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绍虞故居

 金钱河南山牧童 2022-03-01

郭绍虞在奉贤路安度晚年

沈琦华/金晶

郭绍虞,原名希汾,字绍虞,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学家、文学批评史家、书法家。郭绍虞晚年一直居住在奉贤路148弄4号202室,直到1984年去世。

      安贫若素

      郭绍虞1893年出生于苏州一户读书人家,因为家境清寒,念到中学便不得已辍学。此后“自学严格”,无论是在涵芬楼借阅,还是在北大旁听,他都努力抓住机会自学,不到28岁就成了教授。

      1927年起,郭绍虞在北京燕京大学中文系任教授14年,同时开始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研究。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伪为了强迫他到伪北大任教,竟然将他关押两天。获释后,郭绍虞在燕京大学上了“最后一课”,恸哭朗读《诗经·黍离》,引得满座泣下。

      为了生计,郭绍虞转到上海的圣约翰大学、大夏大学、光华大学兼课,也为叶圣陶的开明书店编书编杂志。由于当时家中孩子较多,又有老母在堂,生活负担很重,但他安贫若素。1941年,他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子弟小学任教,因此也得到去商务印书馆探索珍贵藏书的机会。此时,茅盾也来到商务印书馆任编辑,两人由于思想相近,遂成挚友。

      1946年,同济大学创立文学院中国文学系,郭绍虞任教授兼系主任,同时在多校兼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郭绍虞到复旦大学任教,先后任中文系教授兼主任、图书馆馆长、古代文学研究室主任等职。此外,他还是上海文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兼书记处书记、上海文学所所长和《辞海》副主编等。

      笔耕不辍

      1962年,组织上体恤年近七旬的郭绍虞要时常从复旦出发,辛苦赶路参加政协、人大、作协等会议,就把郭绍虞夫妇安置到如今的奉贤路148弄大华公寓内。

      大华公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上下四层,属现代派建筑风格。郭绍虞一家住在二楼的一套两房两厅公寓,钱伟长、王元化、顾廷龙、叶圣陶等郭绍虞好友都曾是这里的座上客。由于晚年听力不佳,每每有客人造访,郭绍虞夫人张方行便坐于近前充当“传声筒”。

      郭绍虞书法造诣精深,年过八旬之后却渐鲜提笔,不过逢人上门来求墨宝,老先生很少拒绝。凡是和郭绍虞先生接触过的人,从未见他有激烈的言语和动作,都觉得他性格温和。晚年生活偶有不便,他还开朗地刻了一方“七十年代,八十老翁”的闲章送给自己。

      郭绍虞晚年生活十分规律,每天早上6点前起床散步,早饭后便来到书房窗口的写字台前伏案写作。郭绍虞先生以照隅室作为斋名,晚年著有《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照隅室语言文字论集》

      文 沈琦华 图 金晶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