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买茶壶的大忌,你一定要看。

 郎中骑 2022-02-27

图片

图片

说个故事:

有个小伙子想买把朱泥壶,经人介绍去了一家信誉不错的老店,到店,他左挑右挑,失望的摇头,没有一把满意的,老板不解,年轻人从随身带的包里拿出一把朱泥壶,说是自己以前买的,红彤彤亮闪闪的很喜欢,现在就想按照这把的标准再买一把。

老板仔细一瞅,乐了。原来,这把朱泥壶之所以这么艳丽,是添加了铁红粉和玻璃水的缘故。

图片

买壶的过程中有多少这样的故事?我们每个人对紫砂壶的理解、认识不一样,本是合情合理之事。但这个前提是,得建立起一个正确的参照标杆。

像文中的主人公,拿了一把错误的壶去“按壶索骥”,怕也只有哪个缺德的的商家才能让他“满意而归”了。

图片

在没有参照物的情况下,仅仅凭肉眼去判定一把壶的品质,非玩壶多年的老鸟莫属。新手买壶要有个参照物,这样可以近距离的观察色泽和质感,在把玩中掂出分量,进行归纳总结和理论升华。

这句话只说了一半,后以半是这个参照物或标杆必须得是对的,好的,不能错,东西错了,你的感觉就会错,谬种延续,会一错再错。

图片

最好这个标杆起点还能稍微高点儿,不要急着去拥有一件保真、但档次很低的东西。花个两三百去挑了把千篇一律的商品壶,即便壶很周正没啥大毛病,它的价位也只停留在“大路货”上,等你再看高路份儿的壶时,还是一头雾水。

人们常说的“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半框”指的就是这个道理。买到路份儿高的作品,回过头来再看那些“娘娘嫁”,就能觉察出高低来了。

图片

有了正确的参照物,你就可以举一反三,对其他门类的紫砂壶提高悟性,遇到它们时会被唤起一种本能的反应,犯错的几率也会降低。

就像上文的例子,如果参照物的朱泥壶呈现的是柔美可爱的视觉效果,那么在购买时,就会对红的艳丽的朱泥壶保持警惕。

图片

当然,话说回来,现在作伪技术发达,参照物作伪有时并不太难,但难以仿造的是那个“味道”

这种“味道”的发现,好比经验丰富的反扒警察在火车站一眼就能看出人群中哪个可能是小偷,这种本领其实就是一种经验的积累。

玩壶、藏壶,就是一个长知识、长眼力的过程。迈出第一步,继而才能越买越对,越买越精,逐渐“进化”成玩壶的行家。“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事也不都是传说。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