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脉篇之手少阴心经

 一得斋主人 2022-02-28

《难经·四十二难》:“心重十二两,附着于脊之第五椎。居肺下膈上,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第五椎下是神道穴,神道的“神”不是“神鬼”之神,北宋著名思想家张载认为“鬼神”并不是鬼怪与神仙,他说:“鬼神,往来屈伸之义……气之伸者为神,屈者为鬼……气之性本虚而神,则神与虚乃气所固有,此鬼神所以体物而不可遗也”。“气之伸者为神”,“行之通者为道”,神道是真气通行之道路。“居肺下膈上”,这句描述与现代解剖一致。“中有七孔三毛”,七孔就是七窍,古人形容一个人有心机,就是长了一颗七窍玲珑心,“三毛七孔”也成了形容人有心思、心机的成语。“盛精汁三合”,脏腑之中,只有心与胆之中藏有“精汁三合”,心中的精汁是血液,胆中的精汁是胆汁,形态明显不同。“主藏神”,神是指精神、意识和情志等心理活动。《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是君主之官,主宰全身的五脏六腑。人的精神意识活动、思维活动,由此而出,说明古人认知的心,包括现代医学的脑,有人据此提出心脑一体学说。《灵枢·邪客》:“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进一步指出神与精神的关系,神就是精神,心脏就是精神的居所。在中文之中,带有心字或竖心旁的汉字,大多代表精神、情感,如“慈悲”、“恐惧”、“想念”、“愁苦”、“思恋”。

《素问·金匮真言论》:“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舌,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征,其数七,其臭焦,其液汗”。从天人合一的角度看,南方、赤色与心相应,心气旺盛,心血充盈则面部红润光泽,心火亢盛则面赤,心气不足则面色恍白,心血不足则面色无华,心血痹阻则面色晦暗。“开窍于舌”,舌为心之外候,心的经脉与经筋,均上系于舌,心的气血通过经脉的流注上通于舌,通过舌体的色泽形态、舌体的灵活程度,舌苔多少厚薄以及颜色,可以判断心的生理病理状态。心功能正常,舌体红润,柔软灵活,语言流畅。心功能失常则出现各种变化,心阳不足则舌质淡白,心火亢盛则舌尖红赤,血脉淤堵则舌质紫暗,舌下出现瘀络瘀斑,如果影响到神志,还会舌强语蹇,甚至失语。“藏精于心”,心中盛精汁三合。“故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补虚泻实的治疗大法:“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形不足时,煎煮时间短,薄煎取气。精不足时,久煎取味,半夏黍米汤、甘麦大枣汤就体现了这种制方思想。“其臭焦,其液汗”,《素问·六节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是指药物的酸、苦、甘、辛、咸。五气也叫五臭,臊、焦、香、腥、腐,心之五臭为焦,心之五味为苦,气味共同决定了药物的归经。心在脉为血,在液为汗,汗为血之液,汗血同源,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征,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南方生热,热生火”,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心五行属火,太过不及皆为病,火气盛则头晕脑胀,火气太盛则神昏谵语。火气弱则人没精神,头晕眼黑出冷汗,火气太弱则神识不清,惊悸健忘,嗜睡,这些证候又反证了“心主神明”。相对而言,受过现代医学教育的人更容易理解“心主血脉”,心气充沛,搏动有力,推动血液运行周身。“心生血”相对难以理解,饮食进入人体之后,经过脾胃的蒸熏,化为水谷之精,浊气为卫,清气为营,营阴之气进入脉中,“奉心化赤”,经过心火的炼化,化赤为血。《素问·经脉别论》称为“浊气归心,淫精与脉”。“在体为脉”,有人解读为经脉、血脉,这只是讲了有形的一面,脉还有无形的一面。《灵枢·决气》:“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辩为六名……六气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然五谷与胃为大海也”。精、脉是与气血津液相同的营养成分,是一气之六名,不单纯是我们理解的血管,而是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古人将这种动力称之为“脉”。《灵枢·决气》:“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可以推动和控制心脏搏动,调整脉管收缩与舒张,使血液向前流动,不能回头,脉道通畅,循环无端的原动力就是脉。心、脉、血,三者密切关联,形成血液循环系统。“在变动为忧,在志为喜”,五脏有五变,都是往相反的方向变动,忧愁是情绪的反映,不是变动。脾在变动为哕,干哕,呕吐,在志为思,思虑过度则影响胃口,就会干恶心、呕吐。肺在变动为咳,咳嗽,在志为忧,忧心忡忡就会咳嗽。肾在变动为栗,发抖、战栗,在志为恐,人恐惧的时候,会不停发抖,哆嗦。肝在变动为握,用手攥住、攥紧,在志为怒,人愤怒的时候会下意识握紧拳头。参考这四脏的在变动与在志来看,五脏在变动应该是身体的反应,在志是情绪的反应。忧是肺的在志,不是心的在变动。心的在变动也应该是身体的反应,而不是情绪的反应。有注家认为“忧”的繁体字为“憂”,通“嚘”,说话吞吞吐吐的样子。个人认为牵强,参考《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刺禁论》:“刺五脏,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素问·刺禁论》:“刺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二文都提到“其动为噫”,饱食气,也叫嗳气,现代医学发现,心脏病患者,尤其是心梗患者,发病前没有任何胸满、心痛、气短的症状,就是频繁打嗝,很容易被误诊为胃病,耽误治疗。所以,我认为心在变动为与“嚘”很相似的“噯”,不停嗳气。喜伤心,恐胜喜”,喜则气缓,心气涣散,神不守舍,范进中举之后发疯就是喜伤心,恐五行属水,肾水克心火,被一贯害怕的岳父胡屠夫一巴掌打醒就是“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南方天气炎热,汗出也多,人容易累,就是“热伤气”,习惯喝凉茶就是“寒胜热”的具体应用。“苦伤气,咸胜苦”,心在味为苦,为什么会伤气呢?苦为火之味,过用苦寒的黄连黄芩大黄,就会耗损人体正气。很多老人常年喝大黄或番泻叶来通大便,越喝便秘越严重,就是“苦伤气”。《辅行诀》中的小泻心汤,二味苦药龙胆草、栀子,配伍咸味的戎盐,就是“咸胜苦”的具体应用,而现代医学也一再强调,心脏病、高血压患者要低钠饮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