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父亲五十二岁生日。 坦白说,我骨子里的个性和父亲一样,羞涩、内敛、人群中喜欢将自己隐藏,不愿做那个令人瞩目的角色——会感到不自然,手脚都无处搁置。 四年前我结婚,父母亲从浙江赶去广东,参加婚礼。我是从租赁的酒店房间出嫁的,一切准备就绪后的那个上午,父母和小弟在人群的簇拥下,一起送我到酒店大堂,主婚车就在酒店门前等候。经过酒店大堂时,有朋友提议,我们不如和新人一起合影吧?也沾沾喜气,大家纷纷响应,依次和伴娘团、伴郎团、小弟、化妆师、表妹表弟及小姨,悉数合影留念。这个过程中,父母在大厅一角一直注视着我,母亲眼角红红的,默默拭泪,父亲则欲言又止,我心情复杂,脸上虽有淡淡的微笑,心里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 酒店门前的婚车不宜停留太久,我们就要和父母告别,小弟抱起我,走向婚车。我们老家的习俗是,姐姐出嫁,家里有兄弟的,要兄弟抱上车。我上车之后,摇下车窗,转过头看向窗外——父亲正倚着酒店门口的门框上,身形落寞的望着我,我们之间相差十米左右的距离,但我回望他的同时,分明感受到他眼中的不舍、难过、心疼以及无言的空寂。 此情此景,我忽然一阵悲伤涌入胸口,坐在车里的我,眼泪夺眶而出。 又担心小徐看我在大喜的日子里悲伤,便强忍着心头的伤感,在复杂心绪的状态中——出嫁了。 车子缓缓驶离出酒店,临别时,父亲依然倚着门框,仿佛一尊雕塑一样。 内敛的我与父亲一样,没能和他当面聊聊,出嫁那天他心里的感受。但后来,我在婚礼摄像师拍摄的视频里,看到他当天采访父亲时,父亲说了一段话,大意是:这么多年,他因为工作关系,经常不在我身边,感觉很歉疚,希望今后我能生活的幸福之类的。也许在陌生人面前,父亲更容易敞开心扉,说出平日里很难说出口的话。 婚礼主场按照广东习俗,放在晚上。 音乐响起时,像电视剧里出现的那样,父亲挽着我的手缓缓出场。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事先并没有彩排,我挽着父亲手臂时,略微感到了他的紧张。短短的红毯仿佛走了很久,尽头处,小徐正在那里等我,父亲将我的手交给小徐,小徐拿出话筒对着父亲说,爸,你放心,我会照顾好她的。父亲微笑着看着小徐,点点头。 轮到两家父母上台了,主持人临场发挥说要两家父母和新人轮流发言。 灯光暗了下来,公公怡然自得、神色自诺的发表一通感言,小徐事先没准备,有点紧张,说了几句就赶紧将话筒递给我。考虑到父母在这种场合肯定有些拘谨,我笑着和大家说,由我作为家庭代表发言吧!首先感谢了这些远道而来的亲友,他们见证了我们婚礼的幸福瞬间。其次感谢了两家父母,他们抚育我们长大成人,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最后,又心生感慨的说,我和小徐其实是不同省份的,我来自北方,而他来自南方,但是因为爱,我们最终才走到了一起,相信今天这样的日子在每个人的人生当中很容易遗忘,无论如何,你们不会忘记心中的爱,小爱成就大爱,只有小家庭的爱圆满了,社会中的大爱才会无碍。 油然而生的情绪,毫无准备,现场临时发挥,父亲赞许的点点头,母亲带头鼓起掌,台下瞬间掌声雷动起来。不知是被现场的氛围,还是被自己发自肺腑的感言,在当下的瞬间,自己也被感动了。 年少时,父亲内敛的性格以及寡言的个性,让我对他产生了许多误会,父亲很少辩驳,我因此与他之间,仿佛存着一堵厚厚的墙,隔膜彼此。如今看来,这堵墙更多是主观上的想象,毕竟父亲是凡人,承载不了我从前完美无缺的遐想。 如今的父亲依旧为生活奔波,体魄不再如从前矫健,我总是劝说他,以身体为重,他却不以为意的说,再工作几年,不碍事,我体谅他的坚持——想给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子女不在他身边的时候,希望他多保重。 今天是他生日,身为女儿的我,祝愿父亲身体康健,笑口常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