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一种智慧,是懂得“置身事外”

 富书 2022-03-01


文|浅居
再好的感情,也要建立自己的界限,同时不逾矩别人的边界。

心理学中有一个“刺猬定律”是这样讲的:

寒冷的冬季,两只刺猬想拥抱取暖,紧挨在一块,就会刺痛对方;离开一段距离,冷得难以忍受,又想抱在一起取暖。

这样反复尝试了几次,它们终于找到了合适的距离,既能够相互取暖,又不会刺痛彼此。

合适的距离,是刺猬能够取暖又不互相刺伤的关键。

人与人交往,也是如此,只有保持合适的社交距离,才能相处舒适。

生活中,懂得分寸感,适时地把自己当外人,更是一种智慧。

朋友间,行有所止

纪伯伦曾说:“在一起的时候要给彼此留一些空间,橡树和雪松并不能在彼此的影子中成长。”

的确如此,再好的感情,也要建立自己的界限,同时不逾矩别人的边界。

毕竟保持做人的分寸感,多顾及别人的感受,才是维护一段关系最好的方式。

闺蜜曾向我倾诉:发小自从买房后,便开始疏远她。

从闺蜜的埋怨中,我似乎看到了症结所在。

原来,闺蜜习惯为发小“两肋插刀”。

闺蜜陪发小制定装修风格,她喜欢流行的欧美风,可是发小却喜欢中式风格。

闺蜜觉得发小“老土”,一再说服发小要装欧美风,并且一直指指点点,埋怨发小的眼光差、不会挑风格。

房子装修好后,闺蜜帮发小选家具,发小想要中式实木家具来搭配中式的装修风格。

但闺蜜坚持让发小选暖色欧式布艺家具,言语间依然不忘埋怨发小没有品味。

发小一直没有吭声,却默默地选择了远离闺蜜,这段关系在疏远中走向彼此冷落。

好的关系,是给予意见,但不强求,更不会指手画脚。一味强求别人喜好,不顾对方的感受,替别人做主,反而会让人心生反感。

感情再好,不拿自己当外人,必然会产生间隙,所有感情的裂缝始于不懂得适时置身事外。

关系越好,越需要边界感;即使彼此再熟悉,也要在乎细节。

因为,再好的感情,也会在一次次没有分寸的逾矩中,不欢而散。

在《奇葩大会》上,冯唐曾提到:“世间万物,很大一部分事,归根结底不过是两件事,一件是“关我屁事”,一件是“关你屁事”。

此言不虚。

自己的事,自己做主,你可以建议,但不要指指点点;别人的事,自有主意,我可以关注,但不会指手画脚。

要知道唯有保持分寸感,恰当地置身事外,感情才能长久。


亲戚间,言有所界

作家周国平说:

“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界限。这界限是不清晰的,然而又是确定的。一切麻烦和冲突都起于无意中想突破这界限。”

诚然如此,很多时候,人们喜欢多管闲事,将自己的私心加诸在别人身上,肆意窥探对方的生活,不断插手别人的生活。

在电视剧《我在他乡挺好的》中,有一幕让我记忆深刻:

乔夕辰的大伯父一家来北京看病,借住在乔乔家中。

借住期间,大伯母总是在有意或无意间干涉乔乔的生活习惯。

大伯母不喜欢宠物,觉得乔乔养的猫不干净,便趁着乔乔不在,擅自将她的猫赶出了门。

乔乔知道后很崩溃,找大伯母说理,却被大伯母指责乔乔不懂事,不懂得尊重长辈。

听说过一句话:“分寸感,不是指疏远,也不是指傲慢,而是指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清醒认识自己的位置,然后做出合适的举动。”

是啊,总有人明明是在求人办事,却理所当然;明明错在自己,却理直气壮,甚至站在道德的角度绑架别人。

分寸感一旦缺失,就会干涉别人生活。

过年期间,我带着俩孩子回家过年,被几个亲戚围着“关心”。

“你老公怎么没来,工作那么忙吗?”

“再忙过年也得回家,怎么能让你一个人带俩孩子独自回家,你俩没吵架吧?”

“要我说啊,这男人当警察,也不能没了家庭责任感,听说你们警嫂都不好当,是不是啊?”

亲戚人之常情的关爱,却让我感到异常的尴尬,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生活中这样的“热心肠”,其实是没有界限地窥探别人的隐私。而肆意干涉别人生活,是一种伤害。

邦达列夫就曾感慨:“人类一切痛苦的起源,都源于缺乏边界感。

谁说不是呢?亲朋间,我们渴望被爱,却不渴望窥探;我们渴望关爱,却不渴望干涉。

熟人之间互不侵犯的边界,其实是最好的关爱。


夫妻间,凡事有度

杨绛在《我们仨》中曾回忆过自己和丈夫钱钟书的一件事:

钱钟书从国外留学归来后,在清华执教。此时,杨绛和钱钟书的生活才日渐起色,趋于稳定。

但是钱钟书执教未满一年,家中父亲来信,让他辞掉清华的工作,回蓝田当英文系主任,同时可以奉养父亲。

杨绛夫妻深知对于他们,清华的工作来之不易,换了工作,如今稳定的生活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杨绛想和公公争执一番,但转念一想,丈夫工作的去留,是他自己的选择,自己应当尊重他的选择,而不是替他做选择。

于是,她不仅没有干涉丈夫的选择,还和钱钟书一起回了蓝田。

杨绛

试想,如果杨绛没有分寸感,坚持干预丈夫的选择,那么钱钟书只会感到左右为难,夫妻间也会因此产生矛盾。

很多人认为,夫妻是最亲近的人,不应该分你我。殊不知,夫妻间的边界感也很重要,它往往决定了夫妻感情的幸福与否。

黄磊曾讲过:“中国式的夫妻关系,都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不客气,总是以为伴侣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不需要“客套话”,因而失去了该有的界限感。

“老婆给我倒水”、“老婆给我盛饭”这些不客套的请求,在日积月累中,抹掉了夫妻间原有的幸福感。

的确如此,婚姻里,夫妻间没有边界感,只会一味索取,将伴侣的付出当作理所当然,一直消耗着彼此的感情。

好的夫妻关系,是懂得尊重,是懂你的付出;不好的夫妻关系,消耗伴侣的爱意,对伴侣的付出熟视无睹,即使你将所有的爱和责任给了家庭,也会被当作理所应当。

毕淑敏曾说过:“和我们所爱的人唇齿相依,紧密而不混淆。

此言不虚,夫妻相处,关系太远,容易生疏;关系太近,容易生厌。

最好的夫妻关系,是亲近地保持距离。亲疏有度,才能久处不累;凡事有度,才能彼此相惜。

婚姻往往是,你自以为的亲近,却是你们感情裂缝的开始;你习惯了伴侣的付出,其实是在消耗彼此的爱意。

习惯消耗伴侣的人,吝于付出,却又不断索取。

可是,谁都不傻,一味地消耗,只会迎来一段婚姻关系的结束。

余生,愿你修得一颗同理心,远离消耗你的人,也不要做消耗别人的人。

有一种智慧,是懂得“置身事外”

有句话说得好:“和朋友之间,保持一杯水的距离;和亲戚之间,保持一碗汤的距离;和爱人之间,保持一张纸的距离。”

细细想来,的确如此。

强求别人,感情便只剩下无尽的隔阂;

干涉别人,关爱便失去了原有的温暖;

消耗别人,情义便只会一去不再复返;

人这一辈子,与人相处,最重要的事,就是学会分寸感。

感情再好,也要行有所止;

心肠再热,也要言有所界;

关系再亲,也要凡事有度。

无论是朋友,还是亲人,适当的疏离感,才是亲密关系永远的保鲜剂。

与人相处,最舒服的关系,无非就是适时拿自己当外人,恰当的置身事外。你需要时,我在,但不逾矩;你不需要,我依然在,只是默默相陪。

点个在看,人生下半场,愿你习得一种智慧,懂得适时地置身事外,与友人、亲人、爱人天长地久,温馨常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