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集解(十二)

 岁寒松柏520 2022-02-27

论语卷第八

卫灵公第十五


1.卫灵公问陈於孔子。孔曰:军陈行列之法。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孔曰:俎豆,礼器。军旅之事,未之学也。郑曰:万二千五百人为军,五百人为旅。军旅末事,本未立,不可教以末事。明日遂行。

2.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曰:从者,弟子。兴,起也。孔子去卫如曹,曹不容,又之宋。宋遭匡人之难,又之陈。会吴伐陈,陈乱,故乏食。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滥,溢也。君子固亦有穷时,但不如小人穷则滥溢为非。

3.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孔曰:然谓多学而识之。非与?孔曰:问今不然。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善有元,事有会,天下殊涂而同归,百虑而一致。知其元则众善举矣,故不待多学【凤麟按:二字《正义》作“而一”。】知之。

4.子曰:“由,知德者鲜矣!”王曰:君子固穷,而子路愠见,故谓之於知德。

5.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已正南面而已矣。”言任官得其人,故无为而治。

6.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郑曰:万二千五百家为州,五家为邻,五邻为里行乎哉言不可行。立则见其参【凤麟按:据《论语义疏》补。】於前也,在舆则见其倚於衡也,夫然行。包曰:衡,轭也。言思念忠信,立则常想见,参然在目前。在舆,则若倚车轭。【凤麟按:梁皇侃《论语义疏》:犹森也言若敬德之道行,己立在世间,则自想见忠信笃敬之事森森满亘于己前也若在车舆之中则亦自想见忠信笃敬之事罗列凭依满于衡轭之上也”】子张书诸绅。孔曰:绅,大带。

7.子曰:“直哉,史鱼!孔曰:卫大夫史鰌。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孔曰:有道无道,行直如矢,言不曲。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包曰:卷而怀,谓不与时政柔顺不忤於人。

8.子曰:“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所言皆是,故无所失者也。】【凤麟按:此注原阙,据《论语义疏》补。】

9.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曰:无求生以害仁,死而成仁,则志士仁人不爱其身也。

10.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孔曰:言工以利器为用,人以贤友为助。

11.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据见万物之生,以为四时之始,取其易知。乘殷之辂,马曰:殷车曰大辂。《左传》曰:大辂越席,昭其俭也。服周之冕,包曰:冕,礼冠。周之礼文而备,取黈纩塞耳,不任视听。乐则《韶舞》。《韶》,舜乐也。尽善尽美,故取之。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孔曰:郑声、佞人亦俱能【凤麟按:《正义》作“惑”,非。】人心,与雅乐、贤人同,而使人淫乱危殆,故当放远之。

12.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王曰:君子当思患而预防之。

13.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14.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孔曰:柳下惠,展禽也。知贤而不举,是为窃位。

15.子曰:“躬自厚而薄责於人,则远怨矣。”孔曰:责已厚,责人薄,所以远怨咎。

16.子曰:“不曰'如之何,孔曰:不曰如之何者,犹言不曰奈是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孔曰:如之何者,言祸难已成,吾亦无如之何。

17.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郑曰:小慧,谓小小之才知。难矣哉,言终无成。

18.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郑曰:义以为质,谓操行。孙以出之,谓言语。

19.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包曰:君子之人但病无圣人之道,不病人之不知【凤麟按:二字《正义》作“己知”。】

20.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疾,犹病也。

21.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责己,小人责人。

22.子曰:“君子矜而不争,包曰:矜,矜庄也。群而不党。孔曰:党,助也。君子虽众,不相私助,义之与比。

2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包曰:有言者不必有德,故不可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王曰:不可以无德而废善言。

2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言已之所恶,勿加施於人。

25.子曰:“吾之於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包曰:所誉者,辄试以事,不虚誉而已。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马曰:三代夏、殷、周用民如此,无所阿私,所以云直道而行。

26.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包曰:古之良史,於书字有疑则阙之,以待知者。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包曰:有马不能调良,则借人乘习之。【凤麟按:人需马,则借与之。若马未调教优良而借人,是贼夫人也,宁可尚乎?包氏承有阙之意解若此,非是。】孔子自谓及见其人如此,至今无有矣。言此者,以俗多穿凿。

27.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孔曰:巧言利口则乱德义。小不忍则乱大谋。

28.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王曰:或众阿党比周,或其人特立不群,故好恶不可不察也。【凤麟按:世多中下之人,率为集体无意识,故必三思而后从。】

29.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王曰:才大者道随大,才小者道随小,故不能弘人。【凤麟按:道有大小精粗,识大者道大。周国平曰:世界的广大是与人的认识成正比的。信然!】

30.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1.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凤麟按:思而不学则殆。】

32.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郑曰:馁,饿也。言人虽念耕而不学,故饥饿学则得禄,虽不耕而不馁。此劝人学。【凤麟按:相传宋真宗《劝学诗》曰:“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33.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包曰:知能及治其官,而仁不能守,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包曰:不严以临之,则民不敬从其上。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王曰:动必以礼善。

34.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王曰:君子之道深远,不可小了知,而可大受;小人之道浅近,可小了知,而不可大受也。【凤麟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生于器,君子不器,志于道也;小人喻利,故其道乃为器(专名者)而不可大也。】

35.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马曰:水火及仁,故民所仰而生者,仁最为甚。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马曰:蹈水或时杀人蹈仁未尝杀人。

36.子曰:“当仁不让於师。孔曰:当行仁之事,不复让於师,言行仁急。【凤麟按:亚里士多德曰:吾爱我师,吾更爱真理。】

37.子曰:“君子贞而不谅。”孔曰:贞,正。谅,信也。君子之人,正其道耳,言不必小信。

38.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其食。孔曰:先尽力食禄。

39.子曰:“有教无类。”马曰: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

40.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41.子曰:“辞达而已矣。”孔曰:凡事莫过於实,辞达则足矣,不烦文艳之辞。

42.师冕见,孔曰:师,乐人盲者,名冕。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孔曰:历告以坐中人姓字、所在处。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马曰:相,导也。


季氏第十六

    1.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於孔子曰:“季氏将有事於颛臾。”孔曰:颛臾,伏羲之後,风姓之国,本鲁之附庸,当时臣属鲁。季氏贪其土地,欲灭而取之。冉有与季路为季氏臣,来告孔子。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孔曰:冉求为季氏宰,相其室,为之聚敛,故孔子独疑求教之。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孔曰:使主祭蒙山。且在邦域之中矣,孔曰:鲁七百里之封,颛臾为附庸,在其域中。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孔曰:已属鲁,为社稷之臣,何用灭之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曰:归咎於季氏。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马曰:周任,古之良史。言当陈其才力,度己所任,以就其位,不能则当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包曰:言辅相人者,当能持危扶颠。若不能,何用相为?且尔言过矣,虎兕出於柙,龟玉毁於椟中,是谁之过与?马曰:柙,槛也。椟,匮也。失虎毁玉,岂非典守之过邪?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於费。马曰:固,谓城郭完坚,兵甲利也。费,季氏邑。今不取,後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孔曰:疾如之言。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孔曰:舍其贪利之说而更作他辞,是所疾也。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孔曰:国,诸侯。家,卿大夫。不患土地人民之寡少,患政理之不均平。不患贫而患不安,孔曰:忧不能安民耳民安则国富。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包曰:政教均平,则不贫矣。上下和同,不患寡矣。大小安宁,不倾危矣。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孔曰:民有心曰分,欲去曰崩,不可会聚曰离析。而谋动干戈於邦内,孔曰:干,楯也。戈,戟也。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郑曰:萧之言肃也。墙,谓屏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季氏家臣阳虎果囚季桓子。

2.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孔曰:希,少也。周幽王为犬戎所杀,平王东迁,周始微弱。诸侯自作礼乐,专行征伐,始於隐公。至昭公十世失政,死於乾侯。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孔曰:季文子初得政,至桓子五世,为家臣阳虎所囚。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马曰:陪,重也谓家臣。阳虎为季氏家臣,至虎三世而出奔齐。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孔曰:制之由君。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孔曰:无所非议。

3.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郑曰:言此之时,鲁定公之初。鲁自东门襄仲杀文公之子赤而立宣公,於是政在大夫,爵禄不从君出,至定公为五世矣。政逮於大夫四世矣,孔曰:文子、武子、悼子、平子。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孔曰:三桓,谓仲孙、叔孙、季孙。三卿皆出桓公,故曰三桓也。仲孙氏改其氏称孟氏,至哀公皆衰。

4.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马曰:便辟,巧辟人之所忌,以求容媚。友善柔,马曰:面柔也。友便佞,损矣。郑曰:便,辩也,谓佞而辨。

5.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动得礼乐之节。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孔曰:恃尊贵以自恣。乐佚游,王曰:佚游,出入不节。乐宴乐,损矣。孔曰:宴乐,沈荒淫渎。三者,自损之道。

6.孔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孔曰:愆,过也。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郑曰:躁,不安静。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孔曰:隐不尽情实。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周曰:未见君子颜色所向,而便逆先意语者,犹瞽也。

7.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曰:得,贪得。

8.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顺吉逆凶,天之命也。畏大人,大人即圣人,与天地合其德。畏圣人之言。深远不可易知测,圣人之言也。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恢疏,故不知畏。狎大人,直而不肆,故狎之。侮圣人之言。不可小知,故侮之。

9.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孔曰:困,谓有所不通。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0.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1.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孔曰:探汤,喻去恶疾。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12.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孔曰:千驷,四千匹。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马曰:首阳山在河东蒲坂县华山之北河曲之中。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王曰:此所谓以德为称。

13.陈亢问於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马曰:以为伯鱼孔子之子,所闻当有异。对曰:“未也。尝独立,孔曰:独立,谓孔子。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14.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孔曰:小君,君夫人之称。对异谦,故曰寡小君。当此之时,诸侯嫡妾不正,称号不审,故孔子正言其礼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