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人以后吃不到淡水鱼了?

 华东局 2022-03-02

华东局稿件均为原创,更多内容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3月1日起,浙江的钱塘江、瓯江、椒江、甬江、苕溪、运河、飞云江、鳌江八大流域首次统一禁渔,禁渔流域涉及8大干流和64条支流,主要实施禁止除娱乐性游钓以外的其他所有作业方式。其中,苕溪和京杭大运河干流实施全年禁渔,其他水系禁渔时间统一为3月1日0时至6月30日24时。

浙江禁渔为长江

浙江八大水系统一禁渔,是深入贯彻落实长江“十年禁渔”的重要举措。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原居林介绍,水流彼此相通,长江入海口在上海,和浙江杭州湾地理位置很近,不少洄游性鱼类擅长进行长距离移动和海河之间的运动,所以长江里的鲟鱼、江豚等,有时候也会出现在钱塘江或浙江的其他水系里。再比如,长江刀鱼在瓯江有产卵场,把产卵场保护起来,刀鱼繁殖有了有利环境,进入海洋参与洄游后,对整个长江刀鱼群体的保护起到很好的作用。“长江十年禁渔范围,不包括浙江八大水系,但把长江周边的、有可能和长江进行物种交换的鱼类保护起来,同样有利于长江生物种群的恢复。”原居林说。另外,因为过度捕捞、栖息地破坏等人类不当活动,浙江八大水系中的鱼类资源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浙江流程最长、流域最大的河流钱塘江为例,根据20世纪80年代的资料,钱塘江拥有鱼类149种,而2018年调查发现的鱼类剩下122种。

浙江八大水系统一禁渔之前,为了恢复鱼类资源,已根据实际制定了一些地方性禁渔制度。以钱塘江为例,从2019年开始试点干流禁渔,3月1日0时至6月30日24时是禁渔期,并逐步将重要支流也纳入禁渔范围。不过,原有的分散各地的禁渔制度,已满足不了生态和生物多样性恢复的要求,“很多鱼类在河流上中下游不断运动;为了越冬,鱼类要到河流中下游水深的地方去,那里水温相对较高;到了春天,鱼类产卵需要河水流速刺激,所以逆流而上,回到上游。”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教授唐文乔介绍,如果禁渔范围太小,或仅推行区域性的禁渔制度,效果不好。

禁渔之后值得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八大水系禁渔制度和长江十年禁渔不同,苕溪和京杭大运河干流实施全年禁渔,而其他水系禁渔时间统一为3月1日0时至6月30日24时,仅4个月时间。为什么?

“禁渔制度出台过程中,政府管理人员、科研人员等多方参与,耗时1年多,进行广泛调研。”原居林说,考虑到江边渔民的生计问题,钱塘江、瓯江、椒江、甬江、飞云江、鳌江未实行全年禁渔。而苕溪因为北入太湖,太湖和长江相通,是太湖白鱼的重要产卵场,已全面开展渔民转产转业工作;京杭大运河主要功能是航运,渔业生产活动较少。

把禁渔时间选在3到6月,主要是因为浙江八大水系主要经济鱼类和优势种的繁殖大多集中在这一时间。有科研人员在桐庐富春江做鳊鱼专项调查时看到,一到6月,渔民捕上来的都是大肚子雌鱼。鲫鱼产卵季也在春天。“劝君莫食三月鲫,万千鱼仔在腹中。”一尾普通的怀卵鲫鱼被捕食,就意味着5万到8万粒鱼卵损失,相当于1万余尾鱼苗白白入肚。在此期间禁渔,能保护即将产卵的鱼类和还未长大的幼鱼,给它们一个更好的繁殖、生长时间和空间,让鱼类休养生息。

浙江八大水系统一禁渔,对鱼类物种恢复能起到积极正向的作用,禁渔效果值得期待。钱塘江的实践或许能部分说明这一点,浙江淡水水产研究所有团队专门跟踪了钱塘江从2019年到2021年的禁渔效果,“经过3个月禁渔期,到7月一放开,渔民单网捕获量和总体的渔业资源都呈现增长趋势;另外,根据监测到的指标,钱塘江里的生物多样性在慢慢恢复,以前捕上来的以人工增殖放流的鱼类为主,禁渔之后,以前已经不太能见得到的鱼类,如胭脂鱼、松江鲈鱼等,又慢慢出现了。”原居林说。不过,专家也提醒,禁渔仅能解决过度捕捞的问题,由工业发展导致的水体污染、频繁建坝导致的栖息地破坏等情况仍然存在,鱼类资源恢复需要更系统更全面的保护措施。

实施禁渔制度,对浙江百姓的餐桌会有影响吗?原居林认为:“一般来说,禁渔期对水产品市场影响不大。”目前水产品供应以养殖为主,捕捞产量在水产品总产量中占比很小。另外,很多捕捞土著品种的水产繁育和养殖技术都很成熟,如钱塘江里的“四大家鱼”、三角鲂、鲴鱼、竹鱼、鲈鱼等,稻田养鱼等生态养殖产出的水产品品质也较高,因此禁渔期可能不影响浙江人吃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