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爹妈,你需要有一点点“自命不凡”

 新用户2356fYUI 2022-02-28

做爹妈,你需要有一点点“自命不凡”

文/蔡朝阳

“自命不凡”这个词在简体中文的语境里有点贬义,略带嘲讽。但我想为之正名,也许这里不应该包含贬义,“自命不凡”,意思是说,爹妈,需要确认到爹妈自我的生命个体的独特价值,这样,我们对孩子的养育中,才会正道直行。

《伊索寓言》里有个赫尔墨斯的故事。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会对他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伊索寓言》最后评论道: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这是公元前6世纪的看法。我现在觉得,没有必要以伊索的是非为是非。这个故事,其实很有意思,这是一个关于自我评价的问题。赫尔墨斯既然贵为神胄,自然会有一个客观的自我定位,又何必在意一个小商贩的言论呢?

这里为什么是一个自我认知的问题呢?因为你如果对于自我的独特价值有稳定的认识,那么别人的看法无非只是一个参考。即便别人认为你“自命不凡”,那也无所谓,不至于过多的影响你的自我判断。说实话,我就是很“自命不凡”的,并且我知道,这点“自命不凡”是从自卑里超越出来的。读书真有用啊。

然而“自命不凡”在中文语境里,还是一个贬义词。不过我今天要从家庭养育的层面来看,这恰是我们自我认识过程中需要做到的。如果我们这些爹妈自己都不能认为自己是“不凡”的,我们假如已经先在地认定自己不配过上更好的生活,那我们怎么敢奢望我们的孩子能出类拔萃,有所成就呢?

也就是对,爹妈对自我的评价,会影响到对孩子的评价。这里有一种无意识的存在: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打地洞。阶层的固化有时候在我们脑子里先在地形成了。因为爹妈对自己的评价有限,所以都不敢去想象孩子可能十分杰出。

我有一位朋友,她的孩子很强,进了一所全球知名的高校。这是存在于我们这一代人自己年轻时的云端的学校,而女儿竟然去了。但在女儿选择学校时,她总是觉得女儿好高骛远。出现了一个矛盾:女儿总会填报更高一级的学校,诸如美国的藤校之类;而妈妈总是会倾向于填报更“务实”一点的学校,比如澳洲或者加拿大的次一级学校。但结果是,女儿被一个全球的名校录取了。事后我们分析,为什么妈妈总是在女儿企图迈向杰出的时候拉后腿,因为从内心深处,她不认为女儿有这么优秀。那是因为,她出身贫寒,从小学习也不是很好。她内在的有很多自卑,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我们对孩子的期望里,乃至对孩子的养育中,往往会有一种自我的投射。前几年我们做读书会,读《与内心的小孩对话》,其实就是在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怎么对待自己的孩子,其实只是在照顾自己身上内在的小孩。

比如,虫妈是一个著名的溺爱孩子的人。在亲友团里,我们俩从来都以“溺爱”孩子著称。但是虫妈自己知道,她的溺爱孩子,是因为有自己的童年的投射,她几乎也是被娇生惯养大的。知道不知道这一点,是很不相同的。有知,则虽然宣称溺爱,但也会有分寸。而无知,则仅有溺爱而已。

也就是说,我们的童年,是确确实实会影响到我们现在的育儿的。我有时候看到有些家长因为孩子“受欺负”而情绪崩溃,那真是因为他将自我投射到了孩子身上,从而唤起了他的童年创伤,从而歇斯底里,这也是一种PTSD吧。

那么,对于我们现在已经成为爹妈的人怎么办?

一个是,去认识自己身上的小孩,重新梳理自我的童年。所以我前几年总是说:育儿是一次自我疗愈的旅程。这是从身为父亲从孩子身上得到帮助的地方。

另一个是,在此之上,去建立一种客观的自我认识。即便你不喜欢“自命不凡”,那也要有一个确定的认识,就是,一种积极的、有价值的、幸福的生活,是你值得拥有的。你配得上这样的生活。这样,就不会因为有侥幸的小确幸的时候,却产生了道德上的自责。

这第二点,才是我今天想要讲的,我们每个人,都要知道自己的独特、唯一与神圣性。我有一次开车,跟菜虫闲聊,讲,我们从原始生命演化而来,经过几十亿年,从单细胞生物变成现在复杂的智能生命,从而拥有这唯一的、宝贵的一生,这简直就是神迹,这是多么难得,而又多珍贵。要是这一生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那么怎么对得起这么多亿年演化而来,到你一人身上的奇迹呢?

回到我们的现实生活吧。

对中国人来说,孩子一般就已经是全部了。赚那么多钱,还不是为了孩子。但光大人会赚钱没用,还得让孩子自己学会生活,能自食其力,去过他自己的有价值的人生。那么,我们成人就活出一个像模像样就好了。但也还有一个陷阱,就是“自命不凡”也得有个度,如果太过了,就变成固执。

我还有个朋友,事业有成,有钱有地位,我眼睁睁看着他往育儿的陷阱里跳,因为他是听不进别人的话的……这已经不是“自命不凡”的程度了,而是顽固的自负——这个逻辑很简单,如果阿老师你比我强,为什么你赚不到我这么多的钱?

你有理,我服。

最后,说一声。我的老微信号不能用了,不是拉黑了你。以上是我新号,旧雨新知可扫码加我,以免失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