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幸好有别离

 佩君的文艺营 2022-02-28

台湾作家三毛,读大学并没有参考联考,凭借自己发表的文章与画作、一封陈情书信请求入当年的文华学院做选读生。一样缴费,一起与同学上课,一律参加考试。唯一不同的是,同学们必须穿土黄色的制服参加周会,而她不必;同学毕业得到学籍的认可,而她没有。不相同的地方,十分微小而不足道,心甘情愿的感激。

入学注册的时候变得艰难,排了很久,轮到她时,跟办事员解释状况,换来对方一句:“你等着,等最后来办理。”她只得站在一旁,终于等到最后,办事员快下班,她再次上前询问,对方一脸讶然与不耐:“跟你讲没有你的名字,怎么搞不清楚的?”好不容易勉强收了学费,被人冷冷递来一句:“讲人情进来的嘛——”她表面虽微微鞠着躬,心里却马上要死要活起来。

其实她没有讲情,只是在信中陈述自己少年失学的遭遇与苦痛,信写得十分诚恳,感动了学院创始人,最后得以入学。好在注册缴费这样的事情,半年才有一次,倒也是值得忍受。小忍之下,换来生活与教化是划算的。

在入学前夕,院长慈爱的问她,希望进入哪一门科系选读?她在美术系和哲学系之间挣扎很久,父亲期望她念美术,因为他一生的梦想是做一个运动家或艺术家,奇怪的是,他又念了法律。她没有完成父亲的梦,进了听起来让人茫然无措的哲学系,认为哲学是思想训练的基础,多接近它,必然有益。

她的大学时代,一直狂热的读书,除此之外,又投入到恋爱。二十岁是女孩子最美的年纪,对于智慧的追求如饥似渴,而对于一生憧憬的爱情,亦是期待付出和追寻。同学之间,是虚荣的,深觉知识的浅薄与欠缺而带来的自卑,彼此比来比去,比的不是容貌与衣着,而是谈吐和思想。

假如有同学看了本自己尚没有发现的好书,下次她必定要去细心阅读体会,争取在谈阅读时,不输给对方。真是好强而虚荣。倒也因为这份你死我活的争夺,读书形成一生的习惯,但却不再是虚荣的理由了。

凡事各有利弊,难有绝对的好与坏。

至于恋爱,她认为是自然不过,就像是花儿到了时候与季节,必然要开始的,没有任何理由躲开这自然的现象,只不过入了大学,便更加理直气壮起来。

想起春天聚会时,同学问我,怎么看待谈恋爱?我笑说,每个人的恋爱观不同,有的观点认为一辈子只谈一个,以此表明志节。当时我回答说,谈恋爱,谈恋爱,关键在于谈。若谈不到一起,不必恋,更不必爱。

她进入大学之后,除了埋头读书,了解书本上的“人生观”,再也没有可能发生知识之外的化学作用,久而久之,内心隐藏着一丝丝欠缺与空虚的感觉。那是什么呢。是缺乏爱情的寂寞,一种潜伏的恐慌,在那种年龄里,如果没有爱情,就是考试得了一百分,也觉得生命交了白卷。况且,她每学期总平均分只得八十五分。

大二一开始,她获得稿费舍不得私藏,拿出来请全班同学在外面的小食店吃中饭。在等待菜上桌的间隙,门口进来一个旁系的同学,恰好他认识他们班的一个,双方打了招呼,便邀请他一起来吃饭,就在对方拉着椅子坐下来的一刹那,她的心里忽然有个声音在说——哦,你来了。

男朋友与买鞋相似,视觉上看了几百双,以至于店员小姐不耐烦了,追问到底要什么花色款式的,自己往往说不明白。但当你一眼看到一双合意的,立即知道就是了。可怕的是,视觉心灵上的选择,并不代表那双鞋子舒适合脚,能够穿一辈子。

总而言之,那种灯火阑珊处的蓦一回首,至今想来仍是感动的。这件事不来则已,一来粉身碎骨,当年不顾一切的爱恋与燃烧,是一个年轻生命中极为必须的经验和明证,证明了一刹永恒的真实存在与价值。

恋爱之后,她的生活逐渐踏实,对文学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未来的信心、自我的期许……都来自这份爱情中对方高出她太多思想给予的潜移默化。

结果仍然分手,知道双方太年轻,现实生活中没有立即的形式促使这份至情得到成全。后来,她离开台湾,与初恋男友淡了音讯。对于分别,是合情合理的一种结束,不能幼稚的视为双方的变心便作为一切分离的解释。

回想起来,在如她一般的年龄,我也有类似的校园经历,当时付出过的血泪,至今记忆犹新。却也因此造就对感情的态度:在一起时全情投入、真诚彻底,分别时各安天涯、不再联系。

年轻时的恋爱,仿佛分离就是失败,但如今来看,不见得如此,爱情不同于其他,显然不是书本上学学就能轻易弄明白的道理。要摸着石头过河,涉水而过,毫无经验可循。

这一段过去,成为生命历程中的标记,使之后的人生成长,受益良多。因而感悟,人生幸好有别离,如若不然,无法成为如今的自己。感谢过去的相遇。聚与散,离与别,幸福与悲哀,失望与希望,假如愿意品尝,各个都有滋味,样样都是生命中的不可缺席。

作者佩君,居杭州,喜文字,好读书,
至今写五十多万字,85后职场妈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