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天

 水上青荇 2022-03-01

第一天,心潮澎湃,寻找很多关于写作的文章和书;

第二天,开始看书,心里开始觉得写作是个麻烦的事;到了睡觉的时候,又开始澎湃,我要出版一本书!

第三天,看不下去了,怎么越看越看不懂了,所有的字都认识,但是连起来就不知道什么意思了。

第四天,我不会写不会写,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写什么,要哭要恼。

从我写下《学习写作》这篇文章,这是第四天(19号写完,20号发在公众号),我怎么觉得过了好久好久。这几天,每天我都是凌晨才睡着觉,每天晚上都会异常兴奋,看书看书多看书,多阅读才能写出好文章。

刚刚又去知乎了,发现了一个大宝藏(第一天也看到了,过于兴奋,竟忘了林清玄先生是有名的作家),林清玄在知乎回答了这么个问题:如何提高写作水平。

我一个字一个字的阅读林清玄先生的答案,第二条有独到的观点最能打动我,这段话是这么说的:“作家要在平凡无奇的事情里,找出不同的东西和大家分享。我们不一定要成为作家,但我们要成为有思想的人。对事情的见解和观点、好奇心和观察力,这些都是作家必要的东西。如果大家观点都一样,那么派一个代表来写文章就足够了。”

是的,是的,如果大家观点一样,那就不需要写文章了。思想碰撞才能产生火花,才能看到这个世界美妙之处。

毕淑敏老师公众号有一篇文章叫《泯然》(大家肯定都还知道“泯然众人矣”这个故事,王安石的《伤仲永》),讲到现在这个时代同质化严重,工业化的特点就在于雷同,人们被批量的制造出来,特立独行便是稀缺。

所以最后毕淑敏老师提出了希翼:“所以,请做一个有工匠精神的人。你要打造的不是外在的某种产品,而是自己的人格特质。唯有进入奇妙而深邃的内在世界,才会让人熠熠闪光。”

写作之初,模仿是难免的,就像小孩子模仿大孩子或者大人的动作行为一般。

今天带孩子去公园玩,碰到了一个19个月大的小女孩。我家孩子做什么,小女孩跟着模仿做什么。我家孩子把球递给我,她也把球递给我;我家孩子捡树叶,她也跟着捡树叶……

把最喜欢的作家的书找出来,一遍遍读,然后模仿他(她)的风格、模仿他(她)的用语。但是模仿并不是长久之计,只是在写作之初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和技巧。

孩子到了一定年龄,便不再模仿成人或者大孩子,而是有了自己的想法。今天后来来了一个四岁左右的女孩,便不会这样模仿我家孩子,她已有了独特的自我,她和奶奶玩球,咯咯的笑。她和我家孩子扔球玩,已有了互动。

写文章也是如此,孩子一天天长大,文章风格也一天天形成。诀窍就在于多阅读多写,斯蒂芬金强调此招,林清玄先生强调此招,我想每一个成为作家的人都很勤奋的写写写。

我从小学三年级时开始,规定自己每天写五百字,不管刮风下雨,心情好坏;

到了中学,每天写一千字的文章;

到了大学,每天写两千字的文章;

大学毕业以后,每天写三千字的文章。

到现在已经四十年了,我每天还写三千字的文章。

”——林清玄

我要求自己每天写一千字以上。

看了知乎和林清玄先生的公众号,受到鼓励,看到林清玄先生公众号一个感谢林清玄先生写给大家文章的留言,自己忍不住想流泪了。这是个多么好的时代,很多人写作,很多人教人如何写作。

我坐在床上一口气写了以上,而此时,先生和孩子在玩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电脑的声音、孩子不停的吵闹并没有影响我激动的心。可见我是个容易受影响的人(同时也是不受影响的人),写不出来时,恼得想哭想抓头,看到符合自己心意的文章,便能回过头来,写个不停。

这几天我找了毕淑敏老师和林清玄先生的公众号,找了两本关于写作的书:斯蒂芬金的《写作这回事》和叶圣陶夏丐尊的《文心》,找了毕淑敏老师的散文集。

基于我急切的阅读,《写作这回事》和《文心》都已经快速的阅读了一遍,第二遍已经开始了。不过就像开头说的,我越来越读不懂了,似乎每句话我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也许我读的太着急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