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针虚实之解-倪海厦《黄帝内经》第五十四篇针解(54.1)

 妙音禅韵 2022-03-01

第五十四篇针解

第一节 九针虚实之解

针解篇,第五十四,黄帝问九针之道,九针的虚实之道,如何应用这九针。岐伯说呢,刺虚则实之,针下热也,气实乃热,满而泄之,针下寒也,气虚乃寒。我们所谓的寒热,虚实寒热,我们在临床上下针的时候,看得很清楚。

比如说这个人胃痛,那胃痛的时候真的很痛啊,很难过,我管你什么虚实,躺下来足三里针下去。那足三里下针的时候,足三里是本穴,它是主穴,胃经的主穴,我管你虚实病都好了。你如果下针,你在平补平泄,在那边的时候,病人的胃加实症,过一下子,针一下就会凉就代表气散掉了。

如果是寒症的时候,你要看针慢慢热起来,代表热气回来,寒去掉了,病人会这样子感觉到。所以当一个穴上面你在做无所谓补泄的时候,那个穴本身就是本穴,虚实都能够治的时候最明显。

所以说我们虚的人,里面是寒的,你针下去之后,针热起来就代表虚则实之,所以气实乃热,如果是虚症的人,气虚的你针下去以后,他如果出寒的是因为虚,那你要等到热再取针。

菀陈则除之,菀陈这个讲的是血络,经脉上面有瘀血,大家会看到,这个时候我们要放淤血出来,所以我们身上,尤其是脚上面。手上面不多,大部分针在脚上面,因为上半身是阳,下半身是阴。

那你会有瘀血,血是阴,所以瘀血大部分停在下半身,上半身有瘀血,大部分是内伤,撞伤或者是打伤,或者跌打损伤,或者头部有出血。

绝大多数经络上有瘀血的时候都在下半身,所以你看那个经脉流动,脚拿起来有没有,看到手上深静脉流脚上没有,目前还没有发现,大部分生在脚上面,因为脚是阴,下半身是阴。

那遇到有络脉上有瘀血的时候,我们刺脉让他出血。这个所谓虚实者,所以出针勿按,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虚症就是我们刚刚简单讲,就是实症,你在放血的时候你不要按它,让它血尽量出来,让它气血尽量出来。虚症的时候我们扎完针的时候,我们尽量去按它,不要让它气跑掉。

文源  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