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出九,饿死猪狗。'这个说法在民间更常听闻。饿死猪狗,又或饿死老爷,其实表达的意思相当,是说年景不好,人畜遭罪。 2022年何时出九?看看'冬九九'是怎么算的,老祖宗又是怎么说的? ![]() 关于'出九(九出)'
九九最有名的莫过于'三九严寒',小时每逢冬天常听老人念叨。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写的就是三九。 ①出九算法 冬至开启冷冻模式,开始进入'数九寒天'。从冬至算起,每九天为一组,是为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暖。 数九曲线表现为:渐冷~最冷~渐暖。其中三九四九最为寒冷。所谓'出九'或'九出',意思是九九结束。按此推算,出九可能落在正月,也可能在正月之后。为什么呢? ![]() ②'正月出九'的原因 冬至时间固定,数九推法固定,但是'出九'时有跑偏,比如2021年和2022年就不同。这是因二十四节气算法和农历算法不同所致。 古人把太阳黄经360度划为24等份,每15度对应一个节气,于是有了'二十四节气'。 农历则是阴阳历结合的产物,农历和二十四节气算法上有很大区别。所以'出九'情况不同,有时在正月,有时出正月。 ![]() ③2022年'出九'情况 2021年冬至在12月21日,以此为起点推算数九。九九时间: 2022年3月3日—3月11日。 很明显,眼下冬九九,九天都在农历2022年2月上旬。这就是说今年正月没有出九。 而去年数九结束时间在正月二十八,还没出正月数九就已经结束了。 也就是说,去年应了老俗语'正月出九,饿死猪狗',或说'九出正月,饿死老爷'。而2022年正月没出九,看来年景不错? ![]() 饿死猪狗饿死爷据老说法,正月出九,作物欠收,年景不好。好养活如猪狗都能饿死,人们生活自然也是不堪。反之,老爷都能饿死,况乎家畜? 说明: 所谓'饿死',不是真地饿死,只是形象地夸张,强调年景很差,人们要重视应对。 传统文化(如易经)里,九为极数,为'至大'、'至阳'之数。天气从五九开始转暖,天和上扬,地气下潜,阳气累积意味着阴气渐消,累至九次已到尽头,意味着大地回暖,'春已深矣'。农民大爷和兄弟要着手春耕了。 ![]() 但是,事儿没这么简单…… 农民耕种通常参考节气、气候、数九等。九尽意味天暖,但是,若正月还没过完数九就已结束,说明气温回暖很快。这不是什么好事。 老百姓讲究什么时候办什么事,什么节气什么农活。一开春,气温迅速回暖,蔬菜和作物会加速生长,比如北方潜伏了一冬的小麦。 正月就出九,春暖来的太早,老天先惯着庄稼蔬菜使劲长,然后一杆子倒春寒撸趴在地里……所以对农作物非常不利。北方自不必多说,南方水稻也会出现烂种、烂秧问题。 农民大爷怎么办呢?能延迟播种则延迟,没办法的做好预防措施。所以说不利农业。 ![]() 小编结语过去老百姓没什么科学理论可讲,生活和农事玩的都是实践经验。不一定都对,但农民是种地的行家;专家理论很高深,从没听说过专家去种地。袁隆平爷爷: 我就是一个农民。 九出正月,饿死猪狗饿死爷。话出农民,事关农业,当然有它的道理。话说什么时令什么气温为宜,异常意味着意外,易生枝节,尤其气温异常于农业而言。还好,今年九尽正月外。 ![]() 生活不易,农民更不易。愿风调雨顺,农民欢颜。是时候给我妈打电话了,活不干,嘴得甜。 农民,食者父母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