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假教研”、“伪课题”将把教学带向何方?

 WUYOU962 2022-02-28

新的学期开始了,某些学校的教研活动又开始蓬蓬勃勃开展了,这优质课,那公开课,这讲评课,那复习课的,一周一周,一轮一轮,折腾个没完没了。

别的不说,有的单位,单单所谓的集体备课,几乎每周都搞,集体备课的档案盒一排排,一列列,这么细致完整的材料,按说教学质量应该得有重大突破吧?

非也,教学成绩还是徘徊不前,甚至有后退的态势。

或许有的老师说,教研是重过程不重结果,课讲的好,不一定成绩高。

这不是胡说八道吗?哪一个学生不希望在老师的指点下提升成绩,考高中,考大学是不是要按成绩,你不能把孩子教会,无法提升成绩,你的课又怎么说是讲得好?

所以说,平时,表面红红火火的教研活动说白了就是重形式不重实效的“假教研”,就像肥皂泡一样,外边好看,瞬间化为乌有。

这类假教研,大家都知道是徒徒浪费时间的“无用功”,可是都看破不说破,继续像《皇帝新装》里的皇帝一样,硬撑着头皮把游行大典坚持下去。

再就是“伪课题”,我们研究课题的动机就是把教学搞得更好,说白了就是提升学生素质,让学生如何能迅速快捷低提升成绩,如何在书山题海里脱颖而出。

课题成败,效果在于实践,实践是检验课题成败的唯一标准,然而,有的学校教研人员,对课题的要求有严格的格式限制,什么开题,结题,审题……天天框框十几类,不符合那个模版就不给通过,这类重形式不重内容的课题研究,比明清时代的讲究起承转合的“八股文”要求还多,就是典型的“八股课题”,这样研究课题,真不知道会出啥研究成果。

难以想象,上述的“假教研”、“伪课题”会不会把教学带进“死胡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