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要你愿意,童心不只是六一​

 佩君的文艺营 2022-02-28

周日我穿着睡衣靠在床上看书,小孩从客厅“咚咚咚”跑来房间,手上拎着一个橙色的零钱包(当年在深圳和她爸逛街时买的)被塞的满满当当鼓起来,她坐在我对面,很神秘对我说:“妈妈,这里面都是我装的好东西”我的好奇心被她勾起来:“是什么呀?给妈妈看看吧!”

“嘿嘿,不给,这是我的秘密……”

她一边玩着拉链,一边拿着包包跑去窗边,将包包塞到窗户外面,上下拉着包上的绳子,仿佛是为了体验空间感。我一抬头,误认为她要将包包往外丢,嘱咐了一句:“赶紧把包包拿进来!”她听见后,一着急没抓稳,包便掉了!

“糟糕!”我从床上一跃而起,喊上小徐,准备去一楼找找。

五分钟后,三个人齐出现在一楼草丛处,小徐打头阵,小孩紧随其后,茂密的树木比人还要高,小徐一边弯腰低头四处寻找,一边扭头叮嘱小孩“不要进来,都是蚊子!”小孩转身,掉头回来,脚下一个没注意,摔了狗啃泥,眼泪眼看就要溢出!我拉着她,哄起来,再定睛一看,两个膝盖和脚趾满是湿漉漉的泥。

小徐搜寻一番后失落的说:“到处都找了一遍,没有!”

我不死心,“怎么可能!你出来看着小孩,我进去找。”

小心翼翼弯腰驼背深入腹地找了一圈,一无所获。

“有可能是没掉下来!”小徐仰头看着楼宇。

“也有可能落到一半,挂在哪里了”我看着脏兮兮的小孩,先回家吧!

进门之后,小徐急匆匆跑去房间,“哎呀,包还在窗户边上呢,根本没掉,等着,我拿衣架勾回来!”小孩一听这话,兴致勃勃的跑去房间,一看窗台就乐,“哦,找到啦,包包找到啦”!

循着声音望去,果不其然,包包正安安静静躺在窗外的飘窗处,小徐俯身,将包包用衣架勾了上来。失而复得的包包重新回到小孩怀抱,她高兴极了,一直抱着包包不肯撒手。

我迫不及待想打开“给妈妈看看,里面到底装了什么神秘的东西?”

“好的!”这次她答应的很爽快。

拉开拉链一看,一张她爸爸的工作证,还有一辆她自己的玩具小火车,一小包纸巾,别的也没什么。我将包包还给她,看的出来,尽此一事,她很宝贝那个包。抱着包包在客厅里来来回回,不停的走来走去。

不由想起,去年中秋去福建平潭,岛上的海风特别大,我头戴一顶遮阳帽,小心翼翼低头看路,一个没注意,头上的帽子被海风掀起,空中飞舞一圈后,飘落在陡峭的岩石上,想要拾回必须翻身跨越岩石上的围栏,岩石下方正是大海,深不可测。

我犹豫了一下,小徐在对岸朝我挥手:“算啦,一顶帽子而已,不值钱,掉了就掉了!”路上经过的游人也劝道:“小姑娘,算啦,多危险啊!”

我心里想起一个声音,试试吧,这可不是帽子的问题。

评估了一下地势,我轻轻翻越栏杆,蹲下来一边抓住栏杆底部的岩石处,一边将浑身的力量集中在腰部,伸出一条腿,用脚勾住帽沿上的绳子,脚趾用力,再慢慢收回脚。海风吹的人睁不开眼,头顶上的太阳正烈,整个过程必须做到心无旁骛,极其专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腾出一只手接住脚上的帽子,我立即把它挽在手臂,再慢慢起身,借身体和手臂力量,重新跨越栏杆回去。

成功了!

心里涌起无限喜悦。周围路过的人,纷纷呆在一旁,看的心惊胆战,一边摇头一边叹息:“唉,何苦呢,就是个帽子而已,犯得着吗?命都要没了!”我笑起来了,乐不可支。

重新戴上帽子继续往前走,小徐跑到我跟前:“你刚才吓死我了,那个围栏是石头做的,风吹日晒,海水侵袭,不牢靠的,万一掉下去了怎么办?”

我笑了笑,觉得头上失而复得的帽子仿佛重新焕发了活力。

《童年的秘密》一书详尽地告诉父母“儿童是成人之父、人的成长具有连续性”,每个人都是从儿童成长为成人,当如今的成年人以成人思维与眼光解读儿童,会发现充斥着大量利与害的关系,从而丧失了儿童本应有的冒险与乐趣,纯真与进取。

也许成人需要回归的不仅仅是拥有童心,而是真真正正将自己置身于童年时段的那个自己,用童真解读儿童心灵,就会察觉,小孩为什么在当下那个环境中有这样的行为?孩子内心渴望的到底是什么?

答案,不言自明。

成年之后,成人肩上被束缚的东西越来越多,当日子煎熬的时候,不如看一看童书,和孩子们玩一玩游戏,回到童真世界,快快乐乐,无忧无虑,也许只是短暂的一会儿,有什么关系呢?

只要你愿意,童心不只是六一。

是冒险还是勇敢,是无畏还是无惧,是快乐还是破涕,全都属于“童年的秘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