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汴京故纸纪】祥符调第一名丑李德魁

 d大羊 2022-03-02
中国第一部豫剧专著《豫剧考略》里的开封往事(17)

【汴京故纸纪】让故纸重生  第四十二回
            刘海永
邹少和在《豫剧考略》中说:三花面李德魁,口齿清利,滑稽善谑,无俚俗气,如刘赶三李德魁天生的身上有戏,脸上有彩儿。音韵宏阔,表情丰富,动作滑稽幽默,功力深厚扎实,不靠出洋相、耍花招、扮鬼脸、弄噱头取胜。不像现在有些曲艺演员,依靠互黑或者互骂对方父母取乐。

Image

刘赶三在《探亲家》中饰演乡下婆婆骑驴
 李德魁暂且不表,先介绍一下刘赶三刘赶三1817―1894清末京剧艺人,票友出身。初学老生,后改演丑角。长期在北京演出。以演彩旦戏著名。善于在剧中借题发挥,嘲讽权贵势要,抨击时弊流俗。擅演《探亲家》《绒花记》等剧。
李德魁刘赶三晚几十年,他1884年出生,河南省开封县埽街人,埽街与黄河有关,居住这里人的人旧时时多以秫秸,夹杂以石料,外面用以绳捆紧成圆柱形之后储备以备堵河抢险近年埽街的羊头比较出名,吃过一次,味道不错,物美价廉。据说滩区移民,不知还在老地方营业没?
埽街距离清河集不远,李德魁喜欢戏剧,就到离家不远的许老六科班坐科学丑出科后又拜绰号叫“一天县长”的名丑李敬仙为师,苦练本领,技艺精进。这李敬仙原是为刘赶三饲驴的小童李琐儿,跟随他多年,耳濡目染,后来也成为丑角演员,改名李敬仙,曾搭承华班和梅兰芳同台演出。
李德魁出科之后,主要在开封义成班、天兴班、公义班搭班。常在开封同乐戏院挂头牌演出,凡有他出场,戏院就满座,唯他所在戏班,丑角才是主演。他身矮体宽,头扁嘴瘪,然面目忠厚,两眼传神,气质甚清。
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开封的戏迷中流传一句俗谚,叫“李德魁三绝”:说他唱得绝嗓音亮丽,声韵饱满,耐人寻味,生、旦、净、末、丑各角色行当都能够唱得圆转如意,惟妙惟肖;二说他做戏做得绝无论是we位高权重的大人物,还是兵丁小吏、平民百姓,他都能从人物的身份地位、感情性格出发,表演得一招一式无不形肖神似,而又妙趣横生,令人忍不住称绝叫好;三说他念白绝他精研音韵,念时无论长句短语,干脆利落清晰真切,抑扬顿挫有致,轻重缓急鲜明,声情并茂,字字珠玑,就像宋玉形容一个女子所言“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施之粉则太白,施之朱则太赤”真乃精妙绝伦,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无与伦比即使是演老丑也是神形具备,苍老与顽皮齐飞稳重与诙谐同在。即便扮一个皂隶、报子,三言两语,处理干净利落。《虎丘山》中演小报子,有一大段白口被传为绝唱。他饰《卷席筒》中的苍娃,“哭监”一大板唱得催人泪下,演《老少换》中的马胡伦则唱得声情并茂,耐人寻味。
豫剧皇后陈素真在回忆录《情系舞台》中多处提到李德魁——1928年农历二月二,是个“龙抬头”的日子,永乐台门口的海报上出现了三个女孩子的名字:陈素真、玉真、王守真,贴演的是豫剧骨子老戏《日月图》,由素真饰女主角胡莲英,张玉真饰柏凤鸾,王守真饰小汤子严,著名丑角李德魁饰胡林。李德魁先生只一场半戏,却得了好多彩。我演了好长时间,一个彩也没有……我们这头一炮虽然没打响,可是我们做了豫剧坤角的开路先锋。李先生“在台上从不出洋相、扮鬼脸、耍花招、弄噱头,全凭真本事、真功夫,从不卖弄”又说他“不仅在当时豫剧丑角中是独一无二的,直到今天豫剧的丑角,我敢说没有一个能及得上他一半的。”李德魁一生塑造了近百个不同性格的艺术形象,农民、小市民、小商贩、县令、恶少赃吏、奸臣暴君等,文武善恶皆有。他对这些人物的造型各有侧重,语言神态迥异。动作节奏快慢、夸张程度等,无不经过精心研究设计,姿态丰富韵味万千
作为名角,李德魁低调沉稳,待人诚恳台下从来不以头牌自居不要看他平时少言寡语,一上台则判若两人,气高神足,浑身上下都是戏同台演员别人如果有失误,他总能及时而巧妙地补救,不让观众察觉到,深为同行敬重。遗憾的是,这么一个优秀的演员,成名后染上了吸老海,因毒品侵蚀身体,民国二十二年1933病逝,终年四十九岁。
 
2022年3月1日21:50完稿
【汴京乡邦文献馆】:
 以整理、发掘、利用、传播开封文化为己任;
 以抢救、保护、留存、弘扬开封历史为使命;
 致力于打造民间最全、资源最开封的文化空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