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虎不咬人,早就和牛一样下地干活了

 水上青荇 2022-03-01

之前的文章中,我提到了两种思维方式(淘金式思维和海绵式思维),是从《学会提问》一书中得来的。

其实这本书之前看过一遍,还做了一个大纲框架,但是架不住脑子的遗忘,再看一遍时依然受益良多,但是很明显比第一遍有更深刻的理解。

现在对于成人阅读,有很多方法。两种极端的方式就是速读和只字不差的阅读。我是那种做什么都不讲求方法和技巧,只做“纯天然”的事情,只相信自己总结出来的东西,这是成长路上的障碍吧。先生曾买过一本《博赞速度术》,细细读了一遍,并跟着做了其中的练习。其实结果很差,注意力跟上学时已经没法比,而且在速度至上的书中,忽略了太多重要的信息。

我本身读书速度很快,当然针对小说或者娱乐类书籍。最近看李笑来专栏,他主张只字不差的阅读。对于严肃类书籍,我有点类似于只字不差的阅读,但自己却感受不到。读书过程中,我似乎一直在理解词句意思及关联,而并没有办法记下文字。一本书完结,我似乎也只是记住了个人的理解和感受,书中内容却很少记住。

李笑来说,他有一种本事就是就算一本书他不懂,他也能看完。一开始,我不能理解,在大脑不能集中看书时,我想起了他的只字不差,于是就读出声音来,直到能集中精神看书。在此期间,我弄明白了他的本事,一本书虽然看不懂,但书里的文字可都认识,待一个字一个字的念下来,书也就读完了。这是一个笨办法,也是一个能把重头书读完的极其有效的方法。

其实我是想说一下,思维的问题的。

也许多年不关注思维方式问题,脑袋还停留在早期看过的那些东西上。当然那些东西也已经忘得七七八八。更不记得看过什么样的书籍来开通自己的大脑。

但是你阅读过的和你经历过的都会在不期然间显现,就如我第二遍读《学会提问》,对之前脑子里的概念和感想有了进一步的细化和深化。

这几天,宁波老虎吃人事件,一直在被讨论中,而且就像以往有什么事情出现,人们自动站队一样,这次也是。老虎队和人类队,人类作为有感情有思想有语言的动物,对于一个人的离开,总会有感情流露,尤其是死者身边的人。

然而,还有那么一些人,在事件发生以后,总会第一时间站在一个高度和一个深度来分析事情。这些人就是那些善于思考、精于思考的人,他们首先不是看谁对谁错,而是分析这一事件产生的背后原因,及事件发生后会产生的影响。

比如此次事件,这些人站在人类与动物关系的高度,有人站在私人财产和权利的角度,有人站在目光短浅和长远的角度。

在知道老虎咬死人这件事的时候,我没有任何想法,只是为这个人失去生命感到难过,我甚至不想知道他为什么会被老虎咬死的。当知道,他为了省票钱去翻墙,才会被老虎咬死时,突然就觉不那么难过了。一个人的过失还是要有自己来偿还,但是这个代价不论对于谁来说,都太大太大。

我告诉妈妈这件事时,妈妈说这个人为了那点票钱丢了命真不值得,不过老虎也不该咬人。老太太这么可爱呢!老虎不咬人,早就给赶地里跟牛一样干活去给人类服务了。

其实我是想说一下,思维的问题的。

每个人的言论和文字都是深受个人价值观的影响,这是我从《学会提问》上看到的。当你看一篇文章或者一篇报道时,很多观点基于作者给个人的价值观的基础上给出的结论。所以这时,批判性思维是很有必要的。文章结论得出,理由是否合理?是否合乎逻辑?

又或者一个广告,用词含义不清晰,只是告诉你用这个要效果很好,也许我们需要详细了解一下效果好到哪个程度。

现在我又开始看理查德保罗的《批判性思维工具》,因为我需要仔细了解一下这个批判性思维,因为我还不能讲的清楚。

马克思主义同代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评价是逻辑丝丝入扣、有着数学般严谨的论证,我看到这两个形容词时,我想到了铁链子一环扣一环和我是个理科生。关键是我是个理科生,怎么就没有逻辑思维和严谨的论证呢?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我是若水,文字的路上很高兴遇到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