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通过数据找到创业的“上帝视角”?

 老庄日记 2022-02-26

这是庄叔解读生财日历的第88/365 篇。

2月26日:如何通过数据找到创业的“上帝视角”?

今天的生财日历来自Yan Yu的精华内容,原文如下:

“上帝视角”,通常是指对某个领域有一个全面通盘的视角。想象一下,如果你能看到各行业、地域、类目的商业流水变化趋势,这会是多么厉害的决策依据。这里有两个方法:

1 .在有通盘数据的产品周边做附加产品或服务,比如公众号、浏览器相关的插件,在提供产品价值的同时,也能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前提下获得很多行为数据。

2.想办法做低价或免费的“桥梁”,并且桥梁的两端连接流量、产品、服务等不同的元素,比如短链服务、视频下载工具、纸质资料打印……

从海量的真实数据里,才能窥到所谓的“上帝视角”。

我的理解:

1 、有需求的地方就有市场

我理解的“上帝视角”,是有纵观全局的能力。

而把数据当做“上帝之眼”,就是通过数据挖掘用户需求,进而针对性研发相关产品,满足用户的需求。

比如做自媒体,我们可以用各种数据平台看到爆文数据,看到不同领域的大号运营情况,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结合自身特长,找到自己的定位。

比如地图上的热力图,我们可以发现不同商圈不同时段的人流量情况,在做地推的时候,能有更好的选择。

要保持对数据的敏感,时刻思考数据背后的意义,人多的地方,大概率是有需求的地方,只要我们能做出满足他们需求的产品,就能获得不错的收益。

2、多了解不同领域的发展史

历史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通过研究历史,你会发现,很多东西是“轮回”的。

PC互联网时代,一开始只能浏览文字,后来加载一张图片要十几秒,再后来可以看视频。

到了移动互联网,也是从2G的文字浏览开始,后来3G可以看图片,4G可以看视频,5G可以无限刷短视频。

当然,短视频得以发展的一个重大原因还是因为移动流量越来越便宜了,在4G时代就有很多很多直播、短视频软件,但是没有抖音做的这么大。

同样,放眼国际。

当初中国改革开放,很多外资注入,他们有成熟的市场运营经验,可以把那一套直接照搬到中国,所以当时都挤破头进外企学习先进理念。

现在中国发展速度变快,反观那些发展比较慢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很多模式,也可以用到这些国家。

还有很多发展,都是有迹可循的。

比如淘宝客模式,从淘宝兴起,后来可以应用于京东、拼多多等平台的推广,外卖CPS兴起的时候,同样的模式可以再跑一遍。

拉新项目更是经久不衰,只要有新平台需要推广,就需要大量的推广人员去线下、线上拉新,虽然拉新的底层逻辑不变,但是很多拉新人员早就在原来的基础研究出来了自己的模式。

所谓“上帝视角”,就是看得多了,总结得多了,不说一通百通,起码看到后能够分析其底层逻辑,能和自己已知的业务模式做关联。

想要打开自己的“上帝视角”,就要多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多看,多用,当知识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看事物的方式自然也会不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