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考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及溶液的酸碱度
2022-02-27 | 阅:  转:  |  分享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及溶液的酸碱度专项测试题1.一些食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A.柠檬汁(2.0~3.0)B.番茄汁(4.0~4.4)
C.牛奶(6.3~6.6)D.鸡蛋清(7.6~8.0)2.下列4种水果中酸性最强的是A.pH(2~3)B.pH(4~5)C.pH(
3~4)D.pH(5~6)3.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A.血浆7.35~7.45B.胃液0.9~1.5C.
胆汁7.1~7.3D.胰液7.5~8.0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液体药品B.测定溶液的pHC.过滤D.仪器的连接5.一
些物质的近似pH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苹果汁的酸性比纯鲜牛奶的酸性弱B.肥皂水的碱性比炉具清洁剂的碱性强C.厕所清洁剂与炉
具清洁剂能混用D.人被某些蚊虫叮咬后可涂抹肥皂水减轻痛痒6.头发油腻是因为油脂的分泌,清洗时碱性溶液效果更好。从pH角度考虑效果最
好的洗发水的pH为A.8B.7C.6D.47.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A.鸡蛋清7.6~8.0B.葡萄汁3.5~4.
5C.番茄汁4.0~4.4D.苹果汁2.9~3.38.下列常见物质的pH大于7的是A.食醋B.食盐水C.氨水D.柠檬水9.常温下,
我们身边一些物质的近似pH范围如下:物质牙膏鸡蛋清酱油食醋pH8~97~84~52~3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牙膏B.鸡蛋清C.酱油D
.食醋10.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将含有酸性物质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B.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测定溶液的酸
碱度C.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内预留少量的水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器壁慢慢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11.身边一些物质的
pH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H试纸浸入溶液中测其酸碱度B.厕所清洁剂不会腐蚀大理石地面C.蚊虫叮咬后涂牙膏可减轻痛痒D.橘子的酸
性强于柠檬12.推理是学习化学知识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推理错误的是A.原子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原子B.单质是由
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单质C.碱溶液呈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D.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复分
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13.电导率传感器可辅助探究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将含有酚
酞的Ba(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两个烧杯中并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往其中一份滴加稀硫酸,往另一份滴加硫酸钠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
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曲线电导率减小过程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B.乙曲线对应的反应中四种离子数目都减少C.甲曲线对
应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D.甲曲线上的M点代表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B.pH
小于7的降雨一定是酸雨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15.向一定质量的CuSO4溶液中滴加
NaOH溶液一段时间后,改为滴加稀盐酸,所得沉淀质量随加入试剂总体积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b点时所加试剂一
定是稀盐酸B.加入试剂总体积为V1时,溶液中不存在NaOHC.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是盐D.a点时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u2+16.推理
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B.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具
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C.测定溶液的pH时,如果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测定结果一定偏大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
反应,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17.某工厂化验室用15%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该产品中其它物质不与氢氧化钠
反应),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与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值关系如图所示。(1)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求这一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18.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A中实
验可得出关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中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3)C中两支试管内产生气泡速度不同,由此可知
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4)D中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时,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最多有_________
__种情况。19.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得的烧碱中常含有一定量的NaCl.。为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方案一:称取mg烧碱样品测定消耗稀盐酸的质量。方案二:称取mg烧碱样品测定生成沉淀的质量。请回答:(1)方案一中,发生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方案一中,为减少误差
,最好选择下列方法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来判断反应恰好完全进行。A.向样品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溶液,根据溶液颜
色变化判断。B.测定过程中,边滴加稀盐酸边用pH试纸频繁测定混合液的pHC.向样品溶液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溶液,根据溶液颜色变化
判断。(3)判断方案二中FeCl3溶液过量的化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4)小李同学可将方案二中的FeCl3溶液换成稀硝酸和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也
能达到实验目的。20.如图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示意图。(1)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离子有哪些?(2)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
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请写出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1.某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变化如图
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向A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曲线上_______________点表示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3)C点溶液中含有__________种溶质。22.梧州市某化学兴
趣小组检测某硫酸厂排放的废液中硫酸的含量,取废液样品100g,逐滴加入4%的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NaOH溶液质量变化如
图所示(假设废液中其它成分均为中性,且不和NaOH反应)。请计算:(1)H2O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
(2)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01%)23.现有如下药品:NaOH溶液、浓H2SO4、Na2CO3溶液、Fe、Mg
、酚酞试液、蒸馏水,用来进行酸碱中和实验。请回答:(1)实验时涉及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
填序号)。(2)小明进行酸碱中和实验:在一支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再向其中滴加稀硫酸,振荡,最后滴加2滴酚酞试液,振荡,溶液不变
色。小明据此判断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①小红认为小明的结论不一定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②请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选用提供的药品继续实验,判断酸和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方案为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4.(5分)为测定一瓶未知浓度的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向含有酚酞的100g4%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该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总质量为150g。(酚酞质量不计)(1)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现象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2)计算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参考答案案与解析:专题20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度1.【答案】D【
解析】A、柠檬汁的pH为2.0~3.0,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B、番茄汁的pH为4.0~4.4,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C、牛奶的pH为6.3~6.6,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D、鸡蛋清的pH为7.6~8.0,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故选D。
2.【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可以看出,4种水果的pH都小于7,且A中pH最小,pH越小,酸性越强,故A酸性最强。故选A。3.【答
案】B【解析】A、血浆的pH为7.35~7.45,大于7,呈碱性,故错误;B、胃液的pH为0.9~1.5,小于7,呈酸性,故正确;
C、胆汁的pH为7.1~7.3,大于7,呈碱性,故错误;D、胰液的pH为7.5~8.0,大于7,呈碱性,故错误。故选B。4.【答案
】C【解析】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紧挨、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所
示操作错误;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
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
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
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5.【答案】D【解析】A、苹果汁的pH比纯鲜牛奶的小,因此苹果汁酸性比纯鲜牛奶的酸性强,故说法错误;B、炉具
清洁剂的pH比肥皂水的大,因此肥皂水的碱性比炉具清洁剂的碱性弱,故说法错误;C、厕所清洁剂显酸性,炉具清洁剂显碱性,因此厕所清洁剂
不能与炉具清洁剂能混用,故说法错误;D、蚊虫分泌的蚁酸显酸性,因此人被某些蚊虫叮咬后可涂抹显碱性的肥皂水减轻痛痒,故说法正确。故选
D。6.【答案】A【解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清洗时碱性溶液
效果更好,从pH角度考虑效果最好的洗发水的pH为8。故选A。7.【答案】A【解析】A、鸡蛋清的pH为7.6~8.0,大于7,显碱性
,故选项正确;B、葡萄汁的pH为3.5~4.5,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C、番茄汁的pH为4.0~4.4,小于7,显酸性,故选
项错误;D、苹果汁的pH为2.9~3.3,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故选A。8.【答案】C【解析】A、食醋显酸性,pH<7;B、
食盐水显中性,pH=7;C、氨水显碱性,pH>7;D、柠檬水显酸性,pH<7。故选C。9.【答案】D【解析】A、牙膏的pH为8~9
,显碱性;B、鸡蛋清的pH为7~8,显碱性;C、酱油的pH为4~5,小于7,显酸性;D、食醋的pH为2~3,小于7,显酸性。根据当
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食醋的pH最小,酸性最强。故选D。10.【答案】C【解析】A、酸性物质的废液会腐
蚀下水道,不能将含有酸性物质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故选项说法错误;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
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
染待测液,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以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故选项说法正确;D
、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11.【答案】C【解析】A、pH试纸不能直接进入待测液中,以防污染试剂,错误;B、厕所清洁剂显酸性,能和大理石地板中的碳酸
钙反应,错误;C、蚊虫的汁液显酸性,牙膏显碱性,因此蚊虫叮咬后,可涂牙膏减轻疼痛,正确;D、橘子的pH大于柠檬的pH,因此橘子酸性
弱于柠檬,错误。故选C。12.【答案】B【解析】A、原子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原子,也可能是中子,故选项推理正确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选项推理错误;C、碱溶液呈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推理正确;D、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a(OH)2+Na2CO3Ca
CO3↓+2NaOH,故选项推理正确。故选B。13.【答案】D【解析】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和水,恰好反应时,溶液的
导电率为0;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始终显碱性。由此可知,甲为加入稀硫酸的曲线,乙为加入硫酸钠的曲线。
由此可知:A、乙为加入硫酸钠,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乙曲线电导率减小过程中,溶液红色不变,故A错误;B、乙曲线对应的反应中钡离子、硫
酸根离子数目减少,氢氧根离子、钠离子数据不变,故B错误;C、由上述分析可知,甲曲线对应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故C错误;D、由上述分
析可知,甲曲线上的M点代表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故D正确。故选D。14.【答案】C【解析】A、燃烧伴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
热现象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发光、放热,故选项说法错误;B、pH小于7的降雨不一定是酸雨,pH小于5.6的降雨属于酸雨,正常雨水的p
H为5.6,故选项说法错误;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选项说法正确;D、中和反应生成盐
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15.【答案】D【解析
】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氢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A、a点后,沉淀质量逐渐减少,所以b点时所加试剂
一定是稀盐酸,故A正确;B、加入试剂总体积为V1时,沉淀质量达到了最大值,所以溶液中不存在NaOH,故B正确;C、c点时,盐酸和氢
氧化铜完全反应,所以溶液中的溶质都是盐,故C正确;D、硫酸铜过量的话,a点时溶液中存在Cu2+,a点沉淀达到了最大值,只能说明氢氧
化钠完全反应,溶液可能存在硫酸铜,故D错误。故选D。16.【答案】D【解析】A、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能是因为温度升高,氢氧化
钙的溶解度减小,有氢氧化钙析出,故选项说法错误;B、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如水分子和氖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
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若该溶液显酸
性,则用蒸馏水润湿后,溶液的酸性变弱,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则测得的pH结果比实际值偏大。若该溶液显
碱性,则用蒸馏水润湿后,溶液的碱性变弱;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则测得的pH结果比实际值偏小;若该溶液
显中性,则用蒸馏水润湿后,溶液仍呈中性,测得的pH结果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D、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
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正确。故选D。17.【答案】(1)酸碱恰好中和(2)石油产品中残余
硫酸质量为7.35g【解析】(1)图中A点时pH=7,表示溶液呈中性,酸碱恰好中和。(2)A点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为40
g×15%=6g;设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质量为x。H2SO4+2NaOHNa2SO4+2H2O9880x6gx=7.35
g18.【答案】(1)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2)滤纸破损(3)过氧化氢的浓度(4)2【解析】(1)A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
积约占集气瓶中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可得出关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2)B中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
能的原因是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等。(3)C中两支试管内产生气泡速度不同,由此可知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是过氧化氢的浓度。
(4)D中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时,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最多有2种情况,即恰好完全反应时的氯化钠、盐酸过量时的氯化钠和氯化氢。19.【答案
】(1)NaOH+HClNaCl+H2O(2)A(3)取少量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4)Ag
NO3【解析】(1)方案一中,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2)A、
向样品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溶液,当溶液由红色恰好变成无色,说明恰好完全反应;B、测定过程中,边滴加稀盐酸边用pH试纸频繁测定
混合液的pH,恰好完全反应或盐酸过量时溶液都是无色;C、向样品溶液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由蓝色变成紫色,颜
色变化不明显;由以上分析可知,方案一中,为减少误差,最好选择下列方法中的A来判断反应恰好完全进行。故选A。(3)判断方案二中FeC
l3溶液过量的化学方法是:取少量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4)可将方案二中的FeCl3溶液换
成稀硝酸和AgNO3溶液,也能达到实验目的,这是因为硝酸银能和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根据沉淀质量可以计算氯化钠质量,进
一步可以计算氢氧化钠质量及其质量分数。20.【答案】(1)钠离子和氯离子(2)H++OH?H2O【解析】(1)由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离子是钠离子和氯离子。(2)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生成水分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21.【答案】(1)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2)B(3)二【解析】(1)根据图示
可知在A点pH小于7溶液呈酸性,向A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的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2)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呈中性,pH=
7,所以B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中和。(3)在C点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溶液中的溶质有盐和碱两种溶质。22.【答案】(1)98(
2)0.98%【解析】(1)H2O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8。(2)设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x。2NaOH+H2SO4N
a2SO4+2H2O809820.0g×4%100gxx=0.98%答:(1)H2O的相对分子质量=18。(2)该废
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0.98%。23.【答案】(1)C(2)①若硫酸过量,加入酚酞试液也不变色②向反应后的试管中滴加1滴氢氧化钠溶
液,观察溶液是否变色【解析】(1)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
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使
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2)①在一支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再向其中滴加稀硫酸,振荡,最后滴加2滴酚酞试液,振荡,溶液不变色,说明溶液可能显中性或酸性,故无法判断是否恰好完全反应。②判断酸和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即判断酸是否有剩余,可向反应后的试管中滴加1滴氢氧化钠溶液,若溶液不变色,则硫酸过量;若溶液变红色,说明恰好完全反应。24.(1)溶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1分)(2)解:由题意可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00g×4%=4g设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NaOH+HCl===NaCl+H2O(1分)4036.54gx=(1分)x=3.65g(1分)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7.3%(1分)答: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解析】(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溶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时,表明酸碱恰好完全反应。(2)根据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可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盐酸中HCl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可知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为150g-100g=50g,据此计算出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1页
献花(0)
+1
(本文系太好学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