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的今天 | 著名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戴望舒逝世

 泊木沐 2022-03-01

1950年2月28日,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戴望舒逝世。犹记那首《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他也一度被人称为“雨巷诗人”。著有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1905年11月5日,戴望舒出生。1922年8月,戴望舒首次公开发表文学作品。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6月,因上海大学被封转入震旦大学学习法语。1928年发表《雨巷》。1932年赴法国留学,先后入读巴黎大学、里昂中法大学。1935年春回国。1936年10月,戴望舒与卞之琳等人创办了著名的《新诗》月刊。抗战爆发后,戴望舒转至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创办《耕耘》杂志。1938年3月,一起发起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5月,抵达香港;8月,主编《星岛日报·星岛》副刊。1939年3月,“文协”香港分会成立,为适应环境,改称为“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留港通讯处”,戴望舒当选为首届干事,同时兼任研究部和西洋文学组负责人,《文协》周刊编辑委员;7月,和艾青主编《顶点》;1946年赴上海任暨南大学教授,教西班牙文。1947年8月任上海市立师范专科学校教授、中文系主任。1948年5月,因参加教授罢课, 被上海市立师专校长串通地方法院,污陷控告,说是香港汉奸文人,出票传讯,被迫离沪,携妻女再度赴港。1949年3月离港抵北平,后担任新闻出版总署国际新闻局法文科科长,从事编译工作。1950年,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