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乐在少年

 介子平 2022-02-27
风应花期,其来有信,春光这般之好。日月盈昃几回,斗转星移几回,少年已躬身入局,趋附潮流,不待水缸添满,柴火抱足,又是老态龙钟。

老年斑是脸上的锈迹,眼袋里装着心中没有流出的泪水,但模样里大致还有八十年代文艺青年的风范。明月终归是两乡,你必须精神饱满,才经得住世事的刁难。该叛逆即叛逆,该试错敢试错,觉醒的年纪,内心野兽般躁动不安。休将白发唱黄鸡,浪漫里多少有些禁忌,后悔没有纵容自己开心一些,未将坚持实现自我的反抗进行到底,做个哪怕不被他人理解的自己。刻意合群,以共性弥合差异,那些在青春期遭遇自我禁锢的少年,自卑心理笼罩一生,后来都失去了联系,不知他们此后的日子过得如何,秋冬冗长,但愿你我皆顺。

以冒险为职志,以劳恸为生活,虽如此,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脂。人生其实很苦,农人苦于耕稼,商贾苦于货值,工匠苦于精致,武夫苦于枪法,文人者,吟诗作文,发乎性情,却是长夏掩关独坐,日与笔砚为伍,天气亢旱,土脉枯竭而不见佳禾。各有各的宿命,年纪轻轻,社会精英,白白胖胖,充满希望,毕竟少之又少,多数人则是驴老牙长,忘个精光,马老牙黄,心已半凉。

人的快乐,自有快乐的出处。身体忙碌,心中闲静,暂且回避现实中严峻的人生考验,自会画意诗情,悠然不尽,虽曰朝阳晓露,梦幻一场。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快乐转瞬即逝,回到眼前,多少程序需要走完,多少死结如何解开。钟声问夜遥,独处之人何以易陷绞思,亨利·米勒说“我想独处一千年,为了沉思我的所见所闻——也为了忘却”。独行者吹着口哨,哼着小调,喜悦发自内心,让人胡乱思绪,梁启超似乎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我以为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活便成沙漠,要他何用?”

管他几岁,开心万岁,普鲁斯特尝言:“在我们童年的日子里,那些幸福满满地度过的时光,也许没有一天是我们觉得白白虚度的日子,也没有一天不是和一本心爱的书度过的。”月遇从云,花遇和风,自己若美好,便易遇到美好,行乐在少年,只因少年有乐可行。人的一生就是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过程,少年时见到的美好,乃一生取之不尽的循环记忆。成人并不是被年龄吹涨的孩子,时俗如此,安能独违,哪可能百毒不侵地永远年轻。

古人取名,有称“去病”者,有称“无疾”者,据佛家《贤愚经》载,舍卫国波斯匿王的辅相得一子,聪明伶俐,取名“无恼”。无疾不可能,无恼自也不可能,皆世人奢望而已。有乐行乐,无乐寻乐,方为智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