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庸笔下此2人淡泊名利,身怀盖世绝技,却不曾杀害过一个人

 耳东话史 2022-02-28

武林中人习武是为了啥?当然,有人会说是强身健体,现实世界中的确如此,而在武侠的世界中习武之人的动机往往没有这么单纯,无论那人是正是邪,习武总归是用来对付与他站在对立面的人的,而只要是武林高手对决上便难免会有死伤,所以武功本质上是用来伤人的武器,甚至可以说是用来杀人的武器,至少在金庸笔下的武林中的确如此。金老笔下的武林中人往往会为了争夺某些武功秘籍或者神兵利器而打个你死我活,比如《倚天屠龙记》中的人们即是为了争夺倚天剑和屠龙刀而互相厮杀,那么真的有人习武却从不杀人吗?答案是肯定的。

在传统的认知中,似乎文学作品中被赋予“主角”身份的角色往往都需要是正义之士,毕竟武侠的故事无论如何变化,总是要回归“邪不胜正”的主题,否则便是助长歪风邪气了,但若是了解金庸作品的话就会发现一个问题,他笔下的主角都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白莲花”,都或多或少存在缺点,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都曾杀生,当然,杀的多数都是恶人,但在境界上来说却是输了本文要提到的这两个角色一筹,因为那两人武功顶尖,却不曾杀害一人。

(萧峰剧照)

第一位不曾杀害一人的高手即是那《天龙八部》一书中的少林扫地僧,此人入寺数十年,少林僧人却不识他,也不知道他是如何练就一身绝世神功,在轻描淡写间就能够将天龙四绝给镇住,足见他的武功是深不可测的,但能够在武功如此高强的前提之下淡泊名利就十分不易了,因为金庸笔下的少林门人中其实真正算得上是大师的其实没几个,而扫地僧算是其中之一。

扫地僧在原著中不曾杀害一人,书中萧远山和慕容博虽是因他而“死”,却仅仅只是假死状态,很快就被他救活,并且点化,因此他不仅没有造孽,反而还化解了一段长达数十年的恩怨,他在面对慕容复和萧峰的时候也是处处忍让,甚至硬吃了萧峰一掌,足见他的境界远胜那些凡夫俗子,没有任何一位主角能够达到他的境界。

(扫地僧剧照)

而第二位身怀绝技却不曾杀害一人的高手则是登场于《神雕侠侣》之末和《倚天屠龙记》开篇的觉远大师,和扫地僧一样,同样出自少林派,当然,论武功觉远是比扫地僧的境界差远了,毕竟两者所处的时代不同,《天龙》时代是一个连使出“剑芒”的卓不凡都只能被视为三流高手的时代,那时候化气为型的武功都有不少,如六脉神剑、火焰刀等,而《倚天》时代江湖中的绝顶高手已是寥寥无几,仅有二张足以撑起排面,但觉远的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谢逊剧照)

读过原著的朋友都知道,觉远是在无心之中练就了一身《九阳神功》,甚至他都不知道自己已经有神功护体,只是每次在与人对抗时总能够做到见招拆招,等于说《九阳神功》已经成为了他身体的一部分,他使出的招式都是无心之举,已化作他的本能,正因为如此,就连那“昆仑三圣”何足道也奈何不得他。

(觉远剧照)

只是觉远大师是个憨人,不善表达,他从未依仗自己的武功伤害过一人,甚至最后还是因为挑着张君宝和郭襄逃命活活累死的,有人以此认为他功力不咋地,其实那是没读懂觉远这个人,他做事一根筋,在认定郭襄、张君宝会被杀的时候,他就只懂得一股脑的跑,所以活活累死的设定完全是合情合理的,与武功强弱无关,任何一个正常人在超负荷运动之后都难免会元气大伤,不是么?

纵观金庸笔下的十五部作品,其中能够做到“身怀绝世武功却不杀一人”的角色还真是没几个,扫地僧和觉远算是这武林中的两股清流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