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德修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第二泉.doc
2022-03-01 | 阅:  转:  |  分享 
  
据雨花台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介绍,在晋代,第二泉所在的位置有一座寺院,名叫永宁寺。泉水位于永宁寺中,因此名为永宁泉。南宋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大诗人陆游被任命为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通判,赴任途中路过建康,登聚宝山,游永宁寺。因永宁泉泉水清冽,色味俱绝,陆游以之沏茶后大加赞赏,称之为“二泉”。

明代,书法家赵之谦曾题写了第二泉的碑文,后毁于战火。现存的“江南第二泉”石刻,乃是“金陵书法四大家”之一的当代著名书法家萧娴所题。之所以加上“江南”二字,是因为自清朝起,文人诗文中提及此泉,皆称“江南第二泉”。比如清代许振禅、方伯二人曾题写对联“独携天上团圆月,来试江南第二泉”。

为何称“二泉”说法不一

南京雨花台风景区管理局表示,陆游为何称之为“二泉”,有三种说法。一说是因为镇江金山已有“天下第一泉”,永宁泉自然只能名列第二;二说是因为南京钟山紫霞洞中有“一人泉”,因此永宁泉称为“二泉”;三说因为永宁泉有两个泉眼,陆游称其为“二泉”只是表示泉眼有二,并非“第二”之意。各种说法虽多,但江南泉水众多,陆游称永宁泉为“二泉”,后人自然更愿意认为此泉为“第二泉”。

虽然说此泉的水质能排到第几名已无可考,但在金陵一地,它也算是数一数二了。明清两代,金陵为江南科考之地,江南贡院众多考官的沏茶之水,皆是取自“第二泉”。直到解放初期,仍有不少南京人按月订购此处的泉水。

《二泉映月》并非出自此处

既然陆游称永宁泉为“二泉”,后人也沿用此名,那么,大名鼎鼎的盲人音乐家阿炳的《二泉映月》,是不是出自此处呢记者查阅资料后得知,《二泉映月》中的“二泉”,并不是这里的“江南第二泉”,而是位于无锡惠山脚下,名气更大的“天下第二泉”。

说起天下第二泉,不得不提到“茶圣”陆羽。相传他写《茶经》的同时,还排出了天下二十处名泉,其中位居第二的便是无锡惠山脚下的惠山泉,“天下第二泉”也因此得名。

国内名为“第一泉”却有不少

如果说雨花台中的这眼泉水是“第二泉”,那么,“第一泉”到底在哪里呢?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并没有一处泉水叫“江南第一泉”,但有很多的“天下第一泉”。最早的“天下第一泉”,还要说到陆羽。他排出了天下二十处名泉,其中名列第二的是无锡惠山泉,名列第一的,乃是位于江西庐山康王谷的谷帘泉。此泉水质清、冷、香、柔、甘、净,实为沏茶之上品,后人也因陆羽之故,将其称为“天下第一泉”。

陆羽之后的唐代名士刘伯刍,在品尝了全国各地沏茶的水质后,将水分为七等。位于镇江金山的中泠泉,因泉水甘冽,煮茶味佳,被其评为“天下第一泉”。现在中泠泉旁边的围栏上,还有“天下第一泉”五个大字的石刻,乃《千字文》作者,清人王仁堪所题。不过此泉在陆羽的排名中,仅位居第七位。

到了明清时期,首都迁往北京。因北京水质偏碱性,因此喝起来有些苦涩的口感,唯有位于玉泉山中的玉泉,水质清澈,两朝宫廷用水,皆取于此地。相传乾隆皇帝曾取全国名泉之水,用特制的银斗进行鉴定。结果玉泉泉水最轻,含杂质最少,水质最好,故命其名为“天下第一泉”。乾隆皇帝还亲自写了《御制天下第一泉记》,并刻碑立于泉水之侧。

济南被称为“泉城”,城中有名泉七十二,趵突泉名列第一。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出京时带的是北京玉泉水。到济南品尝了趵突泉水后,乾隆发现此泉水比玉泉水还要好喝,立即改带趵突泉水,并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现在趵突泉旁,也有一块“天下第一泉”的石刻,乃是清人王钟霖所题。

此外,被人称为“天下第一泉”的还有四川峨眉山的玉液泉、云南安宁市的碧玉泉、湖南衡山的水帘洞泉等。具体原因,则已经不可考证。



献花(0)
+1
(本文系德修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