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电视剧《大宅门》看管理者的能力

 皮皮中尉 2022-03-01

本文导读:

如果抛开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看剧情,我们还可以把“百草厅”的故事概括为前后两个管理者的经营管理历程。


二十年前播出的电视剧《大宅门》堪称经典。这部由著名导演郭宝昌自编自导、一大批顶尖演员倾力加盟的电视剧,无论是剧本情节人物还是构图场面色彩,都代表了当时国产电视剧的最高水平,完美演绎了从晚清到民国几十年间,京城医药世家“百草厅”白家历经三代人的风风雨雨。


如果抛开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看剧情,我们还可以把“百草厅”的故事概括为前后两个管理者的经营管理历程。这两个管理者,一位是白家的二儿媳白文氏,另一位则是白文氏之子白景琦。

作为危难之际接管“百草厅”的管理者,白文氏这位白家二奶奶可谓经历坎坷。按常理,鼎盛时期的白家有三个儿子,人人年富力强且都参与了家族医药生意,接班人断然轮不到外姓人。偏偏白家连遭祸事,长子蒙冤入狱、儿子柔弱胆小、三子私心膨胀,病重的白老爷实属不得已,才选中心思缜密敢作敢为的二儿媳。

电视剧重点展示的,就是白文氏从光绪五年临危受命,到光绪十六年这十年间带领破落的白家东山再起的全过程。说简单些,管理管的就是人、财、物,这三者之间要数人的管理最为复杂,只要能把人管好理顺,管财管物也就顺理成章,所以白文氏一介女流之辈,最成功的地方就是管好了各式各样的人。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但凡经营买卖就要涉及人的管理。效益好的时候,收入增加生活殷实能够掩盖很多矛盾,只要效益不好,就会危机总爆发,让管理者头痛不已。白文氏接手时的“百草厅”,就是老铺先被官府查封又被他人接管、白家吃了官司入不敷出、各种矛盾层出不穷的至暗时刻。人的问题,就被突出摆在她的面前,具体而言就是四种人。

第一种人就是“老实本分型”的员工,代表人物有胡管家,资深伙计涂二、马六、许先生等。这些人的共性在于个性敦厚都有一技之长,但性格平和更愿意随大流,与世无争只想安稳度日。这样的老好人搁在经营顺利的企业中是企业之福,是保障企业平稳发展的基石,但搁在危难企业身上就成了一潭死水,加重企业暮气沉沉的氛围,所以现代企业只要遇到经营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裁人,第一批目标就是这些老好人,因为他们不愿和东家撕破脸,出幺蛾子的可能性小,企业能够快速减负。

但是白文氏的眼光决定了行事策略的截然不同。她不惜代价留住了这些人,哪怕是连续几年没收入也要自掏腰包给他们发工钱,因为“人散了,想再找回来就难了”,这些人有一技之长掌握着制药的各个环节,将来经营环境好转必然能有大用场。事实证明她的选择正确,正是这些人在关键时刻保障了成药的质量,重新取得了宫廷和市场上的信任。

第二种人则是“不服气型”的员工,代表人物有账房先生大头,还有胡子头等人。因为白文氏是女人掌家业又是外姓人,白家上下必然有许多表面上不说,但心里打鼓暗地里不服气的人,处处在用以前白老爷管家时的套路对比衡量新管理者,一旦出现不一致,就会用脚投票表示否定。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白文氏临时动用修“祖先堂”的一万两银子贿赂宫里的药房总管太监,结果却被早就想拆台的小叔子白颖宇知道了,于是大吵大闹,险些让病重的白老爷收回管理权。这个泄密的人剧中虽然没有明说,但明摆着就是大头,因为他认为这样做不妥又不敢阻拦,索性就告诉最想知道底细闹事儿的老三。

这种人在企业管理者眼中算是不稳定因素,一旦时机成熟就会想方设法换掉,否则就是后患。但白文氏的胸襟毕竟宽阔,懂得容人,更懂得隐忍。所以她的办法是从不分辨更不会挑明,而是耐心用时间证明自己决策的正确性,让所有人心悦诚服。一旦不服的人服了,所有事情就都好办了。

第三种人则是“捣乱型”员工,代表人物就是白家三爷、白文氏的小叔子白颖宇。白颖宇捣乱的根源就在于没有得到管理权,反而被驱逐出了管理层核心,这就必然引起他的愤怒和报复。所以他的报复手段都是现代企业中常见的,比如“做飞单”让东家吃亏外人得利,比如私自入股对手企业,比如中饱私囊损公肥私,比如造谣闹事搅乱局面等等,实在不见效就动用合法继承人股份持有者的身份优势要求撤股分家。这些都是对风雨飘摇企业的致命打击。

这种人绝对算是现代企业中的异类,搁到现在肯定是无论如何也要清理门户诉诸法律的。但白文氏的策略要冷静得多,首先她是顺势而为,在不伤筋动骨的前提下同意清退小叔子的股份分家,实现了“百草厅”的轻装上阵;其次她借势发挥,通过狠狠打击竞争对手让小叔子连带受损的方式逼迫对方看清形势;最后却大仁大义,在小叔子债台高筑的情况下主动帮他还债。这样做的优势在于既能占据道德制高点,又能重组白家产业阵容。

第四种人是“趋利避害型”的合作伙伴。合作伙伴也需要管理,尤其是在形势复杂合作伙伴们极可能作鸟兽散的关键时刻。所以在这一点上白文氏的头脑最为清醒,始终运用“百草厅”的药房和制作水平这个核心竞争力同合作伙伴博弈。一方面,她用现实利益不断拉拢宫廷药房总管太监常公公、太医院魏大人这些合作伙伴,始终保持紧密的联系让竞争对手无从下手,另一方面,她不断通过自己和对手制作出的药品质量进行对比,坚定合作伙伴的信心。

分析了白文氏对上述团队中四种人的管理思路,我们就不难从中遴选出现代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三大品质。一是对愿景的坚定信念。如果管理者自己都不相信能赢,又如何让属下相信呢?二是顾全大局。属下偶尔的不敬和不信任都有客观原因,管理者不能睚眦必报斤斤计较,否则就成了真的众叛亲离。三是把握核心竞争力。企业的生存靠发展,发展的基础则在于创新。没有知识产权没有过硬的专业水平,企业只能走下坡路。

而白文氏身上折射出的另一个品质,则是在她临终时向白景琦等后辈交待后事时体现出来。她允许后辈分家,甚至允许后辈们在“百草厅”之外开办自己的药店产业。这说明老太太敏锐感受到了时代的变化,靠一块招牌吃老本靠老套路不可能包打天下,唯一可行的就是允许创新允许赋权下级各显其能,这就叫顺势而为。所以白文氏的故事着实蕴含了丰富的企业经营智慧。

而白景琦时代的管理模式则明显区别于白文氏时代。白景琦时代的“百草厅”已经成为全国各地设有分号的产业集群,而他本人也有别于母亲的CEO身份,相当于大型企业集团的董事长。所以他的管理相对粗放简约,大部分时间是凭借合法继承人的身份和说一不二雷厉风行的性格充当“家族话事人”,平息家族各房各分号的业务纷争矛盾。

公道地说,白景琦在董事长位置上是称职的,但也明显存在着用人不察、玩忽职守、赏罚不明的问题。比如他放任管家王喜光贪腐多年却一无所知,又比如他一再重用自私自利的长子白敬业插手实际业务招致重大损失,再比如他对年轻人才的重视培养不够,像涂二、许先生这些头发花白的叔叔大爷辈还在一线操劳,对老臣使用过度等。

从管理角度上看,我认为白景琦的功绩起码有一半是建立在母亲白文氏打下的基础上,而管理能力,则比白文氏差了不止一个量级。最鲜明的例子当属白文氏七十大寿之际,白家实际上因为政局动荡和用人失误,已经到了破产边缘,最终还是靠老太太秘密通过几十年积攒下的资金资源侥幸度过了难关。

这也难怪,一个相当于创业,另一个是守业,一个是临危受命,另一个则是锦上添花,所以不同时期不同境遇的管理者,能耐胸怀眼光都是明显不同的。

END



小编其人

小皮流流(另一网名:皮皮中尉):现为某主流媒体主任编辑,“天涯文学”签约作家,“360个人图书馆”原创达人;在本职中品味业务骨干的充实,在读书写作中聆听先哲的教诲,在陪伴妻子女儿的过程中体会最纯真的快乐。

历史推荐

罗振宇是骗子吗?

家有小女  自在欢喜

写作,绝不苟且

听说“小升初”改摇号了,我送女儿进了语文辅导班

家庭教育的难度,;绝对超乎想象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中最好的教材

小小说:《噩梦》

阅读能力,才是响当当的硬功夫!

为什么方鸿渐的女人缘这么好?

每周一至周五晚20:00,咱们在“铭语铭言”不见不散。

关注公众号

鼓励支持小编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