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惺惺相惜

 佩君的文艺营 2022-02-28
每年端午前后,路旁匍匐在地、洁白浓郁的栀子花,悉数绽放。打从路旁经过,香气占满衣襟,目光被其牢牢吸引,不愿离去。有了土地的滋养,无论枝叶还是花朵,生长的格外有精神,欣欣向上的面容,令人欢喜。
台湾作家三毛说:“生活在都市里的人,迫不得已在花市中捧些切花回家,对于离开土地的鲜花,总觉对它们产生一种疼惜又抱歉的心理,可是还是要买的。这种对花的抱歉和喜悦,总也不能过分去分析它。”
幼年,我经常将奶奶院子里盛开正好的硕大而芬芳的栀子花掐回家,每次掐上四五朵,搂在怀里。回家后,迅速找来一个搪瓷缸子,盛满清水,将采来的花朵插在水里,放置供桌,让花香气盈满整个堂屋。无知无畏的年纪,没有抱歉的心理,觉得盛开的花朵,要接受天然作为装点的气运。
记得奶奶院子里的那颗栀子花树,比当时的我还要高出一个头。
我总是清晨去,那时花儿刚刚绽放,倘若此时采摘,拿回去能盛开很多天。树上有露水,不小心就会把鞋袜弄湿。花儿们调皮,今天开一朵,明天开一朵;有时一齐盛开,颇为壮观,有的在树顶,有的在树下,要认真寻找,才觅得到踪影。
清明回乡,从前的栀子花,毫无踪迹,过往的那片土地,被种上密集的树。
生命中的一段历史被抹去,站在树下,整个人怅然若失。
春天快结束的时候,碰巧在地铁口看到有人卖花,品种繁多,左顾右看后,最好买一盆栀子花,带着几朵花苞,翠绿茂盛。想象着,假以时日,洁白芬芬的栀子花盛开在阳台,多么美丽。问卖花的摊主,怎么养?如果叶子黄了怎么办?他说,两三天浇一次水,浇透。如果叶子黄了,就拿点醋,醋里放水,浇在根部就可以。
在养花这件事,除了对绿萝有信心,但凡对其他的植物,总有一种忧虑,担心方法方法不到位,而令它们命运多舛。我又顾虑重重的问,光照呢,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摊贩大哥耐心回复,阳光不能太强,但也不能不见光,太弱也不行。
心中掂量着,感觉这栀子花不好伺候。但又想,问人家那么多问题,不买不合适,在矛盾的心情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付钱,提回家。到家后,暗暗告知自己,要好好养护。
有时我将它放在客厅,避光;有时放在阳台,晒晒太阳;为此,专门买了一个喷壶,早起在叶子上喷喷水。有空就去摸一摸土壤,看看是否干燥,要不要浇水?特意弄点醋,按照卖家说的方法,浇进根部……
在一番精心养护下,栀子花却日渐憔悴,叶子不可避免的越来越黄。原本枝繁叶茂,绿油油,没到一周时间,变得瘦弱不堪、形同枯槁、仿佛被抽走了元气。我心想,坏了,看来栀子花命不久矣,得赶紧想办法让它起死回生。
在一个即将下大雨的黄昏,我将它从楼下拿下,到小区植物密集的地方,让它跟着其他植物们一起,一来接接地气,二来吸收自然界中的雨,兴许会有帮助。
果不其然,第二天一早,我去探望它,叶子舒展开来,像是喝饱了水,毛孔打开,恢复了昔日神采,傲然挺立。不过,叶片仍旧是瘦的,枝干也不够强壮,但比之前奄奄一息的样子好太多。
我打算让它继续接受大自然的滋养。
没想到接下来一整天,太阳普照,炙烈高温,黄昏下班时赶去,不出所料,叶子蔫了,皱巴巴的,好像积攒了一肚子的委屈。罢了,毕竟是人工养的,抵不过自然界的狂风烈日。我悻悻然将其抱回家,给它浇水,对它说话,让它自己争口气。
枯黄的叶子被全部摘去,虽然瘦弱不堪,好在仍有一丝精气神。每日给叶片喷洒水雾,连日阴雨已久,缺失阳光的照射,孱弱的栀子花夹杂着一丝阴郁。
有一天我凝神细看,发现花苞处微黄,轻轻触碰,立即凋谢。我吃了一惊,却也明白,土壤,光照,养分,温度,各个环节都不太够,好像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原因,恰恰这种亚健康的状态,最具有杀伤力。
我站在阳台上,想起从前故乡的那颗栀子花,它的根深埋地下,枝干粗壮有力,盛开时节,繁花似锦,它带来夏日的香气,心情的欢欣,难忘的记忆。在那片故土,它轰轰烈烈、肆意绽放过,热烈挥洒着花香气,它用尽力气,没有遗憾。
看眼前的栀子花,或许它脱离熟悉的环境,被迫迁徙到另一处家园,它也想努力的向上,挣扎着向前,为了生存,它竭力融入新环境,却无法避免的细弱,单薄,瘦削。
恍惚之间,我弄懂了它的处境。又忽然为它感到高兴,即便未来挺不过去,但也曾遇到过,真诚待它的心灵。这是作为花朵,骄傲存活于世间的证据,也是生命力的彰显,人与花之间的惺惺相惜。
作者佩君,居杭州,喜文字,好读书,
至今写五十多万字,85后职场妈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