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了你和我,有时我需要做个搬运工

 水上青荇 2022-03-01

之前一篇文章中我说自己在寻找一个道,其实道就一个,但是路却不同。那本《一万小时的天才理论》跟这本《如何高效学习》对比的话,《一》主要是指技艺类(足球钢琴象棋等),而《如何》主要是指书本知识类。

先生曾买过两本记忆魔法书和一本速读术,他说如果之前我们知道这些方法,肯定会有更高的成就。所以,他要学会,然后教给孩子方法,减少孩子学习中的困难,让学习变为乐趣。

很多人从学校毕业后不再继续关于工作之外的学习,但还有很多人为了更好的了解自己、了解这个世界,又或者更好的适应生活,又或者为了自己的兴趣还在继续学习。

但是离开学校,离开那种束缚之后,很多时候学习变得散乱,时间成了最大的问题。其实分析下来,最终是自律性的问题。同样的想学习的心,如果自律性不一样,结果仍然会不同。

我们这一代几乎都是靠着死记硬背机械式的学习方法学习知识的,所以应用能力很差。曾经就连老师也说,毕业后到了社会上你学到的知识能用到10%就不错了。但是就是有那么一部分人,不管学了何种知识,总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让知识发挥着更大的效用。

我觉得《如何高效学习》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学习技术,更多的是给讲一种如何运用知识的方法。虽然整体看下来,感觉缺少一点东西,但是却完整的描述了一个学习过程。一个很有效的学习过程,作者斯科特杨10天拿下线性代数,12个月内自学完成4年麻省理工计算机科学的33门课程。由此可见这套方法有它的独特性和有效性。

下面是这本书的第一部分的一个(算是)主要内容吧,我从书上搬了过来,是为了自己系统整理一下思路,也让爱学习的宝宝们看看此方法对他们是否可行。当然如果你现在已经不学习,但是孩子们还是需要的,所以还是研究一下的好。

当然,还有很多很多关于学习方法的书,只是目前我还没读到,待我读到再来细谈。

《如何高效学习》的两个目标:第一是整体性学习策略为你提供一个如何学得更好的模型;第二是提供一系列学习技术。

第一部分:整体性学习策略

整体性学习与机械记忆正好相反,整体性学习意味着知识 的学习并不是孤立的。

一、整体性学习基于三种主要观点:

1-结构

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就是绘制一份优秀的地图,在各种知识之间建立尽可能多的联系。

(1)感知结构:大量的图形、声音和情感,这些感觉又相互交织,构成你的生活经验。

(2)关系结构:通过故事、人物以及人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现实我们的实际生活;说故事会使学习更容易。

(3)基础数学结构。

2-模型

模型就像是结构的种子,是一座建筑的地基和框架,是知识最核心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将引申出全部的知识。

生活经验是模型的主要来源,只要与所学的东西类似,就可以拿来作为模型。

3-高速公路

在结构与结构之间建立联系,作为参照物连接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用生活经验来模拟、比喻要学的知识)

二、整体性学习的顺序

(一)六个阶段

1-获取

获取信息的三个目标——简化、容量和速度

2-理解——理解获取的信息

3-拓展——整体性学习的真正开始

(1)深度拓展:知识从何而来?结论来自何处?事物为什么以这种方式存在等

(2)横向拓展:在知识周围建立联系,建立模型,在模型与原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3)纵向拓展:在结构间建立高速通道(之前的高速公路)

4-纠错——修剪整体性知识网络(我觉得就像砍掉树的旁枝,保持它的向上生长)

5-应用——学习的最终目的。

6-测试——前五个阶段都需要测试,测试可以让你了解弱点是什么。

(二)找出薄弱环节,然后多多练习改进。(书内有方法)

三、信息结构(知识类型不同,需要建立不同的知识结构)

(一)信息的五种类型:1-随意信息;2-观点信息;3-过程信息;4-具体信息;5-抽象信息。

(二)如何使用五种信息类型

在学习新知识时,需要判断信息主要属于哪一类,然后再确定 采用对应的技术。

明天继续第二部分。


爱读书却读的不多,爱学习却学的不好,所以继续读书继续学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