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际交往:避免送礼送出来“敌意”,你要明白的两个道理

 唯晨说 2022-03-01

作者:唯晨

来源:唯晨(ID:weichenip)

说到送礼,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人际交往中,送礼是拉近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简单最有效的途径。

只是会送礼的人送出来的是情谊,不会送礼的人送出来的却是敌意。

同样是送礼,差别为什么这么大呢?

有人认为是送礼者的情商问题,还有人认为是礼品的价值问题。

事实上,送礼如何才能送到“点”上,考验的是一个人心理分析的能力。

礼品不在贵贱,对方喜欢就行。缺钱的人希望得到物质支援,富有的人渴望拥有精神陪伴。

这就像人们去购物一样,有的人看中的是物美价廉,有的人看中的是服务态度。

在不同的圈子里,就要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不要让对方感到为难和尴尬,从来都是人际交往的重点。

从古至今我们都是一个讲究礼仪的民族,人情社会中,送礼之事无可避免。

老话说,无功不受禄。

送礼表面上来看是情谊的表达,但若两人之间没有很深的交情,贸然送重礼,会让对方感到不安。

并且关于送礼的文化隐喻也有很多,有些礼物表达的是喜爱,有些礼物表达的是厌恶,甚至还有一些礼物表达的是诅咒。

比如说送钟表,如果一个人给另外一个人送钟表,那么这两个人之间绝非好友关系。

当然若非深仇大恨,在亲戚朋友之间不可能出现表达诅咒的礼物。

只是关于喜爱的表达,很多人在尚未弄清楚对方的想法之前,很容易送出麻烦和尴尬。

我老家的一个朋友就曾给我抱怨过,她被迫接受“礼物”的困扰。

当然送礼的人只是考虑不周,并没有其他恶意。收礼的她却被礼物如何处理愁得头大。

朋友有一个堂姐嫁到了城里,生活条件要比老家好。

所以他每次回家都会带着大包小包,从她和她老公不穿的衣物,到孩子们淘汰下来的各种用品,通通带回家当作礼物送给朋友。

刚开始的时候朋友出于礼貌,表现得十分欢喜。但随着来往次数的增多,那些被堂姐淘汰下来的东西,在家里越堆越多。

若直接扔掉,显得十分浪费,若全部留下,确实令人崩溃。

再后来,他每次听说堂姐一家要回来,心里就会条件反射地生出一丝恐惧和厌恶。

别人给的礼物无法当面拒绝,收下之后又要装出一副满心欢喜的模样,并且人情越欠越多。

各种复杂的情绪,让她在面对这段关系时有些不知所措。

这就是送不合适的礼物送得太多,所带来的关系隔阂。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确实需要亲朋好友的存在,只是这份存在感不能太强。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人这一生关系的远近早有定数。

若应该保持距离的彼此之间,有一方过于热情越了线,那么只会让这份关系加速到达终点。

要知道,这世上的任何事情都不是多多益善的。懂得适可而止是尊重和智慧的表现。

我们需要了解一个词叫做:物极必反。

任何一段关系,当亲密度达到顶峰的时候,紧接着就会朝反方向发展。

在人际交往中,为了避免一段关系生出敌意,就要懂得保持距离。

人与人之间,并非送的礼物越多,关系就越来越亲密。

很多亲戚朋友之间之所以会发生矛盾,就是因为平时走得过于亲近。

亲近会让人失去分寸,没有分寸感的关系,难以避免产生矛盾。

距离可以产生美,任何物体的美想要长久存在,都需要保持距离。当你靠得太近,甚至揭下面纱,瑕疵就会跃然眼前。

在人际交往中想要避免送礼送出来的敌意,你就要明白以下两个道理。

首先,不能送,容易引发歧义的礼物。

容易引发歧义的礼物,除了寓意,还有它的新旧程度,以及于对方而言的实用性。

其次,坚决杜绝在毫无缘由的情况下,给一个人频繁送礼物。

老话除了告诉我们,无功不受禄,还告诉我们,事出反常必有妖。

虽然送礼物并不是在表达恶意,但对于收礼的人而言,天上不会掉馅饼,只会掉陷阱。

比如有两个实习生第一天上班,甲在倒水的时候只给自己的杯子添水,而乙则把整个办公室所有人的水杯都添上了水。

大家更容易接纳的是甲,因为他是个正常人。而乙这种行为,会给人一种颇具野心的不安。

毕竟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反常的热情,只会让人充满防备。


内容来源公众号:唯晨【ID:weichenip】
作者简介:唯晨,自由撰稿人。热爱文学,对诗词及文学作品有一定的了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