略层出不穷。2022年2月26日,第二十一届诺和诺德糖尿病论坛(NNDU)在北京召开。本次的NNDU邀请到国内外内分泌学者,围绕当今糖尿病领域的热点及前沿,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为推动我国糖尿病防控的发展贡献力量,助力内分泌医生改变糖尿病。

盛大开幕,携手共进


会议伊始,由南京鼓楼医院朱大龙教授、山东省立医院赵家军教授、诺和诺德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周霞萍女士进行了开幕致辞。朱大龙教授致辞中表示NNDU是我国糖尿病领域的盛会,致力于分享糖尿病领域的前沿资讯,二十年初心不改助力我国糖尿病管理。赵家军教授对各位参会同道表示热烈欢迎,并期待和大家在会上共话糖尿病管理新策略。周霞萍女士致辞对与会专家表达了衷心的感谢,表达诺和诺德未来会继续和各界一起,创造糖尿病管理新纪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宁光院士也为本次大会进行了精彩的致辞,期待和每一位业内同仁打破糖尿病的现状,携手改变。

本届论坛共设有一个主会场和3个分会场,共计21个主题报告,内容紧跟前沿,精彩纷呈。让我们直击现场,看看大会都带给我们哪些精彩内容!

Image
ImageImage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聚焦现状,携手新时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糖尿病的流行趋势、治疗和结局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了解这种变化,开展相关研究,有利于改善我国糖尿病患者临床结局,推进健康中国策略。北郭立新教授在本次大会上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解析了中国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流行病学趋势,对中国糖尿病历史与当前状况全貌进行了详细的剖析。郭教授表示,中国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不足50%,糖尿病现状堪忧,加强糖尿病管理势在必行。

面对失控的糖尿病,来势汹汹的疫情让糖尿病管理雪上加霜。后疫情时代,糖尿病管理究竟该何去何从?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陈莉明教授指出,疫情之下,居家健康管理对慢性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居家运动这个新颖生活方式干预概念的提出为居家健康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同时在疫情推动下,超加工食品的消耗急剧增加这不利于居家健康管理。最后陈教授表示,在后疫情时期的糖尿病管理健康“宅”应该是拥抱居家运动、远离超加工食品、规范自我血糖监测,这三者缺一不可。既然无法改变时代,就改变我们的管理方针,疫情之下健康管理人人有责。

创新不止,遇见新纪元

在糖尿病战场上,选择“武器”可谓是重中之重。自1921年第一支胰岛素诞生,糖尿病治疗的全新时代便开启了,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路径中始终保持无法替代的地位[2]。在糖尿病领域,还有一“位”冉冉升起的降糖新星——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GLP-1RA的多效性可为患者带来多重获益[3],在糖尿病治疗路径中的地位逐渐提高[4,5]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患者对糖尿病治疗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时由于胰岛素治疗可能会造成低血糖风险增高和体重增加,部分患者并不愿意起始胰岛素治疗[6]。在此背景下,能够有效降糖,单独使用几乎不发生低血糖,同时不造成体重增加的基础胰岛素GLP-1RA注射液应运而生。

对于这一新型药物,解放军总医院母义明教表示,这类药是二者相遇的结晶,去年10月,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于中国获批,将成为第一个在中国上市的这类药。二者联合治疗能够实现:分子基础上的“双受体”激活、病理生理机制上的“机制互补,靶向调节”、临床治疗上的“协同作用,增效减副”。

同时,基础胰岛素与GLP-1RA联合治疗的方案也得到了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指南的推荐,当基础胰岛素或GLP-1RA治疗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不达标时可以考虑联合注射治疗,基础胰岛素与GLP-1RA联合治疗具有强效降糖作用,且与强化胰岛素治疗相比更少体重增加和低血糖,基础胰岛素与GLP-1RA联合治疗的患者可以考虑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为更好的满足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需求,制剂的研发与创新从未停止。这跨越百年的相遇,为我们带来了降糖新纪元。

为了更好地满足糖尿病患者的需求,不止降糖药物在创新,理念、管理以及技术平台也在不断创新。对于“创新”,诺和诺德研究与早期开发执行副总裁Marcus博士认为,医药创新是解决患者未满足临床需求的最佳路径。除此之外,新的医学理念、新的管理方式和新的技术平台也尤为重要。新的医学理念是指精准医学,针对患者特点进行个体化治疗。新的管理方式是指超越疾病治疗本身,关注疾病治疗的“预防和治愈“。新的技术平台是实现新的医学理念和新的管理方式的手段。

展望未来,拓展新开端

近年来,糖尿病的管理理念已从单纯降糖到多因素管理演变。因此,对于降糖药物而言,在有效降糖的基础上,同时具备心血管获益是当前的发展趋势。以GLP-1RA为代表的新型降糖药物拓展2型糖尿病(T2DM)治疗的新开端,GLP-1RA在强效降糖的同时具有明确心血管获益。

对于GLP-1类药物心血管获益的机制,Filip Knop教授认为,GLP-1RA可以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从而发挥降糖作用;GLP-1RA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途径激活特定脑区神经元,抑制食欲,起到减重效果;GLP-1RA与GLP-1结合后可产生利钠效果,从而降低血压;GLP-1RA可以改善血脂谱,尤其是降低餐后多种血脂水平;GLP-1RA可以减少动脉粥样斑块以及降低全身炎症反应。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新型降糖药物层出不穷。即便如此,全球血糖达标率仍不理想[7,8]。不仅如此,糖尿病患者除了血糖控制不佳,还常伴有多种代谢相关指标异常或合并代谢性疾病,单一治疗方案往往难以兼顾各项需求,患者往往需要服用或注射多种降糖药物,依从性堪忧。面对如此情况,口服GLP-1RA的研发备受关注。

在本次大会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针对“理想照进现实——口服GLP-1将至已至”为主题进行了演讲,纪教授表示,口服肽类药物经胃肠道吸收壁垒重重,但是司美格鲁肽片剂联用渗透促进剂N-(8-[2-羟基苯甲酰基]-氨基)辛酸钠(SNAC)使口服成为可能,司美格鲁肽片剂成为首个口服GLP-1RA类药物。研究显示,司美格鲁肽片剂可显著降糖,HbA1c降幅达1.5%,血糖达标率HbA1c<7%)达80%;司美格鲁肽片剂具有多重代谢获益,整体安全性良好,其发生严重或确证低血糖比例较低,可在不同人群(肝肾功能受损)中广泛应用,联用司美格鲁肽片剂对临床常用药物无显著临床影响;同时司美格鲁肽片剂每日一次给药即可保持血药浓度平稳。期待其后期的商业上市,为我国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多选择。

精彩不断,翻开新篇章
下午的三个分会场依旧是精彩纷呈,多位专家为我们讲述了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研究、糖尿病诊治新进展以及内分泌相关疾病新进展,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多部指南以及共识的解读。

随着循证证据的增加,糖尿病管理愈发注重远期事件的降低及对并发症的预防。相比于非糖尿病人群,糖尿病人群寿命显著缩短,糖尿病不仅增加心血管死亡风险,亦显著增加肾脏相关死亡风险,糖尿病患者应进行心-肾-代谢的综合管理[9,10]。除了大血管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并发认知障碍以及糖尿病眼病也使得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大大降低。对此各位专家在NNDU会议上针对这些并发症为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述。

溯本求源,在对抗糖尿病的过程中,探寻机制尤为重要。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细胞膜脂质成分的改变、炎症、胃肠道效应、病毒感染等等均可能为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显示,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β细胞功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导致血糖愈加难以控制。如何保护胰岛β细胞是近年来内分泌界一直不断探讨的话题,本次NNDU针对胰岛素β细胞的评估以及保护进行了深刻的解读,从机制入手助力糖尿病诊治,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在NNDU大会上多位专家对醛固酮癌、1型糖尿病、克莱恩菲尔特综合征等内分泌相关疾病的新进展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为了帮助临床医生更好的管理好内分泌疾病,越来越多的指南、共识以及治疗疾病的新理念相继出现,为患有内分泌疾病的人群带来了新希望。在本次大会上还提出了一个国际健康新理念——运动是良医,鼓励越来越多的人群参与到运动中来,守卫健康。


携手改变,共创未来

回首千年,科学家们在对抗糖尿病的战役上从未止步,不断的探索促使降糖药物推陈出新,满足患者需求。新理念、新药物、新共识的加入,让糖尿病治疗有了更多的可能,也将更加规范。在未来企业将继续与学界携手,为改善我国糖尿病现状继续努力,开启糖尿病管理新时代。

参考文献:

[1]IDF糖尿病地图2021版.https:///data/en/country/42/cn.html

[2]Gary F Lewis,Patricia L Brubaker.J Clin Invest.2021 Jan 4;131(1):e142239.

[3]Zhao X,et al.Front Endocrinol(Lausanne).2021;Aug 23;12:721135.

[4]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Diabetes Care 2022;45(Suppl.1):S1–S264.

[5]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315-409.

[6]Zahra Davoudi,et al.Shiraz E-Med J.2020 June;21(6):e95408.

[7]Edelman SV,et al.Diabetes Care.2017 Nov;40(11):1425-1432.

[8]Ji L,et al.Am J Med.2013;126(10):925 e11-22.

[9]Lancet 2018;392:1072–88.

[10]JAMA.2011 June 22;305(24):2532–2539.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