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只给五分钟,咱能讲点儿啥?

 明少早说 2022-03-02

如果只给五分钟,咱能讲点儿啥?



写在前面


今天去参加了课匠堂的体验活动,在体验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每个老师有5分钟的时间上台讲话,如果给你5分钟,你会做点什么呢?


一、先要确定总目标

小到一场谈话,大到一场培训,一定要给自己设定一个总的目标

只要不是闲聊,就一定要给自己设定谈话目标,不然就会发现“说的很热闹,结果拿不到”

所以昨天得知这个事情之后,我就给自己设定了目标,最基础的目标是:

让其他的老师认识我,并且记住我的姓名

进阶的目标是:

如果觉得我和我的课程靠谱,接下来可以互相推荐

当我明确了这两个目标之后,就专门简化了我的PPT,除了必要的文字,就都用图片来做背景

这样的好处就是听众的注意力都会聚焦到我的身上,而不会一直看PPT

只有当听众看着我的时候,才更容易跟大家产生链接,达到我最初设定的目的

现在来看后面发言的老师都能记住我的名字,最基础的目标已经达成

进阶的目标我是否完成,还需要再看后续

二、减少要给的东西

公众发言的时候,大家通常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希望尽可能多的给到听众信息

爱分享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可是如果不对自己分享的内容做精简,可能会取得相反的意义

如果咱们只有5分钟,时间千万不要想着大而全,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给到听众,这样听众是接不住的

这就好像我手里如果有两盒牛奶,我拿给听众,人家是接得住的,但是当我手里举了两吨牛奶递过去,听众八成会想要逃离

所以在介绍我课程的模块,我只介绍了三个课题和基础的功用,而没有再进一步向下延伸

因为如果向下延伸,根本就来不及,如果中途被提醒的铃声叫停,还会影响自己的士气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角度,就是要揣摩听众的心理,绝大多数人都不喜欢听别人滔滔不绝讲事情

当我们讲的少的时候,就会让听众觉得“听了还想听”,而不是“听了还得听”

这个表达的套路,充分的符合了“少即是多”的原理——我们讲的越少,听众越能记得住

一定要记住:在公众表达的过程当中,我们讲了多少不重要,对方记住多少最重要

我以前出去讲标,客户的规定时间是20分钟,我一般都往10分钟左右的时间做准备

我的同事对这件事情非常不理解,他问我:为什么人家给了20分钟,你却空出了将近一半的时间?别的公司都讲超过半个小时呢!

我是这样考虑的:人的短时记忆数量极限是3,最多不超过5件事情,如果我们讲的太多反,而会得到一个啥都记不住的结局

同时我还会去分析听众的预期——一共8家公司讲标,每家公司都讲20分钟,评委听久了就会非常疲劳,他们都想尽快结束这件事情

这个时候如果有谁讲的时间短一点,反而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后来我们中标,也客观印证了我的道理

三、想说的包在故事里

我今天的五分钟发言,一共讲了三个故事,来表达我想要说的话语

第1个故事是:我把海峰老师的录音听了不下200遍,都要把自己听吐了

故事背后暗示的是:我是一个肯下苦功夫的人,我很靠谱,你跟我合作不用担心

第2个故事是:出道的时候,为了能够证明自己的讲课能力,我专门去参加“我是好讲师大赛”,还拿了第一,甚至还辅导出了全国第一

这个故事是要说明:我具有相应的专业能力,我很靠谱,你跟我合作不用担心

第3个故事是:我的内训师课程并不是科班出身,都是我根据当年听过上百位老师几百天的课程,自己总结提取出的道理,而且还培训过几个大型国企

这个故事是要说明:我的课程具有独创性,还侧面说明了我课程开发的能力,仍然是在传达:我很靠谱,你跟我合作不用担心

细心的你会发现:我讲的三个故事,核心点都在说明一个事情——“我很靠谱,你跟我合作不用担心”,只是每一个分论点,都从不同的角度来论证我想要说出的观点

这一方面呼应了“少即是多”,另外一方面,一定要把自己讲的事情包裹在故事里

不然我一上来干巴巴地讲:我这个人专业能力强、授课效果好、肯下苦功夫,找我!找我!找我!别人一定以为我是个自吹自擂的神经病

但是把这些想要说的话,都包裹在这些故事里,就不会显得很生硬,而且我话里的话,就会进入到对方的潜意识里

除此之外,在最后的部分我还买了一个伏笔,这是我一个额外的目标:希望为我们的公众号增粉

增粉的部分,我也没有直接说大家一定要关注,只是给大家讲了另外一个故事

就是我今年开始日更的原因,一方面为了及时地整理自己,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用输出倒逼输入,逼着自己每天学习

我用这样一个故事,来引发听众的好奇,现场有一半以上的人选择了关注我的公众号

所以最后盘点了一下,基本上达到了我预期的几个目的

至于后面的商业合作,那肯定还要互相再探探底,毕竟推荐别人,是要赌上自己信誉的事情


尾声

总之,如果我们在一个场合需要发言,却只有5分钟,我们一定要快速地构思好我们自己的目的

然后尽量讲对听众有启发或者意义的事情,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最好能够提出一些简单易答的问题,引发听众的兴趣

切记:讲了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听众能够记住多少

这才是我们一场表达最终的意义

欢迎你留言来聊一聊:如果只给你五分钟,你会重点介绍什么?

如果你想成为讲师,欢迎你链接课匠堂哦(点击这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