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首诗,成就了一个神童

 昨日残荷 2022-03-01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这首诗是骆宾王七岁时所写。

骆宾王,浙江义乌人,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曾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徐敬业失败后,骆宾王不知所踪,有的说他被杀,有的说他出家为僧。

小时候的骆宾王,住在义乌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子里。村外有一口池塘。有一天,家中来了一位客人。客人问了他几个问题。他都对答如流,客人惊讶不已。骆宾王跟着客人走到池塘时,一群白鹅正在池塘里游来游去,便要他以鹅作诗,骆宾王略加思索便创作了此诗。

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写得自然、真切、形象。

这首诗以一个七岁小孩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开头的“鹅、鹅、鹅”道出鹅由远至近的欢叫声,让人渐渐看清它“曲项”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态,再写鹅在水中嬉戏时有声有色的情景。

第二句“曲项向天歌”。曲,弯曲。项,就是脖子。曲项,弯着脖子。歌,唱歌。这两句一下子抓住鹅脖子长的特征,写出它欢叫时洋洋自得的神态。

以上是写鹅在陆地上行进中的情形,下面两句则写鹅群到水中悠然自得游泳的情形。着重从色彩方面来铺叙鹅群戏水的情况。鹅儿的毛是白的,而江水却是绿的,“白”“绿”对照,鲜明耀眼;同样,鹅掌是红的,而水波是青的,“红”“青”映衬,艳丽夺目,其妙无穷。

动词的使用也恰到好处。“浮”字说明鹅儿在水中悠然自得,一动不动。“拨”字则说明鹅儿在水中用力划水,以致掀起了水波。这样,动静相生,写出了一种变化美。

诵读这首诗歌,我们不难从中体味到童趣。在儿童眼里,动物们的嬉戏,无不充满情趣,小诗人以诗的语言给我们展示了一幅鹅儿戏水图,有形象,有声音,有色彩,有动态,像电影一样如在眼前,给人以如临其境的感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