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慈禧的“真实照片”,被美国博物馆收藏至今,那才是她真实的模样

 老渔翁藏 2022-03-01

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 他竭尽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慈禧太后

有谁能够想到,上述这一首诗是慈禧太后写的呢?这首诗所表达的意思,与慈禧太后的人设天差地别,诗虽然流传至今,但作者却鲜为人知。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这首诗之外,慈禧太后还有许多事情与现代人的认知有些许的偏差,她的容貌便是其中之一。在很多的影视剧中,因为某些主观的看法,慈禧太后会被刻画得很尖酸刻薄。

然而,真实的慈禧太后,多少与影视剧中的形象有所差别。美国博物馆就珍藏着一张慈禧太后的照片,那才是她的真实模样,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慈禧的过往。

慈禧太后的“崛起史”

慈禧太后虽然出生在八旗家族,但是她的家族地位并不算是很高,而清朝又是一个很看重身世背景的时代,所以刚入宫时,慈禧太后的地位并不是太高,只是咸丰皇帝的一位妃子而已。

幸运的是,慈禧太后遇到了一个贵人,那便是慈安太后。她经常向当时的咸丰皇帝为慈禧美言,咸丰皇帝才会对她另眼相看,并且还宠幸了她。

当然,慈禧太后能够一跃而起,不仅仅是慈安太后的帮忙,她自己也比较有手段。其一,在那么“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慈禧的文化水平很高;其二,慈禧的肚子很大,怀上了咸丰皇帝的女儿子,而且还是唯一的儿子。

靠着这些因素,慈禧从最初的“兰贵人”,一步步被提升为了“懿嫔”、“懿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之下。当然,她的潜力是很大的,因为她的儿子是咸丰皇帝唯一的女儿子。

慈禧太后的“掌权史”

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临终前,咸丰皇帝为儿子安排了8位辅政大臣,以及慈禧、慈安太后监督。然而,没过多久,慈禧便联合慈安太后、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废除了8位辅政大臣。

而后,清朝便形成了“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只是慈禧太后的野心不止于此。同治皇帝去世得很早,为了紧握大权,慈禧扶持自己的侄子称帝,也就是光绪帝。

几年后,慈安太后去世,慈禧便发动了“甲申易枢”政变,直接罢免了恭亲王的职位,开始独掌大权。后来的事情想必很多人都清楚,慈禧开始在大清朝一手遮天,大清朝的一切行为皆出自她一人之口。

很多人说慈禧太后奢靡成风是大清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对历史比较熟悉的人都清楚,大清朝自乾隆时期便开始下滑了,改朝换代是出早晚的事情,慈禧只是加快了这一进程。

其实,她最大的罪过便是阻碍了民族的发展,这是“原罪”,为何会这么说呢?咸丰皇帝去世后,大清朝不乏有志之士,为旧中国的发展呕心沥血。

奈何,这些人的力量太小,慈禧太后的阻力太大,很多变法都没有成功,即使成功了,成果也被清政府给窃取了,以1898年的戊戌为例子。

甲午中日战争过后,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让光绪帝不堪受辱,他意识到清朝必须要变革。就这样,戊戌变法开始了,各种新式思想教育改变着当时的风气。

如果这样的风气能持续十几年,那么,大清朝的环境将会焕然一新,腐朽落后的面貌也基本会消失。可惜的是,慈禧的政治嗅觉让她察觉到了危机,这次变法会影响她的权力。

为此,他不仅软禁了光绪帝,还杀了戊戌变法的很多人,把清朝又推向了腐朽的深渊。直至慈禧太后去世前,她还不忘扶持载沣的儿子溥仪,继续维持自己的利益。可见,慈禧对权力极度痴迷。

慈禧太后的真实样貌

上述咱们提到,很多人将大清灭亡的“原罪”归咎在慈禧太后身上,而这也让慈禧在民间的形象不是太好。俗话说得好:“艺术来源于生活”,很多的民间故事描述的都是老百姓的心声。

也正是因为如此,慈禧太后的很多画像看上去都比较恶毒,这里面多少有一些老百姓们的主观臆想,不可作为真实的依据。那么,慈禧太后的样貌究竟如何呢?

你还别说,如今还真有慈禧太后留下的照片,只不过被存放在了美国的博物馆内。话说,清朝末年,国门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之后,很多西洋的科技便流入了清朝,这其中就包含有照相机。

同时,慈禧太后身边有一个名叫裕德龄的人,她去过日本、欧洲等国家深造过,接触到了大量的西洋物件,甚至还给慈禧太后照过相,这也让慈禧喜欢上了照相。

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慈禧留下了诸多的照片,据悉“茄子”这两个字便是慈禧发明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照片也仅仅被保留下来一张,而这张照片慢慢地就流落到了美国,并被放在了博物馆内。

几百年过去,随着科技的不断发达、网络的不断普及,有些去过美国博物馆的人,便将慈禧太后的照片发到了网上。如此一来,很多网友才知道慈禧太后照片的事情。

从网上流传的照片来看,慈禧太后的样子,与老百姓心中所杜撰的“刻薄寡恩”的样子多少有些差别。她看上去虽然有70多岁,但是容貌却保养得很不错,脸上也没有太多的皱纹。

身上的穿着也比较的华丽,整体看上去散发着一股高贵的气质,由此看来,慈禧年轻的时候也应该是一位美女,当权那么久也让她有了上位者的样子,不怒自威。

在探究历史的时候,为何许多人会说“文字不如文物更加真实”,就是因为文字容易掺杂个人的主观思想,而文物则不会,它体现的是客观的历史事实。

因此,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尽信书不如无书......有时候想象这些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