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札记之——《瓦尔登湖》

 新用户3134eDv6 2022-02-27

      在我的推荐下,小蔡最近在读《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一定要读一下。读了它,人的心灵就像翻过了一座山,感觉很不一样了。你会发现很多书容易读懂了,你还会发现能够下来清静对于一个人多么可贵,你的心境到了另外一个层次。”为了鼓励,我还特别叮嘱了这么几句话。

      不过,正如我所料,小蔡说自己读得实在太艰难,“没有一点情节,就是些琐碎的记录。读出来的是一种枯燥乏味感,每次读十几页就读不下去了,咋办呀?”

      “硬着头皮也要坚持读完!”我只能不断地打气。无论对于喜欢写作的人,还是真正想读一点书的人,我觉得应该接受一下《瓦尔登湖》的洗礼。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在瓦尔登湖畔及森林里两年零两个月隐居生活的记述,看起来是琐碎的记述,其实主要是他思考,进而思想的转变。作为一部世界经典散文名作,它的意义不只是文学上的,更多的是思想上的精神上的。

      读书跟做其他很多事情一样,我们或多或少地一定可以从中学到一些东西。比如,读鲁迅的小说,你会学习到如何从写眼睛开始写人。比如,读余华的《活着》,你会学会应该把作者自己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以什么样的人称来叙述更显得真切。比如,读沈从文和汪曾祺的作品,你会有一种心灵的透彻清灵感。而你要是读读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的大部头作品,你会惊叹于他们真正的“大手笔”,他们作品的宏大,以及那种超凡的驾驭能力,真的是叫人叫绝。

      不过,阅读《瓦尔登湖》可能不会让你直接学到这样的技巧和手法,你在读完以后很长时间,就会发现自己的心境不一样了:懂得了如何安静下来,学会了如何独处,如何与孤寂做伴。

      我们说“一本书可能会改变一个人”,这句话真的有道理。很多人处于迷茫之际的时候,就是在无意的阅读中找到了出路,走出了困惑。

      我现在的习惯,一般是用三个小时读书,用两个小时练字,用一个小时写作。读书是为了吸收营养补充能量,练字是为了静心修养,它们都是为了那一个小时的写作在做准备做铺垫,它们的目的无非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

      我跟很多散步或者爬山,还有晨跑的朋友们聊过,他们这样做绝对不是为了要拿什么冠军,就是在这个过程里让自己的心灵得到释放。结果呢,还活得了健康。

      读《瓦尔登湖》,是一次比较艰难的旅行,或者说是一次艰难的爬山。它不像你阅读其他有情节的小说,是一种愉悦和享受。它可以说是一种煎熬和考验,需要你坚持,再坚持。等到登顶的那一刻,合上书本,你会有一种征服了险绝的高山的快感。

      对一个人最具有挑战性的困难是什么,思考良久,我发现其实就是“如何与孤独相处”。很多人应付得了繁忙纷乱和凶险,但却折服在了孤寂之中。

      人其实真的很需要静下心来的时候,这个时候可以冷静思考,做出人生的重大决定和选择。但是,心静需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要克服浮躁急躁之后,才能做到。因此,我们需要接受枯燥的磨砺,才能让心灵逐渐沉静下来。

      就像登山的人不只是登山,是在炼志。读书也不只是读书,也在炼心。读《瓦尔登湖》,就是给了我这样的感觉。

(作者简介:陈启,陕西西安人。2008年,歌曲《因为有你,因为有我》(词、曲)发表于《中国音乐报》;散文《吃麦饭》入编《2019年中考冲刺卷陕西语文专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