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迹丝路:乌克兰之基辅

 留住好文 2022-02-27

2018年6月19日下午五点多,我们从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飞抵乌克兰首都基辅。这是我们这次寻迹丝路之旅的最后一站。


 

去年游波兰时,原打算去乌克兰的,但旅行社说乌克兰签证必须去北京办理,时间来不及了。今年,乌克兰对中国公民可以办理落地签,但听说办理手续非常慢,每个人需要10分钟,我们21个人,算了一下可得3个多小时呢,我们做足了思想准备。这里的落地签的确很麻烦,乌克兰落地签不像很多国家只是盖个章而已,而是要在每本护照上办理正式贴页签证。不过还算顺利,两个小时就办完了。


 

来到酒店已经是晩上九点多了。


 

基辅是乌克兰首都,地处乌克兰中北部,第聂伯河中游两岸。基辅的历史已有1500多年,始建于5世纪下半叶,9-13世纪为第一个俄罗斯国家基辅罗斯的都城和中心,有'俄国城市之母'之称。

在前苏联的小说中,基辅是经常被作为故事背景发生地设定的,所以对我来说,这个城市似乎并不陌生,并且特别想一睹其真容,看看和我脑海中的想象是否有些许相似?


 

6月20日,今天是基辅之旅的第一天。我们的酒店就在市中心,早餐后,趁着离集合还有一段时间,我们决定去酒店附近逛逛。


 

大街上,路人行色匆匆,正是上班、上学的时间。


 

 

 

周边有很多学院,这是基辅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辅大学图书馆。


 

芭蕾舞学院。


 

国家歌剧院。


乌克兰第一任总统的雕像。


 

圣弗拉季米尔大教堂,基辅牧首主教座堂,1882年建成。掩映在树丛中漂亮的'洋葱头'、鹅黄色的外墙,在蓝天映衬下无比灿烂,仿佛来到了圣彼得堡。


 

 

街上的建筑非常气派,像是前苏联时期的大手笔,与埃里温简直有天壤之别。团员们调侃道:这家底子好,有点像'没落的贵族';也有的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基辅最古老的菜市场。


 

正式旅程开始了。在前往圣米哈伊尔修道院路上,看到了雄伟壮观的总理办公大楼。


 

圣米哈伊尔修道院,其最大特色是纯乌克兰民族风格,金顶蓝墙,十分艳丽。


 

 

大门前广场上的塑像是基辅大公奥尔加受洗。


 

洗礼亭。


 

教堂内金碧辉煌。


 

 

从圣米哈依尔修道院到圣索非亚大教堂路上,可以看到乌克兰外交部大楼,廊檐上方的带褶皱旗帜的图案好熟悉啊!


 

乌克兰警察署。粉色的外立面,怎么感觉和警察这个职业不太搭调😜有人说,乌克兰警察署好温柔😂



在圣索非亚大教堂门口,偶遇一队戴黄领巾可爱的孩子们和老师,友好地与我们打招呼。


 

圣索非亚大教堂,建于11世纪,中世纪拜占庭风格的东正教教堂,1990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教堂外立面已经过整修,但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在粉刷时,特地将原来的墙体留出来供观赏。


 

教堂内都是壁画,虽然没有圣米哈依尔修道院内那么金碧辉煌,但估计这些陈旧的壁画更珍贵。


 

 

广场上的哥萨克骑兵雕象,是民族英雄霍梅利尼古切。


 

位于陡峭的安德列山上的圣安德列教堂,建于1767年,挺拔峻美。在山上可以看到第聂伯河两岸,还能看到安德列斜坡。


 

教堂旁有一组甜蜜的雕塑,很多团员中的夫妻都在这里摆Pose。


 

教堂平台上,晴朗的天空让第聂伯河两岸的风光尽收眼底,记得前苏联很多小说都有描写第聂伯河景色,百闻不如一见,这次终于见其真容了。真是个令人赏心悦目的城市。


 

 

 

教堂平台的另一边,可以俯瞰安德列斜坡。


 

 

安德列斜坡位于基辅古城上城与下城交接处,是基辅古老的文化街,因街上有安德列教堂而得名。


 

基辅罗斯时代,手工业者和小商贩均住在下城,因而这里成为手工业产品的交易场所。


 

目前,这条街道已按上个世纪的原样修复,街道两边各式小摊上,堆积着琳琅满目的各类具有乌克兰民族特色的工艺品、纪念品和前苏联时期的像章、照相机、望远镜等旧货。


 

 

我们来到这里已是中午时分,而这些小贩还姗姗来迟,斜坡上很多摊位都还空着,可见如今这里的小商品市场已经不是很繁荣。


 

斜坡上还有一群学生在写生,在所到的这些国家,著名的景点常会看见这种景象。


 

 

从安德列斜坡出来,我们沿着赫立夏季科商业街往独立广场走。赫立夏季科商业街是在二战后按照战前的模式原样修复的,是基辅最繁华的街道,其尽头就是独立广场。街道两边的建筑大气但不失精致。虽然目前乌克兰经济不太景气,今年以来,乌克兰货币对人民币汇率从1.8:1,一下子贬值到4:1,但我们眼中的基辅还是很繁荣和繁华。

这栋看似斯大林式建筑的是住宅公寓楼,庄重大方。


 

 

大街两侧的建筑都很雄伟壮观。


 

 

建筑上的雕花也非常精致。


 

 

整个墙面都是这样的雕花,而且花纹完整。


 

大街上行人的服装也成了一道风景线,特别是老年人,颜色很亮丽,值得我们这些老人学习😄


 

 

有'乌克兰第一广场'之称的独立广场,原名十月革命广场;1991年,前苏联解体、乌克兰独立后,更名为独立广场。广场中央是地标性纪念柱,女神贝利黑那亚立于柱顶,这个纪念柱是2001年为纪念乌克兰独立10周年,在挥手致意的列宁雕像原址设立的。


 

 

广场上一派繁荣景象。导游说,在乌克兰东部地区,政府军和反对派的武装还有冲突。但在基辅,看不出有丝毫影响。想起曾有朋友担心去乌克兰旅游有安全问题,其实是多虑了。


 

 

 

站在纪念柱下,正对面数栋大楼中间,矗立着圣徒米哈依尔金色的雕像。


 

广场上还有城市奠基者雕塑群像。这个雕塑作品反映的是基辅城的由来:波良人部落首领三兄弟基辅、塞克和霍里夫共同建造城堡,以长兄的名字命名为基辅,这是后来基辅城的核心。


 

前往乌俄团结环上山的路上,有一座白色的建筑,导游介绍这是乌克兰宫,始建于前苏联时期,还未建成时苏联解体,以后就停建了。现在里面是展馆。


 

在第聂伯河畔的山上,坐落着雄伟壮观的团结环,它曾是乌俄团结的象征。里面黑色雕塑左边是乌克兰人,右边是俄罗斯人。


 

走上观景平台,基辅城的母亲河第聂伯河的景色令人陶醉。


 

 

 

平台上观景的人们也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如同上海的黄浦江边一样,这里是情侣最好的约会地点。


 

漫步在基辅的大街小巷,已经看不见老城墙,只有金门还䇄立在原地。金门是古基辅城11世纪时的正门。


 

 

在城门边玩耍无忧无虑的孩子们。


 

 

彼切尔洞窟修道院是基辅的著名古迹之一,占地28公顷,内有许多教堂及博物馆(包括古代珍宝博物馆、图书和图书印刷博物馆、乌克兰民族装饰艺术博物馆等),其中洞窟教堂历史最为悠久。基辅彼切尔洞窟修道院院区于199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修道院内的钟楼高96.5米,为欧洲之最。它直径29米,底层宽8米,共4层,金顶,顶部装有灯和十字架。钟楼原有9座钟,现存4座。


 

修道院内大部分教堂在二战中被炸毁,这亭子中的石块是战后从地下挖出来的教堂遗迹。


 

 

 

 

 

彼切尔斯克修道院建筑群中最独特的是洞窟教堂,由数百米长的地下隧道和洞窟组成。据说已经有一段时间没开放了,今天院方官导说正好开放,我们有幸去地下参观。


 

彼切尔洞窟教堂建于1051年,由两条洞穴(高2米、宽1.2米左右)组成,相距400米,分别向第聂伯河延伸,各长500余米。


 

洞穴两壁各向里挖出高1米、长2米、深0.5米的浅穴,最早作为修道室,而后安葬各个时代的名人和著名修道士。


 

这里保存了11位教士的干尸。教士死后尸体保存在洞穴内,由于洞穴内特殊的气候环境,这些尸体自然风干成木乃伊。木乃伊被认为是奇迹,是神的力量的体现,修道院因此声名远扬。


 

12世纪,洞窟教堂曾是东欧宗教和文化中心。十月革命以前,俄国及东欧国家的东正教徒纷纷来此朝拜,许多知名人士在洞窟教堂隐居并从事创作。


 

 

教堂地面部分内部壁画。


 

为纪念卫国战争而建造的'祖国母亲'塑像,在第聂伯河畔右岸,100米高的'祖国母亲'右手高举长剑,左手持着铸有苏联国徽的盾牌,站在刻着1万余名'苏维埃英雄'名字的大理石基座上。她是基辅人民保卫祖国决心的象征,也是战后基辅的标志。


 

'祖国母亲'纪念碑边,就是'二战'博物馆。



最外面的大厅展示了现代战争(即指2014年的俄乌战争)的纪念物。


 

主要的展厅展示了'二战'期间的历史资料、文物等。下图是苏联红军飞机残骸和牺牲飞行员的遗物。



下图是1941年苏联和德国签署的和平协议、斯大林签署协议时的照片,以及一周后,德国从波兰入侵苏联的新闻报导等资料。博物馆中还展示了很多法西斯骇人听闻的罪证,令人触目惊心,仿佛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



至此,整个游程即将结束,今晚就要登机回国了。下午,我们再次来到美丽的第聂伯河畔,最后再看一眼第聂伯河那迷人的景色,再次感受乌克兰的异域风情。





第聂伯河畔耸立着基辅城奠基者——基辅和他两个兄弟和妹妹的大型塑像。





基辅,在我脑海中,你的形象从想象进入了现实,从平面的变成了立体的,从黑白的变成了彩色的。短短两天的游程,对你的了解虽然还不够丰满,但还是看到了你曾经的繁华和精致;即使如今你的经济大不如从前,在东部还有武装冲突,但所到之处,看到的依然是一个光鲜亮丽的你。你没有让我失望,甚至超出了我的想象。再见了,基辅!再见了,乌克兰!



15天的游程圆满结束了。15天中我们游历了'一带一路'5个国家(土耳其、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乌克兰)的9个城镇,其中4个国家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都有着前苏联的痕迹。虽然只是匆匆而过,但还是初步了解了这些国家的历史和宗教文化,感受到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艰辛和伟大,亲身体验了以前只能通过电视或其他媒介了解的现实情况,享受了美景、美食,以及悠游团大家庭互帮互助的温暖和快乐的时光。悠游团正在策划下一次旅程,期待再次同游!

谢谢观赏!


 寻迹丝路:土耳其之伊斯坦布尔

 寻迹丝路:阿塞拜疆之巴库、舍基

 寻迹丝路:格鲁吉亚之西格纳吉、姆茨赫特

 寻迹丝路:格鲁吉亚之第比利斯 寻迹丝路:亚美尼亚之塞凡湖 寻迹丝路:亚美尼亚之埃里温


摄影:培正、陈琍

摄影器材:IPhone 6plus,IPhone 7plus

编辑及文字:陈琍

部分照片由悠游旅行团团员提供。


来自话题

一个人去旅行
1.5万篇内容 25.7万人互动
订阅
更新于 2020-12-02
来自作品集欧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