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疯狂物理学家】卢瑟福:曾经挖土豆的澳洲少年,来到英国挖开了原子核

 襄子的箱子 2022-02-28
成为襄子特别读者
点击上方「襄子的箱子」→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

这是【疯狂的智人】第 065 篇文章
疯狂的物理学家】第 024 篇文章

汤姆逊打开了原子,发现了电子,而他的学生卢瑟福进一步打开了原子核。

欧内斯特·卢瑟福于1871830日出生于新西兰纳尔逊的一个手工业工人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工人,家庭一般。卢瑟福顺利完成了小学至高中的学业后,觉得待在新西兰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没出息,而且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距离当时的学术中心欧洲很遥远,属于“山高皇帝远”的地方。

卢瑟福非常顺利,获得了剑桥大学的奖学金。据说,当他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还在挖土豆。他激动地说道:“这是我挖的最后一个土豆了!”

是的,卢瑟福从此不再挖土豆了,不过他将这份“挖劲”带到了学业中,转而挖原子。

到了剑桥大学后,24岁的卢瑟福成了汤姆逊的学生,毕业后去了加拿大任教,回来后就一直待在曼彻斯特,此后一直在英国工作中直到去世。

早在1868年,科学家在观测太阳光谱时,发现了一种新的元素,当时人们对其一无所知,就知道来自太阳,于是用古希腊中的太阳神Helios(非阿波罗)的名字为其命名,化学符号为He

自从伦琴发现X光后,物理学迎来了新的发展,人类进入了研究离子散射的时代。由于放射性元素的被发现,实际上挑战了人们一直坚信的能量守恒定律,因为一个放射源元素根本不需要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自说自话就在那边衰变了,辐射出了一种射线,没有一丁点明显的物理或化学的变化。一开始,人们将这种现象归因于涉及的能量实在太小,也没当回事。

但是,随着对辐射能量更加请准的测量使得这个解释站不住脚了,卢瑟福在1900年发现,1克氧化铀每秒钟放射出4.2乘以十的负十一次方焦的能量,而居里夫人发现的镭的放射性要比铀强十万倍以上。

拥护能量守恒原理的人们开始寻找新的解释,有人提出了设想,铀和钍的化合物从周围气体分子中吸收了能量,并将它转变成为辐射能。居里夫人认为,这个世界上充满了甚至比X射线的贯穿力还要强的射线,这些射线只能被像铀和钍那样重原子量的物质所吸收。

有人说:“十分之几克的镭就破坏了化学中的原子论,革新了物理学的基础,复活了炼金术士的观念,给那些趾高气扬的化学家以沉重的打击。”

面对这种情况,卢瑟福第一次提出了“半衰期”的概念,他向来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他推断,所谓放射性衰变,其实就是一种原子从自己的内部分裂,变成了另外一种原子。其次,他还发现,无论是哪种放射性元素,其一半衰变成其他元素的时间总是一样的,这也就是半衰期。

在不同元素衰变所产生的新粒子中,有些是同种元素,卢瑟福将其分为两种,带正电的α粒子和带负电的β粒子,他还证明了α粒子实际上就是He离子,也就是没有电子的原子。这两种粒子都有很强的穿透性。

有意思的是,卢瑟福因此而获得了19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他本人对此觉得是一种耻辱,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一个物理学家,他曾说过:“所有的科学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物理学,剩下的都是集邮。”

其实在科学界,也存在着鄙视链,学数学的瞧不上学物理的,学物理的瞧不上学化学的。很多物理学家都认为,物理是很考验智商的,哪像化学,几个瓶瓶罐罐弄来弄去,太低端。

最逗的是,卢瑟福总共培养了玻尔在内的十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其中八位是物理学奖,三位是化学奖,他自己倒只拿了一个化学奖。想必卢瑟福的心中一定是非常苦闷,他梦寐以求的物理学奖始终都没有拿到。

一直以来,诺贝尔奖中的化学奖都是一个很尴尬的奖项,被称为“诺贝尔理综奖”,因为获奖者有相当一部分是物理学家或生物学家,纯化学奖只占2/3。截止至2017年,把其他学科的科学家瓜分化学奖的数据也统计出来,这175人获奖名单中大约还有1/3的人不是化学家。这么说吧,一个物理学家或生物学家,他不仅可以拿物理学奖或生物学奖,没准还能拿个化学奖,而一个化学家,他只能拿化学奖。

1904年春,卢瑟福来到了英国伦敦,给皇家科学研究所开了一个讲座,他准备讲的是关于他新发现的放射现象的蜕变理论,作为讲课的辅助内容,他拿出了一块沥青铀矿石。当时,伟大的开尔文也在场。

卢瑟福声称他计算出了地球的年龄,这要比开尔文最终计算出来的结果2400万年要古老得多。

虽然开尔文对此并没有激烈反驳,但与其他科学革命一样,卢瑟福的新发现并没有受到普遍的欢迎。

1911年,卢瑟福和他的学生们干了一件大事,他们用α轰击一张极薄的金箔,想看看原子内部的结构。相信各位高中物理都画过这样的图。原子是由原子核与电子构成,原子核就像太阳,电子就像行星一样绕着原子核转,而且,原子核与电子之间是极大的空间。

卢瑟福和学生的实验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因为α粒子是带正电的氦核,在撞到金箔上的时候,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散射,而且散射角度很大,超过了90°。对于这个情况,卢瑟福描述道:“这就像你用15英寸的炮弹向一张纸轰击,结果这炮弹却被反弹了回来,反而击中了你自己一样。”

这说明,在原子的中间有一个原子核,集中了原子大部分的质量。卢瑟福还发现所有氢原子核只是带正电的单个粒子,这个粒子的质量是电子的将近两千倍,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氢原子的绝大部分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这个带正电的粒子后来被人们称为质子。

很快,卢瑟福就提出了自己的猜想,他推翻了老师汤姆逊的葡萄干蛋糕模型,提出了“原子行星模型”,认为原子内部是一个像太阳系一样的行星系统。

但是,问题来了,这个行星模型遭到了众多物理学家的质疑,因为带负电的电子绕着带正电的原子核旋转,这个体系是不稳定的。为啥?根据麦克斯韦理论,原子核与电子之间会放射出强烈的电磁辐射,从而导致电子一点点地失去自己的能量,就像地球逐渐失去自身质量一样,会逐渐“坠入”太阳内部,电子也会不断缩小自己的旋转半径,从而“掉入”原子核内部。

而且,整个过程不是渐进的,而是很快的,一眨眼的功夫,电子就会掉进原子核内部。

后来,卢瑟福的学生玻尔对其进行了改进,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1919年,一战结束后不久,卢瑟福接替了退休的汤姆逊老师,成了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第四代掌门人。随后几年,由于他的巨大贡献,不仅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还受封为纳尔逊男爵。

1937年10月19日,二战前夕,卢瑟福因病去世,享年67岁。

下期:普朗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