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能做振臂高呼的完美父母,还能怎么办?

 佩君的文艺营 2022-02-28

有一类家长很吃香,每当你谈论和孩子之间的种种问题时,他们大手一挥,我们家从来不这样!导致很多父母特沮丧:你什么意思,我不会带小孩咯?这类父母日常带孩子胆战心惊,一有什么不对劲的情绪突然对孩子吼完之后,立即陷入深深的自责当中:刚刚我为什么没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完美父母从不这样想,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把你生下来已经不容易了,还想怎么着?

《不吼不叫》这本书,或许能帮助不完美父母解答困惑,作者带领读者们走近吼叫:第一部分:理解吼叫;第二部分:减少吼叫的日常策略;第三部分特殊情况。

坦白说,我们今天这一代父母,内心总有一道跨不过的坎儿。

90年代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父母的管教手段就是不听话就打,做错事就骂,惩罚少不了,负面评价何其多?三十年后的今天,轮到我们做父母了,天呐,怎么就开始变得无能起来?

作者罗娜·雷纳没有开篇就揭开父母们的“伤疤”并痛斥他们的“无能”,只告诉父母们,不需要指责自己,也不要对自己有任何评价,做自己的观察者,观察自己的吼叫触发点以及让情绪升级的导火索,每当出现吼孩子的环节时,记录下来,一个周期后,回过头来复盘原因,花点时间来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会对孩子吼叫,吼叫之后解决问题了吗?

书中举出了一些通识的例子,比如父母们同时处理多件事,且没有那么快有结果的时候,以及面对情绪压力,或者身体不适情绪不佳时,通常出于吼叫的敏感点,对此,我深有感触。

珠珠刚出生的时候,晚上睡觉特别不安慰,我每两个小时醒来一次,晚上没睡好的我,白天人精神状态非常疲惫,身体康复的极其缓慢,睡眠不足和体力透支以及照顾新生儿的疲惫常常让我的情绪失衡,随着她慢慢长大,境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一岁之前,仍然会在半夜啼哭,我偏偏就是一个对睡眠的需求量高的人,每次被她哭声吵醒时,心中就开始冒火,刚开始还耐着性子哄一哄,哄了十分钟不见效,一下变得毛躁起来:到底哭什么?这孩子怎么回事?珠珠一听这样的语调哭的声音更大更伤心了,母女二人很相像,我僵着局面生气,珠珠使着劲拼命哭,就这样持续了一会儿,实在看她哭的可怜,伸长手臂一把抱过来,跟她温柔的劝着、哄着,末了,才止住哭声,小声的啜泣,嗓子里一抖一抖的,慢慢平复情绪,缓慢睡去。

几次之后,实在容忍不了自己如此行径,开始分析,为什么容易在晚上对小孩吼叫?晚上的头脑不如白天清醒,为了保持睡眠,想用速战速决的方式解决小孩的哭闹,吼叫是最直接迅速的方法,信手拈来,脑子混沌的情况下哪里管得了那么多?

自从学会使用了向内观察这一技能,每当本想要对孩子吼叫,潜意识做观察者的那个我就冲出来说道,你要准备对孩子发火了,此时便立即改变了主意,与自己达成共识,口中说出来的话演变成一场平和的沟通,几轮下来之后,我居然没有因为小孩连续两晚醒来哭闹而吼她,甚至有一晚的下半夜哭闹声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也能耐着性子慢慢安抚她,这在一年之前,是绝对不可能想象的事情。

后来每当我产生了什么奇怪的想法之后,潜意识的我都狡黠察觉了,分析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本我知道要去做这件事的原因后,重新判断一下,到底这个事,真的有必要去做吗?

其实和心理概念里的元认知,我认为同属一个范畴。

新手父母学习这个技能还是很容易的,但也需要在实践当中刻意练习。作者坦言:在做父母这件事上,从无完美可言,在愉快时欢乐,在艰难中学习,任何时候想要做出改变,都不晚。吼叫对父母来说很容易,但对孩子倾注爱和关切也并不难。这中间没有一定什么样的规矩,因为双方都在变化,但无论如何,只要你能时常关注自己的想法、情绪,对孩子的管教以她的身体和情感需求为中心,再加上一点点运气,就能培养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

这就是父母们面临的真实处境。

和作者这份贴心相比,高歌自己是“完美父母”的家长们真正令人景仰,到底拥有什么秘诀让小孩从肚子里一落地,就升级为人群中闪闪发光的厉害人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