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叫名字不行吗?就一个称呼而已,有那么重要吗?

 明少早说 2022-03-02

叫名字不行吗?

就一个称呼而已,有那么重要吗?

写在前面

小花跟我吐槽说最近的工作非常不适应,原因是以前一个跨部门的领导,现在调过来变成了小花的下属,这个前领导比小花大几岁,以前都是叫小花的名字,现在只称呼小花为“周经理”,小花更喜欢像以前一样被对方叫名字,提了几次之后,对方却毫无改变,这让小花觉得很不自在,双方的地位变了,称呼就一定要变吗?

一、称呼折射的是关系

小花说的这件事,让我想起了10多年前的一件往事,当时我和一位前辈去一家国企拜访,那位前辈,就相当于是我实习的师父。

拜访完客户出来,他问我:晓明,你有没有发现有什么异样的地方?

我说:一切都很顺利,有什么异样呢?

他说:对方的李经理,管部门的专员叫张姐,你都没有发现吗?你见过哪个领导管自己的下属叫姐的?你去查一下这个专员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她肯定不是普通人。

后来一查,原来这个张姐是某个大领导的夫人,难怪她的经理,要对她毕恭毕敬。

从那之后我就会格外关注称呼这个事情,称呼看上去无关紧要,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讲,称呼可以反映两个人的关系。

关系亲近的,或者是地位较高的一方,才可以称呼对方的名字,相反则会有冒犯的嫌疑。

二、及时转变角色

在这件事情上,我劝小花不要那么纠结,坦然接受对方的改变就好了。

从小花的描述上来看,对方是一个高度职业化的人。

什么是“职业化”?

在我看来,就是完成职业角色赋予一个人的使命。

我以前的领导跟我讲“工作中的你不是你,而是一个演员”。

换句话说,“职业化”就是我们每个演员要演好自己的角色,演什么要像什么,而不能乱了规矩。

民间流传一个段子,说朱元璋登基之后,有儿时的伙伴跑来跟他讲话,非常不客气,还拿皇帝当自己的儿时伙伴,后来的结果就是被推出去……

这个事情是真是假,我们不去考究,对我们来说,在职场当中,一定要关注自己的角色是什么,判断自己此刻应该做什么。

比如小花的这个同事,以前是领导的时候,称呼小花的名字,是表示亲切,显得和蔼可亲;可是现在变成了小花的下属,仍然称呼小花的名字,就变得不合适了。

有的人说只要双方觉得舒服,有什么不合适的呢?

在某些国企当中,不能光顾着双方舒服,还要去关注周围的其他人,怎么看待这件事情。

人毕竟是社会的动物,无法完全忽略他人的看法。

因此在我看来,她的这位同事做的是对的,这样看似呆板的方式,其实是在表示一份尊重,小花应该做的是认可和理解。

三、有哪些事要注意?

不同的称呼都代表了什么?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1.称呼职务最安全。

大家在职场当中,称呼职务是较为安全的方法。

比如对方是经理,我们就在职务前面加上对方的姓。

以小花为例,我们称呼他为周经理,没有任何的毛病,尤其是在商务环境当中,称呼职务最符合商务礼仪。

2.称呼姓名最平等。

当然了,是否用职务相称,也要看具体的工作环境。

现在随着新生代员工的登场,尤其是互联网公司的兴起,很多公司不喜欢称呼人的职务,更喜欢直接称呼人的姓名。

很多我上过课的公司,员工和老总都是直接叫名字的,通过互相称呼名字,显示大家是平等的关系,这样的称呼方式,已经成为了司空见惯的企业文化。

3.家人相称最亲切。

还有一些公司,喜欢营造家的文化,习惯以家人相称。

比如赵哥、钱姐、孙哥、李姐……一类的称呼,会显得双方关系比较亲近。

不过这种称呼,更多是在私下的场合,不适于商务接待的场合,尤其是双方还不熟的情况下,叫哥或者姐,会让人感到尴尬。

而且这种叫法,要尽量把对方往年轻叫,更不要叫出隔代的感觉,哪怕对方跟自己的父母差不多大,也喜欢被别人叫哥或者姐,而不是叫叔叔、阿姨……

不懂规矩乱叫的话,人家表面不说,心里也恨透了你。

综上所述,大家可以看出来,正式场合称职务,私下场合看关系,当然了,最重要的,是让被称呼的一方觉得舒服。

建议大家可以询问一下:我怎么称呼您会觉得比较舒服——让对方去做决定。

包括想要以“家人”相称的时候,也要问一下对方:我这样称呼可不可以?

切忌以自己的喜好为中心,不顾对方的感受,这样一来,哪怕是展示尊敬,也会受到对方的抵触。

尾声

职场当中,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我们去注意,千万不要过于随意。

人际交往,要以对方为中心,别让一个称呼,影响了彼此的关系。

我们称呼的效果,不取决于我们习惯怎样的方式,而取决于对方愿意接受怎样的方式。

欢迎你留言聊聊:你怎么看待称呼这个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