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资白马股,不应是价值投资者的遮羞布!

 makeyoucool 2022-02-28

图片

投资白马股,不应是价值投资者的遮羞布

/金立成

(注:本文1600字左右,阅读大概需要3分钟,这是“立成说投资”第380篇原创文章)

现在的投资者啊,尤其是刚进入资本市场不久的投资者,或者皈依价值投资信徒不久的投资者,只要提及投资,就张嘴贵州茅台、闭嘴贵州茅台,似乎市场上只有茅台一家公司才能投资。必须客观地说,贵州茅台的的确确成就了一些散户投资者和财经大V,但是在大A股这个巨大的市场里,还是有一些公司的长期涨幅超过了茅台的。

正因为茅台效应,市场开始出现了“茅指数”以及“茅个股”,机构开始抱团取暖,炒作各行各业的“茅台”,来回割韭菜。有些散户被洗脑得非常彻底,认为投资就是买各种白马,如果持仓中没有白马,就没脸见人,更无法获得别人的认同,找不到存在感。

投资白马股,似乎已经成为不少价值投资者的遮羞布,这是因为买白马股似乎永远政治正确,粉丝多,口号喊得响。如果机构投资者是因为投资白马而亏损,基民们的谴责也会变少,大众认为这不过是差点运气而已。

买白马股,就一定是价值投资吗?比如买中国平安、格力电器、恒瑞医药等超级大白马,是不是就是芒格眼里的价值投资呢?实际上,价值投资并不等于投资白马股,如果价值投资只限定于买白马,这就彻底误解和误读了价值投资。

近期啊,在互联网上,一位股民亏损550万元的故事受到投资者及市场人士的关注。这个股民的投资故事被称为是被价值投资洗脑的悲剧。但从这位投资者的投资来看,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价值投资,而是一种伪价值投资,其投资亏损并非是价值投资惹的祸。

从网上晒出来的持仓及盈亏情况来看,该投资者主要亏损在两只股票上,即格力电器与中国平安。其中格力电器的亏损是369.29万元,持仓成本近55万元;而中国平安的亏损是180.10万元,持仓成本是77.75元。由于格力电器与中国平安是公认的白马股,所以,有人将该投资者的投资失败归结为价值投资的失败,认为是被价值投资洗脑的悲剧

现在在国内的投资阵营里,价值投资是典型的名门正派。玩投资,如果不说自己是搞价值投资的,那就不好意思出门见人。不少人看了几本书过后呢,就把价值投资误认为是投资买白马股,仅仅是因为这些白马股在过去的5-10年里给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于是乎,不少投资者开始被白马股洗脑了,以为投资很简单,只要买进白马股,然后在那里等,就可以躺赢,可以静悄悄地数钱。实际上,这是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务。大数据显示,投资白马股亏损的投资者比比皆是。价值投资根本不等同于买白马,当红的白马也可能在未来变成一个鸡肋。

价值投资的门槛看起来非常低,但其真实门槛非常高。它实际上包括如下几个核心理论:能力圈、安全边际、股权思维、市场先生。这几个理论是一个完整的闭环,无论是哪一个理论的实践,都够普通投资者吃一壶的。

拿最近暴跌香港上市房企融创中国来说,融创中国从2016年到2019年,股价暴涨10倍有余,一度成为地产圈里赫赫有名的白马股。现如今呢,融创的股价从49港币的高位已经跌到了现在的6块多港币,那些喜欢越跌越买、热衷于抄底的伪价值投资者们,不知道现在的心情如何。

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永远是在从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寻找不变的东西,而那些拥有某些特定不变的特征的企业才具备高确定性和又宽又深的“护城河”,正是因为拥有这样的高确定性,这些企业才能成为时间的朋友。

当前市场里那些热捧的白马股,都具备极高的确定性吗?绝大多数白马股都是时代和经济周期以及企业成长周期的产物,其实都不具备极高的确定性。真正厉害的投资者,在努力寻找未来的“白马股”,而恰恰当一家企业成为众人喜欢的白马后,超额收益就往往一去不复返了。

投资者必须要成熟起来,做投资亏损了,就不要到处甩锅。只有不断反思自己,才能持续成长。盲目投资白马股,应该成为价值投资的遮羞布和自己拒绝不断学习、成长的借口。价值投资,一直都是一门“易学难精”的学问。投资是一场修行,只有那些克服了人性的弱点,不断战胜自己的人,才能战胜市场,获得持续盈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