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激荡四百年修订版(124)废旧立新(附音频)

 沉映香 2022-02-27
点击此处,边看边听
当前秦在苻坚的带领下完成一统北方的历史使命时,东晋却迎来了一场噩梦,年近六十的桓温开始图谋司马氏的江山。
公元369年十一月二十五,桓温和司马氏的牌面司马昱在涂中会面,共商国家大事。
商量的结果是,以桓温的长子桓熙为豫州刺史、假节,并征调徐州和兖州的百姓建筑广陵城,桓温移镇广陵,加强了对东晋的控制。
当时,征调劳役频繁,再加上瘟疫流行,死亡的人十有四五,百姓怨声载道。秘书监孙盛为此著《晋阳秋》,真实记录当时的情况。
桓温见后勃然大怒,对孙盛的儿子道:“我在枋头确实是失利了,但哪至于像你父亲所说的那样!如果这部书流传开来,小心你全家!”
孙盛的儿子吓得心惊肉跳,急忙叩拜谢罪,承诺让父亲修改。
孙盛是太原郡中都县人,出身官宦世家,曹魏骠骑将军孙资玄孙、西晋冯翊太守孙楚之孙,年轻时便以博学、善清谈而闻名。
孙盛仕途并不顺利,先后担任过陶侃、庾亮、庾翼、桓温的僚佐,亦曾随桓温灭成汉、北伐收复洛阳,一生著述颇丰,以史学居多。
孙盛作史有董狐遗风,极重史德,所著的《晋阳秋》是一部两晋断代史,“词直理正,咸称良史”,如实记录了枋头之战。
孙盛为人方正严肃,行事严守准则,子孙们虽然也已头发半白,但孙盛对他们却更为严厉。迫于桓温的压力,儿子们一起痛哭叩首,请求孙盛为整个家族百口人的性命着想,删除桓温的黑料。
孙盛勃然大怒,没有答应,儿子们就私下做了修改。不料,孙盛已另外抄写了一部,并传送到其他国家。后来,东晋朝廷从辽东人手中得到了这部抄本,与当时版本不同,于是二者并存。
由于孙盛的不畏强暴,以及他的丰富经历,后世得以了解当时史实。
枋头大败让桓温深感奇耻大辱,恼羞成怒之下,他把罪过归咎于袁真,奏请黜免袁真为庶人,还奏请罢免冠军将军邓遐的官职。
是你自己谋划不周、犹豫不决,为何要让我顶缸?袁真很不服气,也上表陈述桓温的罪行。东晋朝廷犯难了,始终没有回音。
一气之下,袁真占据寿春反叛,投降了前燕,并请求前燕救援,又派使者到前秦纳款。
公元370年正月二十四,豫州辖内的梁国内史朱宪和弟弟汝南内史朱斌暗通桓温,袁真把他们全部杀了。
二月二十八,袁真去世。陈郡太守朱辅拥立袁真的儿子袁瑾为建威将军、豫州刺史,又派儿子朱乾之和司马爨(音同篡)亮到邺城请命。前燕以袁瑾为扬州刺史,朱辅为荆州刺史。
寿春是战略要地,前燕和前秦全都派兵帮助袁瑾,桓温也派督护竺瑶前来争夺。前燕的军队率先到达,竺瑶与他们在武丘交战,大破之。与此同时,南顿太守桓石虔攻下了寿春的南城。
桓石虔是桓豁的庶长子,以勇猛矫捷著称。桓豁担任荆州刺史时,桓石虔一直跟随左右。桓温北伐时,桓石虔亦随同出征。
有一次,桓冲被前秦丞相苻健所围,快要被俘时,桓石虔乘马突入,从乱军中救回桓冲,竟无人敢阻截,勇猛之名天下皆知。
是年八月,桓温从广陵出发,亲率两万兵力讨伐袁瑾,以襄城太守刘波为淮南内史,统领五千人镇守石头。八月十一,桓温击败袁瑾,将其包围。
前燕左卫将军孟高奉命率骑兵救援袁瑾,到达淮河以北,尚未渡河时,恰逢前秦讨伐前燕,被迫返回。之后数月,桓温久攻不下。
公元371年正月,袁瑾、朱辅又向前秦求救,苻坚以袁瑾为扬州刺史,朱辅为交州刺史,派武卫将军王鉴、前将军张蚝率步骑两万前去救援。
得知消息,桓温派淮南太守桓伊、南顿太守桓石虔等在石桥迎击王鉴、张蚝,把他们打得大败,前秦军后退,驻扎于慎城。
正月十七,桓温一鼓作气攻下寿春,擒获袁瑾及朱辅,连同他们的宗族亲属一起送往建康,全部伏诛。持续一年多的袁真叛乱彻底平定,桓温总算是擦干净了自己的屁股。
然而,屁股擦干净后,桓温不以为耻,反以为功,还动起了篡位的念头,曾抚枕慨叹道:“男子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
当时,有个名叫杜炅的方士,能预测人的贵贱,桓温问他自己的官位能到什么地步。杜炅道:“明公的功勋举世无双,位极人臣。”
什么位极人臣,我要的是君临天下!桓温听后很不爽。
桓温本想在河朔建立战功,以此赢得更大的声望,然后接受九锡,但枋头之败让他的威名大为受损,加九锡之事暂时搁置。
等到攻克寿春,桓温又开始蠢蠢欲动,问郗超道:“这足以洗雪枋头的耻辱了吧?”郗超如实道:“没有。”桓温有些意兴阑珊。
过了许久,郗超到桓温的住所留宿,半夜时分对桓温道:“明公难道没有考虑什么吗?”桓温反问道:“你是不是有话对我说?”
郗超道:“明公承担着天下重任,如今以六十高龄,却在一次大规模的行动中失败,如果不建立不世之勋,就不足以镇服、满足百姓的愿望。”桓温连忙问道:“那该怎么办呢?”
郗超道:“明公不做伊尹放逐太甲、霍光废黜昌邑王那样的事情,就无法建立大的威势与权力,镇压四海。”暗示他废黜皇帝。
桓温历来怀有此心,对郗超所言深以为然。既然废立,必须找个理由,但司马奕平素谨慎小心,没有什么过错。
苦思冥想下,他们想出了一个下三滥的手段,污蔑司马奕阳痿。
于是,东晋民间忽然多了一个传闻,说司马奕很早就患有阳痿,他的三个儿子根本不是他的种,而是由他的宠臣相龙、计好和朱灵宝等人与田氏、孟氏两位美人所生,一旦司马奕驾崩,江山就要改姓了。
不管在什么年代,床笫之事都是爆炸性新闻,何况是皇帝。一时间,谣言满天飞,街头巷尾都在议论,司马奕欲辩无词。
几个月后,谣言发酵得差不多了,桓温开始进行第二步。
是年十一月十三,桓温抵达建康,含蓄地劝说褚太后废黜司马奕,立丞相、会稽王司马昱为帝,还草拟了诏令进呈给褚太后。
当时,褚太后正在佛室烧香,内侍报告道:“外边有紧急奏章。”褚太后倚门看奏章,刚看了几行字就道:“我本来就怀疑是这样!”
看到一半,褚太后向内侍要来笔加上了这样几句话:“我不幸遭受种种忧患,想到死去的和活着的,心如刀绞!”同意了桓温的请求。
褚太后为什么要这么说、这么做呢?她是真的也怀疑司马奕阳痿吗?
我觉得,她很可能已经获悉了桓温的阴谋,自知无法阻止,干脆配合一下,既能保全司马奕,也能保全自己和家人。
十一月十五,桓温将百官召集到朝堂,名义上是商议,其实是告知。
事起突然,群臣面面相觑,但谁也不敢提站出来反对,算是全票通过。但兹事体大,就连桓温都有些惴惴焉,宣布之后不知所为。
这是一个奇葩的局面,桓温和大臣们大眼瞪小眼,谁也不清楚废帝的具体流程。最终,还是王彪之命人取来《汉书·霍光传》,照葫芦画瓢宣布褚太后诏令,废黜司马奕为东海王,以丞相、录尚书事、会稽王司马昱继承皇位。
按照流程,司马奕先戴着白色便帽,身穿单衣,走下西堂,乘着牛车走出神虎门,群臣叩拜辞别,哭成一片。
然后,桓温率领百官以及皇帝车乘,到会稽王的官邸去迎接司马昱。
司马昱先在朝堂更衣,戴着头巾,穿着单衣,面朝东方流涕,叩拜接受印玺绶带,即皇帝位,是为晋简文帝。
成功废黜司马奕后,桓温开始实施第三步,清除朝廷中的异己势力,尤其是司马氏的实力派,首当其冲的是太宰武陵王司马晞。
司马晞是司马睿第四子,司马昱的异母兄,不仅地位尊崇,还喜好习武练兵,遭到了桓温的忌恨,以为他是针对自己。
动手之前,桓温向王彪之交底,王彪之道:“武陵王是皇室尊者,没有明显罪过,不能随便废黜。您要建立贤明的形象,应当尊崇辅佐王室,与伊尹、周公具有同样的美德。兹事体大,应该再考虑下!”桓温不耐烦道:“我已经决定了,你不要再说了!”
十一月二十一,桓温进上表章称:“司马晞收罗招纳轻浮之士,儿子司马综自负残忍。袁真叛逆,事情与他有牵连。近来他猜疑恐惧,将会成为祸乱的缘由。请求免除司马晞的官职,以王归藩。”
司马昱不敢不从,还免除了司马晞的世子司马综、梁王司马逢等人的官职,桓温又让心腹魏郡太守毛安之率领所部宿卫皇宫。
连司马晞都敢动手,其他人更是不在话下,桓温开始大开杀戒。
殷浩去世时,桓温曾派人送信去吊唁,殷浩的儿子殷涓没有答复,也没有回礼,而是和司马晞一起游玩。广州刺史庾蕴是庾希的弟弟,一直和桓温有隔阂。桓温厌恨殷涓、庾蕴宗族的强大,想要灭掉他们。
闰十一月十七,桓温派弟弟桓秘逼迫新蔡王司马晃到西堂自首,称与司马晞及他的儿子司马综、著作郎殷涓、太宰长史庾倩、掾曹秀、舍人刘强、散骑常侍庾柔等阴谋反叛。庾倩和庾柔都是庾蕴的弟弟。
司马昱明知这都是诬告,但他无能无力,只是对着桓温流泪,桓温不为所动,把他们全都抓起来送交廷尉,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浩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