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就说你有没有朋友?”

 LMZ李木子 2022-02-28
2021.7.20   武汉  晴天

最近看了一本书,书中提到了这样的一个观念:你有你的人生课题,别人有别人的人生课题,你只需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至于别人怎么做,那是别人的人生课题,与你无关,也不用在意。

书中还举了一个例子:当你和父母讨论一个问题时,你做了你的选择,父母就不应该干涉你了,因为这是你自己的人生课题,而至于父母怎么不满,怎么看待你,那是父母的人生课题,你不用太在意,与你没有什么关系。

试想如果每个人都只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不过于干涉别人的人生课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轻松很多,生活的烦恼也会少很多。

就拿父母和子女相处的例子来说,很多父母都认为自己对孩子有掌控权,可以理直气壮的要求孩子做一些事情,我是你妈,你就该听我的,”,“我是你爸,我说让你怎么做,就应该怎么做?

这其实是在干涉和控制另一个人的人生,渴望去掌控对方的人生。每个人都应该有每个人的自由,父母应该有父母的自由,而子女也应该有子女的自由。

子女从来不是父母的附属品和归属品。

父母因为年长,对子女的某些行为及生活可以提出指导意见、给予帮助,但是,若子女不听,讲清楚后果之后,也不应该强行让子女去做一些事情,毕竟子女的人生的课题,父母不应该自行干涉。

具体来说,比如:孩子明明不想上补习班,父母却给孩子报名;子女明明自己不想学那个专业,父母却说自己是过来人,那个专业读出来有前途,不会害你的;孩子明明不喜欢对方,父母却说条件不错,不要挑了就这样吧

而所有的被迫让子女接受的事情,背后都有一个理由,那就是,我在为你考虑,我是为了你好。

可是,问题又来了:为什么父母觉得正确的事情,就一定是为了孩子好呢?而子女觉得正确的事情,父母就一定觉得不正常呢?难道就因为年长?难道就因为吃过的盐比子女走过的路还多反过来说,子女也不应该强迫父母做一些事情,各自走自己的人生路是最自由的方式。

只要这样想明白了之后,我想: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才有可能变得和谐一些。

在生活中,很多子女不爱父母,甚至讨厌父母的原因,不是因为心狠,不是因为看不到父母的付出与关心,而是源于自己从来没有被真正的接受与理解,还感受到了嘲讽。

“”你说你有没有朋友?你就说你有没有朋友?”

“你连朋友都没有,你有啥用”。

“你工资这么少,你穿着100多的睡衣,首先要问问自己配不配?”

而且,在不被理解、接受,偶尔嘲讽的情况下,大多数父母亲还执意要求子女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日日如此,年年如此,这就是子女无法爱的理由。

爱是什么呢?子女为什么要去亲近父母?为什么要去靠近身边的另一个人呢?

爱是接受与理解,而我们也会因为被另一个人接受、理解,而去更爱身边接受、理解我们的人。

我们会最爱这样的人,我觉得没有其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