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年,我处的网友

 程序员小谭 2022-03-02



♘♘

友情过后,并无千帆

♘♘

✁———————————————————————

01

彼时09年,没有智能手机、诺基亚的黑白贪吃蛇能玩上一个上午,新浪微博还未发布,我们习惯使用Google多于百度,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独角兽初见锋芒……

6月份,我注册了新浪博客,在上面更一些文章,认识了本文要讲的第一位网友。

他是位中年人,住在北京,他的孩子和我一样大。至于他的名字,他的工作,我一概不知。

那时,我极度迷恋曹植的文章,效仿陈王的字(曹植,字子建)给自己取了一个现在看来笑cry的字——建子。

而我的这位网友叫子君,不知是名字都有“子”,带着古人的酸腐,还是因文章相投甚欢,他一直鼓励我创作,给我讲一些人生道理。

2009-07-25

好样的,有志气。希望你能有突破性新作!另外向其他领域做尝试比如散文、小说等。在现代社会里小说占主流地位。这种文体也的确浑厚磅礴,所以更能成大器的。

我这个中国人有点像欧洲人质朴,你们这些孩子都是我们大人的孩子!你是个有天赋的好孩子,我会支持你的。现在还是以学习为重(尽管我不认同当今的教育模式科学)但是上大学是理论知识获取的捷径。我也加油!

现在,博文已被我删得一干二净,微博也很少登了。今天翻看博客,偶然在未删的留言板块发现曾经的指点,还有五年前在微博上留下的评论。我很庆幸在迷茫的青春年代,有这样一位网络上的陌生人给我指点,劝诫我时刻不忘学习。

当时年幼,思维不及,他的话我只听进去一部分,把其他的话当成无意义的说教,现在回想,真是蠢笨!

当我们历经磨砺、尝遍苦楚时,才发现真知灼言早已出现。

我们总是在年幼时选择不听长辈的教导,却又在年长时后悔不听长辈的教导。

02

千禧年的第一个十年,我迷恋上芮。

彼时,我一边刷着猫扑的屌文、跟随天涯的帖子、完成每日贴吧签到,一边和网友聊着芮的优秀,芮的睿智,芮帅气而沉稳的外表,模仿他的动作和语气,像极了明星背后狂热的粉丝,不过我们选择的是一位新闻主持。

11年,我在新华书店没买到芮的《30而励》,于是半开玩笑地在贴吧求一本,没想,几位网友当成了一件重要的事情,不仅相互加了微博关注,还一起讨论赠书事宜。


拆开邮件那一刻的喜悦之情不亚于多年后拿到芮的签名,和他近距离接触。在网上,我们交流新锐的思想,探讨辩证的价值观,拿芮的行为和准则衡量自己。

后来,当芮因经济问题和身份标榜成为众矢之的时,在风云起伏的舆论浪口,我们仍努力护着他的形象,保持公辩的判断,却终究敌不过事实说话。

虚实之间,不再守望。


03

友谊这个东西,不介于年龄、性别、物种。人与人之间很奇妙,有时因为一句话,或者一件事,或另一个人,就把关系拉得很近,尽管从未见面。有时又因为稍遇不慎,无意中的话语,就把关系隔得很开,尽管天天见面。

真正的友谊,或许是无为而为的自然吧!

东汉人荀巨伯探望生病的朋友,恰好碰上盗贼攻打郡城。朋友说自己今天死定了,让巨伯逃命。巨伯却说:“远道来看你,你却叫我走,损害道义这种事,不是我荀巨伯干的!”盗贼进城,全城人都跑光了,他们询问巨伯留下的原因。巨伯说:“朋友生病,我不忍心扔下他宁愿代他去死!”盗贼听后,颇受感动:“我们不讲道义,侵入了有道义的地方!”于是全军撤退,郡城得以保存。

我们都想拥有一位像荀巨伯这样的友人,可夫复何求,因为我们很难成为荀巨伯这样的人。

我们只能把对友人的苛求与呼唤,换成过去的追忆和如果,所以人们总会在深夜感慨和畅怀:朋友们,你们还好吗?

但感慨过后,去联系了吗?

有人说,朋友不主动联系会生疏;有人说,不常联系,一联系便滔滔不绝,才是真挚的友谊。管他生疏也好,真挚也好,友谊不能度量,率性而为的自然交流,明白就好。

04

最后,附上网友子君92年的一首诗,越读越有韵味:

童年的我,

丁香树下做着芳菲的梦。

幻想的翅膀哟,

烂漫于遥远的天际。

成年的我,

千岛之土耕耘着狭小的人生。

创痛与感伤哟,

深藏在厚厚的老茧里。

是否童年温馨的微笑,

孕育了成年苦涩的泪水?

是否那稚嫩而虔静的幽兰,

也必须承受风雨的凋零?

命运哟,

你像风雨中跌宕的小船!

叹问哟,

何时能抵达那宁静的彼岸!

写于1992年于日本岐阜县江南市

注:丁香为哈尔滨市花;千岛之国为日本国别称。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