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方的“二次葬”风俗从何而来

 新用户6516h3hB 2022-02-27

艺述史官方原创

 

俗话讲“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由于我们幅员辽阔,所以各地的风俗有着天差地别,我举一个例子,关于人死后的归宿,好像南北方就有很大的差异,比如北方的民间多是持有“安土重迁”的态度,祖坟、家坟的位置如果不是天塌下来的原因,一般不会迁移,但是我也听说在南方的很多地方,有“二次葬”的习俗。

给第一次听说的朋友讲讲什么是“二次葬”,有的地方也叫“拾骨再葬”,顾名思义,死后的人要下葬两次,根据不同地区的风俗,第一次下葬多是土葬、水葬甚至是风化的形式,让肉身腐烂,然后再将尸骨取出来用白酒浸泡,放置在一个特制的罐子里,这是第二次下葬,像是过去潮汕人的“二次葬”传统,先是停棺三年待肉身腐烂,然后再将尸骨取出,请风水先生挑地方进行二次葬,甚至有些地方还有五次六次下葬的习俗。

北方迁坟必须是不可抗因素,但是南方有些风俗里的迁坟却是常态,这是什么原因呢?

自古以来就是北方人多,南方人少,由于北方战乱,尤其是五胡乱华时期,很多北方人举家搬到了南方,这期间难免有亲人去世,这些人本就是随着战争到处漂泊,但是他们骨子里的却一直是落叶归根的观念,为了有朝一日回到故乡时,也能将已故的亲人也带回故乡,所以进行这种二次葬,毕竟比起棺椁,陶罐更容易携带。

还有一种说法可能带点迷信了,因为过去有人死后灵魂不灭的说法,只有肉身完全消失了,死后的灵魂才能安然去往极乐世界,但是如果期间横生变故,人们担心灵魂会纠缠活着的人,于是得用二次葬的形式,确定逝者真的进入了鬼魂世界。

一般第二次下葬时,尸骨会用酒精等特殊液体处理,这是为了保证尸骨不会腐坏,或者被虫蚁侵蚀,一般的土葬人在若干年之后就会化成泥土,但是这种二次葬的尸骨却能保存的时间更长,这种对逝者的考虑,换句话说也是人们对于亲情的重视。

随着殡葬制度的改革,其实二次葬已经不为国家所提倡,但是还是受到了一些旧观念的反对,作为一个北方人,我是没有见过二次葬,那视频前的南方朋友们,你觉得二次葬该不该保留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