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汉末年的刻石瑰宝 | 权贵之人的安身之所

 恶猪王520 2022-02-27

一座古墓通过石刻的艺术表达2000前的风俗与艺术呈现在后人眼前,这是久远的历史,记录的是东汉末期山东临沂地区文化的鼎盛。

中华有很多文化瑰宝,像国之大事在祀在戎的商周青铜器、佛教文化盛行的代表南北朝的石窟艺术、惊艳了时光的唐诗宋词……还有一种叫“画像石”的用于丧葬的建筑构石,在艺术形式上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下开魏晋风度之先河,从而奠定中国画的基本规范。很鲜为人知,却和青铜器、石窟、唐诗宋词……一样,以独有的时间段为代表,引领特有的文化艺术风骚数百年,是中华悠久文化艺术瑰宝与杰出代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画像石是2000年前的汉代人雕刻在墓室、祠堂四壁的装饰石刻壁画内容上一般有神话传说、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等。本文记录的画像石位于山东临沂博物馆,他们本是临沂城南吴白庄汉画像石墓的建筑构石,2000年前东汉时期,汉画像石发展鼎盛时期的翘楚之作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几座大型汉代画像石墓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考古报告记录出土完整的画像石四十余块,画面近百想彼时东汉末年诸侯割据,翘楚之作也成为了大汉王朝艺术代表的“善终”之作,这些画像石从考古问世起,就均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画像石的遗存分布来看,山东和与其相邻的苏皖北部及豫东地区是一个较大的核心区域,位于鲁东南与江苏交界的山东临沂是这个大区域中汉画像石分布集中的地方。古琅琊在文献记载中自然条件好,沂水汶河在此交流,河水冲积土地肥沃,促使经济富庶,拥有渔舟之便灌溉之利。历史中的东汉后期,这一代冶铁业非常发达铁器的广泛使用,为汉画像石的产生提供了得心应手的雕凿工具。透过文物看历史与艺术,近百个画面主要反映当时的生活墓主人肯定是权贵之人,那些车骑出行迎宾拜谒、庖厨宴饮、乐舞百戏神仙异兽等内容,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文化特征鲜明,涵盖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

图片

临沂的别名叫“琅琊”,秦国时,琅琊本是个郡,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吕后将营陵侯刘泽封为琅邪王,他也是第一代琅邪王。东汉改琅琊为一个国,东汉末年的献帝初平元年封阳都侯刘邈为王,当时的鲁南地还未遭受曹操攻打陶谦的兵祸。但前朝旧事中屡遭盗墓,考古未发现墓志,内随葬器物也多被盗走,能证实墓主人到底是谁的证据不多,唯一肯定的是,建造如此精致的墓葬非权贵之人所不能及。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深深植根于汉代社会现实的土壤播种了质朴神秘美学风格,对后世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东汉中期以后,几乎所有画像石墓中都可以看到西王母的画像,而且位置显赫。从图像的发展轨迹和组成看,西王母信仰具有了比较完整的宗教形态。那时候从多方面烘托人们憧憬的理想天国环境,与当时很受推崇的羽化思想和原始灵魂不死理论密切相关人们向往活着的时候能享尽人间的美好生活,死后“羽化登天,灵魂永存”,以求长生不死,幻想着能象鸟一样展翅飞翔,升入天国仙境。画像石中羽人形象无疑是羽化思想的艺术表现,它体现了汉代人们的丧葬思想和神学观念,以及当时人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和理想追求。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历经2000时光的洗涤,临沂的汉画石记录着历史,传承着文明,西著名思想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孝道由家庭伦理扩展为社会伦理政治伦理。父母死去,子孙要“事死如事生”,要像生前一样安排父辈的地宫。这种“事死如事生”的做法,不仅是个人心灵上的需要,且升华成一种社会的礼仪。于是,壁画由宫室延伸到了墓室,形成了这些砖石刻画铅华洗尽这些文物还在慰藉一方民众礼仪的传承。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