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时期,淮南重镇合肥的战略地位是如何逐渐被寿春取代的

 西一里2l6sluho 2022-02-27

合肥,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称:“夏水暴涨,施(南淝河)合于肥(东淝河),故曰合肥。”分属长江水系和淮河水系的南淝河与北淝河汇流于城外的逍遥津。

寿春,战国时期楚国都城,楚考烈王时迁都于此,仍称郢都。秦朝时所设的九江郡治所。东汉末年袁术于此地僭越称帝。

文章图片1

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合肥和寿春作为战略重镇,曾经爆发过多次著名的战役,但两座城市的战略地位却也在此期间发生着戏剧性的变化,敌对双方争夺的重点也一度从寿春到合肥再到寿春,那么这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意义?

在袁术逃离洛阳到他死时的近十年时间里,寿春作为袁术的大本营,曾经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其大将孙坚一度攻下洛阳。但在此期间寿春很少经历大战,加之又处于军阀混战的局面,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军事战略意义。

但在袁术称帝后,其腐败的的生活加重了淮南的负担,所在的寿春就更是惨遭蹂躏,在袁术败亡之时,寿春已经十室九空,基本成了一座空城和死城,寿春的战略价值自然就更小了。

文章图片2

合肥崛起

建安四年,数次惨败的袁术北投袁绍被阻,带着残兵败将四处漂泊,最后因为想喝蜜水而不得,竟呕血而亡,此时孙策已经脱离袁术在江东自立,而庐江郡也被孙策占领,曹操辖制的东汉政权,只能控制寿春到合肥一线。

建安五年,曹操任命刘馥为扬州刺史,可此时正在与袁绍决战的紧要关头,兵力本就薄弱的曹操根本给不了刘馥一兵一卒,于是,刘馥就带着扬州刺史的观音和几个随从便上任去了。

此时扬州治所为孙策所占,刘馥去不了,便只能在合肥重新开始建立自己的治所,这真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刘馥这光杆司令居然通过兴办屯田招揽流民,然后先造水利工程灌溉农田。

百姓有了生计,合肥新城便也就有了生机,短短数年间,合肥的富庶和人口数量便一跃超过了其他扬州和徐州的其他城市,而本就是南北交通要道的合肥,也一举取代了寿春和南阳的战略地位。

建安十三年,刘馥在任上病逝,百姓失去了一位好官,而合肥,也要开始经历战火的洗礼。这一年,曹操兵败赤壁,东吴开始反击,而孙权十万大军的首要目标,便是攻下此时已经成为战略要地的合肥。好在经过了刘馥八年的治理,城中百姓和军士思想统一,众志成城,居然守住了吴军的大举进攻。

文章图片3

吴军久攻不下,只能合围合肥城,城中守城士兵本就不多,自发组织起来守城的百姓一旦时日久了就开始暴露出缺乏战斗经验和组织纪律性的弊端,更要命的是忽然连降数日大雨,合肥城已经岌岌可危。

而刚刚经历的赤壁惨败的曹操,此时正疲于应付更大的麻烦,面对合肥的求援,只能派出部将张喜领兵一千前去救援。是的,也不知道是曹操对于合肥还不够重视,还是因为曹操过于相信自己的部下,反正他就是只派出了一千人去打吴国的十万大军。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张喜硬着头皮领兵前去,路过汝南的时候把汝南军也收编带上了,可兵力还是不足万人,远远不是士气正盛的吴军对手。面对如此糟糕的局面,扬州别驾蒋济却生出了一个妙计。

他故意写了三封信,在信中表明张喜正带领十万大军前来救援合肥城,相约里应外合歼灭吴军,然后,又让其中两封故意被吴军截去,本就缺乏战略经验的孙权信以为真,生怕被反包围,大骇之下率兵退走,第一次合肥保卫战居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胜利!

文章图片4

从此,重镇合肥开始成为各方争夺的战略要地,孙权和曹操也都放弃了刘备据有的荆州而一心争夺淮南,合肥城在此后十多年里也成为了双方拉锯战的最前线,曹操更是直接派来了张辽、乐进、李典三员大将和七千精锐主力,加上原有的驻军,成为了镇守扬州的曹军主力。

至建安二十一年,双方已经再次前前后后交战十多次,曹操也再度加强了合肥了兵力,并设立了以合肥为中心的三角形纵深防御体系。并设征东将军于合肥督扬州军事,若合肥再度被围,征东将军就可以行使职权调兖州、豫州军前来增援,若是战况扩大,还可上书调中央军前来。

另一方面,曹操又派于禁、臧霸等人扫荡淮南,赶走孙权安置的基层政权,重新将淮南地区纳入统辖,确保了合肥的防务没有来自背后的隐忧。从此,合肥真正成为了曹魏政权东部战线的核心枢纽,是曹魏一方要誓死守卫,而孙吴一方则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取的战略重镇。

随之而来的,便是一次又一次的合肥保卫战,最著名的一次,便是孙权再次亲率十万大军前来,而守将张辽则“威震逍遥津”,一战成就了举世名将的声威,孙权十万大军再次兵败合肥,仓惶南逃。

在此后的拉锯战中,孙吴政权主动进攻三十四次,其中针对合肥的就有一半,可直到东吴灭亡,孙吴政权也没有能打进合肥一次,合肥成了曹魏当之无愧的门户,也成为孙吴的耻辱和心病。

文章图片5

战略要地

那为什么双方的战线这么长,东吴却一定要一根筋的从合肥进攻呢?这就要分析一下合肥的战略意义了。它东挽江准丘陵张八陵,西抱大别山余脉皖西山地,南濒长江,北枕准河。汉元狩元年(前122年) , 汉武帝首置合肥县。

嘉庆《合肥县志》载:“将军岭在城(合肥)四五里,-名水岭,岭下有分細,-源二流(-流入江,一流入淮) ,即淝源分流处。”秦岭和淮河横贯东西,势分南北。秦岭余脉延伸至安徽,天柱山、马尖、老嘉山琅琊山自西向东组成标志性的江淮分水岭,其中位于肥西的将军岭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

秦汉时期,北自合肥南下,分为东、西两路。东路经巢湖(今安徽巢湖市)、过昭关(今安徽含山)、至历阳(今安徽和县)、抵丹阳渡江,达吴县(今江苏苏州) , 这是联系江南的要道。

孙吴偏居东南,不论自保还是扩张,交通无疑是左右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合肥是南北交通的关键节。东吴作战向来依靠水军,能水战绝不陆战,因此,能够沟通长江淮河乃至深入中原的水路十分重要。

文章图片6

吴军本来有三条可以供其北伐的水路,分别是中渎水、汉水和濡须水。其中,中渎水因为受季节影响太大,无法全年通航;而因为孙吴政权将荆州借给刘备,汉水一路又需要占领襄阳才能使用,但襄阳又一直掌握于曹魏手中,汉水自然也不可用。

那么,吴军的水战路线就只剩下濡须水这一条。而濡须水北经巢湖入施水,再经肥水入淮河。所以只要占领了合肥,东吴水军就可以从长江入淮河,不仅可以发挥其水军威力,还能保障后勤。因此,孙吴政权对合肥倍加重视。

而另一边的魏明帝曹叡也说过:“先帝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贼来辄破于此三城下者,地有所必争也”。所以对曹魏而言,想要南下灭东吴则同样需要将水军从淮河调往长江,大军南下也需要水运维持后勤。濡须水这一线就成了吴魏两国互相攻打的必经之路。而合肥恰好处于肥水、施水交汇处。

先秦时期,当地民众开凿江淮运河”,沟通了南淝河和东淝河。时至三国,曹操鉴于合肥战事频仍,发动民众重修运河,河道运力得到很大提升,这条运河又名“曹操河”。

根据《水经注》的描述,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三月,曹操亲率大军至谯县(今安徽亳州)'作轻舟,治水军。秋七自涡入准,出肥水军给肥。”不仅如此,曹操曾四次在夏季率水军抵达合肥,从中印证了淝水夏季通航的事实。

濡须水这一线就成了吴魏两国互相攻打的必经之路。而合肥恰好处于肥水、施水交汇处,对曹魏一方而言,合肥是防御东吴沿江北上的屏障;对于孙吴一方而言,合肥则有像是一座进可攻退可守的堡垒,不管想做什么都必须先攻克合肥,再进而夺取淮河流域。

文章图片7

战略地位再度转移

任何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合肥做为新的战略重镇,在经过了三国前期的激烈争夺和数十次大大小小的战役后,也开始变得疲敝不堪,到了三国后期,合肥已经实在担不起这个战略要地的重任了。

因为曹魏前期的中央军常备数量只有十万左右,但东西两线的边军经常都需要中央军的支援,更何况还有北方面对胡人政权的战线,这十万中央军调来调去的,非常疲惫,压力也很大,所以,曹操为了缓解边军压力,便使出了一招迁民政策。

所谓的迁民政策,就是把边境的百姓逐步前往内陆区域,这样敌军再来进攻的时候就无法就地从百姓手中获得给养,增加敌军进攻的消耗,所以在孙权数次进攻合肥后,曹操便对合肥一线也采取了这样的政策。

建安十八年,曹操决定将徐州、扬州边境的居民内迁,边境一线共有十多万百姓被迁走,长江到合肥以南只留下一座皖城呼应,而孙吴政权一方也采取相应措施将百姓迁入东吴,于是江淮间便形成了一道数百里长的无人带。而在建安十九年孙权拿下皖城后,合肥就完全成了一座孤城。

文章图片8

连年的征战和居民内迁,让好不容易富庶起来的重镇合肥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成了一座死寂的军事堡垒,驻军成本加大,加之南面再无任何屏障之后,防守合肥的成本也大大增加,所以,曹魏政权对于东部战略要地的转移已经成了必然。

曹操病逝,曹丕即位之后,相继对孙吴政权发动了三次大规模进攻,但都以失败告终。这就表明,曹魏政权想要在短时间内解决孙吴政权的威胁是不可能的,曹魏政权也逐渐转向于战略防御,并对东线防务做出了极大的调整,其中最重要的一项调整,就是将曹魏一方的扬州治所北迁到了寿春。

随着这一调整,扬州刺史,征东将军都改为常驻寿春,而军队主力也迁移到了寿春。相较于已经成为险地和死地的合肥,寿春距离曹魏政权的中心更近,从许昌调兵到寿春再支援合肥也更便捷。

于是,合肥就从经济中心战略重镇又再度沦为了军事要塞,成了坚壁清野的战场,也成为了曹魏政权用来吸引敌人于此再行歼灭的活靶子。特别是魏明帝采纳满宠的建议,将合肥旧城拆除,将新城西迁三十里后,这一目的就更明显了。

因为新建的合肥城远离了河流,不但交通枢纽作用大大减弱,而且对于惯于依靠水军作战的孙吴一方来说,攻城战的消耗和难度就大大增加了,从此,合肥就彻底变成了一个作战用的军事堡垒。

文章图片9

寿春再度崛起

《三国志·邓艾传》记载:“令淮北屯两万人,淮南三万人,十二分休,常有四万人守,且田且守,……六七年间,可积三千万斛于淮上,此则十万之众五年之食。以此乘吴无往而不克矣。”

正始初年,魏国准备在东南一带积储军粮,派邓艾寻访探查后,邓艾提议在两淮地区开展屯田,这一建议得到司马懿的采纳并加以实施,开始在当地兴修水利以灌溉农田,从此后,“溉田二万顷,淮南、淮北皆相连接,自寿春到京师,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引自《晋书·食货志》)。

和当初刘馥在合肥实行屯田富民改变合肥一样,随着移民政策、治所迁移和屯田政策的实施,寿春地区的经济实力再一次不断地提升,军事实力自然也相应的大大提升了,于是又重新取代合肥成为了东南重镇。

文章图片10

公元253年,东吴太傅诸葛恪帅二十万大军北伐,这也是孙吴政权一方对曹魏发动的最大规模进攻,此时的合肥城内只有数千守军,但曹魏一方并不急于救援,而是放任吴军围困合肥以达到消耗吴军的目的。

而吴军一方的这次军事行动其实也并非完全是为了占领已经没有太大意义的合肥城,而是为了引寿春的驻军前来决战,所以他们也不急于攻陷合肥。结果,在拉锯消耗一阵之后,诸葛恪却中了曹魏的疑兵之计,仓皇撤军,而诸葛恪本人也回东吴就被杀身亡。

由此可见,此时双方都已经对合肥完全不在重视,都只是将其作为手中的棋子,或引诱对方救援,或消耗对方实力,一方不再像以前一样舍命攻取,一方也不再像以前一样不惜一切代价防守,所以,合肥此时在双方心中的地位已经可见一斑。

文章图片11

而后曹魏征东将军诸葛诞也在寿春加紧经营,虽然所有的举措都是为了他叛乱做准备,但无疑也再度大大加强了寿春的实力,聚集了十余万淮南军于寿春,整个江淮一线的防务也再次以寿春为中心,寿春再度成为了淮南第一重镇和中心,而合肥却早已变成了拱卫寿春的屏障。

在后来的淮南三叛中,叛军都是集结于寿春,合肥几乎变成了一座空城,而东吴的军队也数次路过唾手可得的空城合肥却都视而不见,从来没有想过要驻军占领合肥,再后来孙吴政权的两次北伐更是直接无视合肥的存在,直奔寿春,从此,寿春又变成了双方的必争之地。

在三国后期,双方的对峙再也没有在合肥出现过,战略重镇合肥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之后,便彻底退出了三国的历史舞台,当然,历史是在不同轮回着的,至于后来为何寿春又再度衰败而合肥却再度崛起成为大城,就等以后再来论述了。

撰文——老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